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274


尚可喜正想和两个钦差好好说说剿寇的事儿,他的一个侄子尚之宝忽然飞奔进了九间殿,一边奔还一边嚷嚷:“王爷、王爷、世子爷回来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尚可喜心想:“这小子不是踩着点来的吧?”
“快快,让他进来拜见钦差大臣。”
“嗻!”
尚之宝应了一声就转身而去,每一会儿就领着尚之信和潮州府知府薛章脚步匆匆的进来了。两人都不是空手,一人拿一盘子。尚之信捧着的盘子里面搁着个金印、一份折子和一个卷轴,薛章捧着的盘子里面则是一件蟒袍、一块令牌。
“俺答公,”尚可喜看着儿子和薛章各捧个盘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就问,“你和薛知府捧着什么?”
“阿玛,”尚之信笑道,“那是儿子从大南山的贼巢中抄来的铁证......可以证明那个天王朱就是朱三太子!”
“铁证?”米思翰和尚之信很熟,笑着问,“俺答公,你在大南山到底缴获了什么?”
尚之信将自己拿着的盘子摆在了尚可喜跟前的案几上,然后又接过薛章的盘子,也摆放好了。与此同时目光一转,将今儿挤在九间殿里的人都收入眼底——很好啊!该来的,不该来的,全都来了一大堆!
他笑着拿起那件蟒袍,展开摆在了案几上,笑道:“这是朱三太子的蟒袍。”
随后他又拿起腰牌,亲自递给了米思翰,“您看看这个......腰牌!”
米思翰接过来,“哦,我瞧瞧,看着挺真的!”
尚之信接着又拿起了玉牒给了熊赐履,“熊翰林,您学问大,您看看这份玉牒是真的吗?”
熊赐履在离开北京之前已经看过清宫所藏的朱三太子的玉牒了,现在展开了尚之信递来的玉牒一看,立即面露喜色,“是真的!明朝的皇子的玉牒都是一式三份,宫中藏着朱慈炯的另一份玉牒,上面的内容和这份完全一样!”
“还有这个!”尚之信拿起那卷轴,神神秘秘的展开一截给熊赐履看,“您掌掌眼,这是谁的笔迹?”
“这是......是崇祯的笔迹!”熊赐履在离开北京之前当然也看过不少崇祯的御笔!现在乍一看,就觉得尚之信拿出的这一份圣旨上的笔迹和崇祯御笔非常像。
当然了,要完全确定,还得拿着其他的崇祯御笔来比对。
熊赐履接着又随口问了一句:“俺答公,这是崇祯帝给朱慈炯的手诏吗?”
“不,不是给朱慈炯的。”尚之信摇摇头,然后就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那是给谁的?”尚可喜又问了一句。
“回阿玛的话,”尚之信故意提高了嗓门,“这是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前写给当时的大明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的!”
“什么?”
“给吴三桂的?”
“怎么会在朱三太子手里?”
尚可喜、米思翰、熊赐履都觉得有点不对了。
尚之信当然不会给他们反应的时间,接着大声道:“崇祯皇帝在手诏中告诉平西王,已经让内臣庞永忠保护皇三子定王慈炯突围出京。若京师最终不守,太子亦殉国家,那平西王就当辅佐定王慈炯收拾山河,再兴大明!”
===第四十章
??吴三桂你造反有理了(要收藏)===
广州,平南王府,九间殿,一片死寂!
尚之信已经大声朗诵完了崇祯皇帝发给吴三桂的那份圣旨了!
偌大的九间殿内,所有人都一字不差的听完了,也都知道云南昆明五华山上的那位早就被康熙小主子猜忌得快要混不下去的平西王吴三桂,现在已经有了起兵反清的大义名分!
崇祯皇帝的圣旨上都说好了,让他辅佐朱三太子朱慈炯当皇帝去复兴大明。那他只要照办了,之前投靠大清、引兵入关......甚至剿灭南明永历帝的罪过都可以洗白了。
投靠大清、引兵入关那是为了灭李闯。
而剿灭南明永历帝则是因为永历帝不是朱慈炯啊!崇祯说让辅佐朱慈炯,而永历帝在朱慈炯尚在人间的时候称帝那就是乱臣贼子,灭他是应该的......只要吴三桂在他的有生之年,可以把朱三太子朱慈炯给扶起来,那他就是名垂青史的一代完人了。
如果吴三桂不愿意当个有名无实的完人,那也可以尝试走一下曹孟德和司马仲达的路线,具体怎么做,《三国演义》都写了,直接拿来抄就是了。
总之,所有的人听完尚之信诵读的“崇祯遗诏”后,全都有一种把这个俺答公拎过来抽一顿的想法。
这家伙不是个东西啊!
这种惹祸的圣旨你派个密使悄悄的往北京一送不就完了。你现在这样念出来,还当着那么多的人念。你让大家怎么办?你让吴三桂怎么办?
那么多人都听见了,要灭口是不可能的。广东省军政两界的头目,除了因为围剿朱三太子来不了的邓光明、刘进忠之外,差不多都齐聚了。
这要是都灭了口,朱三太子还不得直接打进广州府城了?
而且就算朱三太子不打过来,大家伙也不能同意被灭口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