活埋大清朝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1274


现在天还没黑,他还能盯着,若是天一黑,保管有一大群人要钻山林下去投靠。
这个紫金山因为是朱元璋的坟头,大明朝在的时候不让砍不让伐,等大明朝没了,江宁人口又大降,对木材的需求就减少了。
所以紫金山上的树木极其茂密......而且这紫金山的山势也不怎么陡峭,占地也不大,真要钻了山林,很容易就能跑到朱和墭那里。
说不定今天晚上就能跑了几千,到明天白天,那可就是军心崩溃了!
孙思克想到这里,心里面就对远在淮安的康熙皇帝说:“皇上,奴才守不住江南大营了,奴才遇上土豪了......”
不过孙思克毕竟是孙思克,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投降!
而且他也不会允许底下人随随便便的投降!
想到这里,孙思克就大喊一声:“姓朱的,有本事咱们堂堂正正的打上一场,就在紫金山下决一死战!你有这胆子吗?”
而山下的回答则是:“发银子......回家乡喽!”
===第420章
为了皇上一起去死吧(求月票、求订阅)===
朱和墭当然不会允许孙思克下山决战了。
他可是个会打仗的土豪!
紫金山的南坡虽然不陡峭,但是因为林木极其茂密,所以也不算开阔——小股的散兵通过那里没有问题,但是大部队要通过那么茂密的林地下山,可就没有什么队形了。而且火炮这样的重武器和骑兵更加难以通过树林下山。
如果只是一些乱哄哄的步兵冲下去,还不得被明军的胸甲掷弹骑兵当草割了?
所以孙思克就想以下山决战为饵,骗朱和墭把部队后退至孝陵卫一线。这样一来,孙思克就能在下马坊布阵。
下马坊的地形比较开阔,而且相对于孝陵卫城也有居高临下的地利。如果能在下马坊布阵,那孙思克的赢面就能大许多了。
可朱和墭这个土豪也是砍人起家的,还能不懂得利用地形?
现在明军占据了清军自己挖掘的第一道壕沟后,实际上就是把清军堵在了半山腰的狭窄地形之中了。
孙思克的一万大军在这种地形上根本展不开,而且明军还有现成的壕沟、栅栏可以依托,只要稍加改造,就能用来抵挡清军的攻势了。
虽然清军还站着制高点,可以从高处往下冲。但是在这种狭窄地形上,面对拥有火力优势还依托攻势的明军,用一两千人的集群发起轮番强攻的打法就是送人头。
当然了,明军想要往大金门、四方城这样位于高处,而且坚固设防的据点发起仰攻也极为困难。
不是打不下来,而是费时费力费人命......安庆那边,诸葛军师磨了几个月,也才刚刚推进到安庆主城周围。
而以紫金山的地形和孙思克的能力,哪怕朱和墭放开了打,守上三五个月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朱和墭现在却很不讲武德的拿出了一百多万两银子放银弹——这可是赤果果的收买,这是搞战争腐败,是不讲武德的行为!
面对朱和墭这又能打又有钱还舍得砸钱的土豪,孙思克算是没辙了。他从军以来遇见的对手,就没那么“豪无人性”的!
而且以他对麾下那些新八旗战士品德节操的认知,在“十斤白银”加“活着离开”的诱惑下,今晚上他的军队很有可能会散去一半......
所以他一定要在所有人都知道朱三太孙开出的诱降条件之前拼了!
在他下山决战的要求被拒绝后,他也只得心一横,牙一咬,对身边的戈什哈道:“把本官的将旗插到孙权墓去......再把各部的参领、佐领都叫到孙权墓!”
说完这话,孙思克也不在大金门里面呆着着了,而是在一部分戈什哈的簇拥下,大步地走向位于四方城西北一里左右的孙权墓——他准备将自己的中军摆在那里,然后调集主力,向山下的明军发起冲击!
这个孙权姓孙,孙思克也姓孙,没准真有点什么关系呢?把中军摆在孙权的坟头上,说不定还能得到一点保佑呢!
.......
“监国,孙思克的将旗好像挪到孙权墓上去了!看来他想以孙权墓为中军所在和咱们打了。”
“好!现在也打出孤家的监国旗吧,孤家今天就在孝陵卫城楼上督战!
小诸葛,前线就拜托你了......一定要守住大金门前的壕沟,绝对不能让清妖突破!只要能守到天黑,咱们就赢定了!”
朱和墭现在也“乖”了,不敢再身先士卒了。所以他就坐着孝陵卫城,然后把前敌指挥权交给了诸葛三和的儿子诸葛正阳。
这位诸葛正阳虽然年轻,今年才二十出头,但却是朱和墭手下最能战的几个将领之一。
朱和墭现在“有钱有糖有道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还差一点,那就是手底下名将不多。不算那些海贼,只算陆上的将领,比较靠谱的也就是诸葛三和、诸葛正阳、凌宗军、苏占海、赵鸿逵、赵得胜、刘进忠这几位......哦,还有他爹朱天王也还行。
而这回被他派上阵的“诸葛二号”,则是明军镇总兵中最能打的一个了。
别看他年纪轻,但他早先朱和墭一起研究过“糖药武器战术”,而且建树颇多,称得上是全世界最懂糖药的那几人之一。而且他还是个能掐会算的“诸葛”,底下人对他也有点迷信。所以他带兵的时候执行力很强,底下人不大敢偷奸耍滑,也信服他的军令。
而且他年纪轻、脑子活、智商大概也挺高的,所以学习能力很强。不仅跟着朱和墭一起把白糖整明白了,最近还跟着莱布尼茨和巴尔特这些“洋顾问”学习了一下欧洲最新的陆军战术,颇有些心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