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1274


吴三桂说的沐家人是一个名叫沐神佑的青年和他的妹妹沐玉屏。
这位沐神佑是末代黔国公沐天波的次孙,其父是沐天波的长子沐显忠。在沐天波在缅甸遇害的两年之前,沐显忠就在云南兵败投降,被押去北京囚禁起来当奴才了。后了清廷觉得他的奴才当得不好,就给偷偷弄死了。
而这个沐显忠在被抓去北京之前,早就已经在云南娶妻生子。娶得是云南石屏土司龙世荣的女儿,生下了神保、神佑两个儿子一女。
而这两个儿子后来又成了云南沐家余党和一部分反对吴三桂统治的土司造反的旗帜,其中沐神保和他的母亲龙氏被吴三桂抓住,也送去北京城当奴才了,当着当着也当没了。还剩下一沐神佑和沐玉屏两兄妹就被一群沐府余党领着在云南各处东躲西藏,靠着一些受过沐家恩惠的土司的接济活命。
直到吴三桂“奉旨起兵”,当了大明的天下兵马大总统,他们俩才带着人跑出来找郭壮图“要爸爸妈妈”。
郭壮图当然没有“爸爸妈妈”可以给沐神佑、沐玉屏,不过他也没弄死沐神佑、沐玉屏,而是把他们和他们的部下一起骗来了江陵。
吴三桂和这个傻乎乎的沐家兄妹见了一面,觉得他们就是俩没什么见识的乡下孩子,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一刀杀了又显得不厚道,所以就养着算了。
没想到这回倒是用上了......沐家虽然不中用,但是对大明还是很忠的。而且跟着沐神佑的沐家人中还有从缅甸跑回来的,他们是知道咒水之难真相的。所以朱和墭如果还活着,一定会亲自接见沐神佑、沐玉屏等人的。即使朱和墭已经不在了,朱三太子朱慈炯也会见他们。
“大总统,若是臣见着的是朱三太子,臣是不是要和他说说报仇的事儿?”
卢一峰也是个挺机灵的胖子,不用吴三桂提点,就知道自己去南昌是干什么的,而且还能想到吴三桂没想到的事儿。
“报仇......”吴三桂老眼珠子转了转,连连点头,“这个仇得报!你就和他们说,本大总统听闻三太孙遇难的传言,悲愤焦急,所以就引兵十万东进信阳、光州,准备为三太孙复仇,还请诸葛丞相也发兵江北,会攻清虏!事成之后,两家可以平分安徽,安庆府、庐州府以及皖南四府一州都归大明。”
话说到这里,吴三桂自己也觉得自己挺高明的,还哈哈大笑起来:“本总统率十万兵入淮西,诸葛丞相再发兵数万攻安庆,康熙小儿如何还敢留在淮南?康熙一走,本总统便能东下金陵,抢在诸葛丞相之前把江南给收了。若是金陵在手,南朝必为吾有矣。”
“父亲,”吴应熊面露忧色道,“您真要出兵淮西?您的身体......”
领兵出征可是个体力活!
历史上吴三桂起兵后没多久就“宅”在了衡州,多半也和他年老多病有关。
吴三桂麾下虽然有不少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如吴应麒、吴国贵、吴世琮,但他们的威望终究比不了吴三桂,难以统御全军。
而这一次吴三桂虽然拼着力气在建阳水临阵厮杀,大破康熙的大军,但是随后他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了,看着很难再统领大军出征了。
吴三桂听儿子这么一说,就笑着道:“老夫的身子骨虽然不大结实了,但一时半会儿还能支撑,上阵是不大行了,但是坐镇大营却没有问题。老夫听说汉阳府境内的大悟山风景不错,气候宜人,不如就将亲征行营设在那里。前线则让你二弟和你侄子负责......他们两父子合在一起,还是可以指挥数万大军的。
而且他们已经在襄阳驻扎了数月,一直在调教老夫的两万铁骑,搞得很不错了,这次正好拉出来试试。也不要等卢主簿回来,就让他们先出兵信阳、光州,吓唬一下康熙!
他们若能迫走康熙,再东下金陵,一定能历练成为可以专治一方的帅才,我们两父子以后就可以放心了。”
放心?
吴应熊可是一点都不放心啊!
虽然他和吴应麒关系还算凑合,但是兄弟二人多年来一直天各一方,很少见面,自然也不可能太亲近了。
而且吴应麒还有个很能打的儿子吴世琮......这吴世琮可比他老子能干太多了!
吴应熊正心急的时候,吴三桂又说话了:“应熊,你要历练一下才好啊!不如这样吧......你和国相、柱国一起去武昌坐镇!”
吴应熊明白老子的心思,老头子一边想要江南,一边又不想和朱三太子撕破脸。所以才一边打出“为三太孙报仇”的旗号逼康熙,一边又让自己和夏国相、胡柱国屯兵武昌震慑那个诸葛丞相。
同时老头子还不想和清廷大大出手,只想逼走康熙,巧取金陵......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实在太精,都快赶上耿精忠了!
想到这里,吴应熊又问吴三桂道:“父亲,是不是让洪士铭给康熙带个话?”
“是要带的,”吴三桂拈着胡须,“自古守江必守淮!南北二朝划江而治是不可能的,划淮而治也许还行......老夫年纪老了,没有北上中州的雄心了,能有一个南朝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说着话,吴三桂忽然放沉了声音:“康熙如果不答应,那老夫就派应麒和世琮会同诸葛丞相一起灭了他的八旗新军!”
......
江西,南昌,章江门外码头。
正在用“诈死装活之计”的朱和墭,这个时候正在一条很大的官船之中,同诸葛丞相说话......他要“托父”啊!
他毕竟不是真死,所以用不着托孤,托个父就行了。之所以要托这个父,则是因为他这次要走海路去宁波......从福州出海,那也有一千多里海路呢!
这海上的风浪谁说得清楚?也许就吹灯拔蜡了呢?所以得有最坏的打算,这父子二人不能一块儿出海,得有个先后。
根据计划,朱和墭会先一步到宁波,站稳脚跟后,朱天王再出海去宁波和他汇合,然后再领三四千人北上去天津。
所以朱天王还会在南昌留一段时间,等朱和墭出海去宁波后,再南下广东。
而诸葛丞相当然得一直留在江西“拉仇恨”,一方面吸引住康熙的八旗新军主力;一方面震慑住吴三桂,让他别轻举妄动......这其实就是个“小三国恐怖平衡”。
“丞相,”朱和墭说,“这次我只带第二镇南下,其余的五个镇再加上长江水军都留在江西。你得用他们虎视淮南,震慑湖广......万万不可轻率啊!”
这话听着不像是朱和墭说的......其实朱和墭自己用兵比诸葛三和轻率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