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274


可是定王金印和崇祯皇帝的圣旨就有点难弄了。
其中用来写圣旨的绢本已经做好了,青黄两色绢本,还做了旧,看着挺像,但是于二爷仿不了崇祯的笔迹。而且他也没见过明朝皇帝的颁布内旨时用的印章是什么样的?
至于亲王金印......于二爷没见过那玩意儿黄金的,融化了就可以变现,而且他也不是金匠,不会铸造那玩意儿。
“这腰牌做得还行,”在于家围楼中的一间书房内,庞太监拿过腰牌验看了一番,然后对于二爷道,“圣旨就由难我来写吧......反正威庙老爷很少写手诏,他的大部分内旨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写的。”
说着话,他就拿过一张信纸,又取了一支毛笔,开始打草稿。但还没等他写完草稿,就听见书房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嘭”的一声,书房大门竟然被人推开了。
庞太监回头一看,只见自己的样子小公公庞思明和于老爷子家的赘婿斯白正一脸错愕的立在门外。
“出了什么事啊?”庞太监有点吃惊地问。
于二爷也觉得有点奇怪,“姑爷,是不是在海门港买鱼虾的时候听到什么消息了?”
原来今儿斯白和小公公庞思明一块儿去海门港找几个大鱼霸商谈包买臭鱼烂虾的长单了集硝池对于人畜屎尿或鱼虾的需求量极大,如果一直购买好鱼好虾就亏了,所以得用包买尾货的办法降低成本。
而这两人却在海门港的商埠内听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传闻!
“二叔,出大事儿了!平南王尚可喜出兵大南山,打破天王寨,还从天王寨内搜到了,搜到了大明定王殿下的玉牒、金印、腰牌和......和威庙老爷传下的一名印章!”
“什么?”大波玲猛地跳了起来,“你说什么?这消息是哪儿传出来的?”
庞思明接过问题,大声回答道:“苏夫人,这消息是由普宁县城过来的私盐贩子带来的!好几波人都这么说......居说普宁县城里都已经传遍了!”
===第三十五章
???我到底是不是朱三太孙(求收藏、求月票)===
什么?尚可喜出兵了?
正在邱辉的别院大堂内和邱辉、陈永华商量着要怎么攻打揭阳县城,以围魏救赵,解贵屿都之围的朱和盛,听见老窝被抄的消息,马上就坐不住了,赶紧站起来拔腿就往院子里去。
陈永华和邱辉也有点紧张了,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也都起身跟着出了院子。
到了院子外面,三人这才发现外面不止大波玲一人,刀疤荣邱荣、厂公庞太监、于二爷于忠义、勇猛苏苏勇、斯白白孝、师爷郭郭有德,还有那个已经和朱和盛定了亲的邱淑真都来了!
而且一个个都表情复杂,一看就知道出了大事儿!
“怎么回事?”朱和盛看见那么多人一块儿来了,就知道这个变故有点大了!
“火炮朱!”这回开口的是邱荣,“出大事了!从普宁县城和揭阳县城过来的盐商、私商都带来消息,说尚可喜那老贼派世子尚之信督军五千进剿大南山......已经打破你家的天王寨!”
这怎么可能?
朱和盛难以置信啊,尚可喜脑子进水了?出兵五千入大南山打天王寨......这天王寨有什么值得他那么兴师动众去打的?这天王寨位于大南山的南部,靠近邱辉的地盘,远离清朝的控制区。
而且天王寨周围的地形非常复杂,山间小路很多,天王朱还未雨绸缪,早就在天王寨周围搞了几处避难的小寨子。只要留守天王寨的那些人别睡死过去让人给偷袭了,完全可以在尚家大军发起进攻前溜走。
再说了,天王朱和火炮朱这些年搞来的钱财都存在庞太监的“银钱厂”里,天王寨里面只有一些口粮,值不了几个钱。尚可喜根本犯不着兴师动众来抢啊!
出兵五千!这得多少花销?
朱和盛正一头雾水的时候,那天津师爷郭有德已经说话了:“普宁和揭阳传回来的消息都说,尚可喜那老贼虽然没逮几个大南山的好汉,却把尼了家的玉牒、金印、蟒袍和威庙老爷传下来的圣旨都给抄了去了......天王朱啊,尼了是朱三太孙的事儿算是泄汤了!”
什么?
朱和盛完全懵了,这怎么弄的?怎么和诸葛军师的锦囊妙计中写得不一样?
这怎么回事?朱和盛赶紧看着庞太监和大波玲,好像在问:“你们怎么回事儿?改剧本了?”
庞太监和大波玲也是一脸的迷茫......他们刚刚搞定了腰牌,崇祯皇帝的圣旨也才打了个草稿,金印还不知道该怎么弄?蟒袍更是没有想到。
结果就得到消息说尚之信的兵已经拿到腰牌、圣旨、金印、蟒袍和玉牒了!
很显然,尚之信拿到的腰牌、圣旨、金印、蟒袍和玉牒不是他们准备的假货......
庞太监仔细想了想,说:“火炮朱啊,尚之信那贼抢到的腰牌、圣旨、金印、蟒袍和玉牒都不是假的......”
什么?不是假的?
那就是真的了?
邱辉和陈近南听庞太监这么一说,全都大吃一惊啊!
庞太监是如假包换的东厂督公啊!
而且他当年在北京的时候地位也不低,他干爹是庞天寿,他能差哪儿去?
如果当年朱三太子真的从北京城溜出来了,很有可能是被庞天寿秘密带出北京的。因为庞天寿就是在北京陷落前不久南下办差的......办差很有可能是个幌子,真正的任务就是掩护朱三太子跑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