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1274


之所以是胡乱的,因为他也不看鼓,注意力都在前方的战场上,两根鼓锤只是胡乱敲打,有几回没打准,还打在了为他举着鼙鼓的明珠手指头上,把手指头都打肿了......明珠疼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但是也不敢哭啊!
现在正是大清要赢的关键时刻,他身为大学士怎么能流眼泪?
就在明珠强忍着手指上的疼痛,还在给康熙皇帝举着鼙鼓的时候,康熙皇帝忽然不打鼓了。
明珠抬头一看,发现康熙好像中了定身咒一样,举着两个锤子,动也不动,目光直视前方。
明珠赶忙顺着康熙目光所指的方向望去,就看见一面巨大的明黄色旗帜在河对岸的战场上飘扬,而且还在向建阳水的南岸靠近,旗帜上有字儿。
明珠连忙将鼙鼓交给身边的侍卫,自己摸出个千里镜看过去,这才发现那面明黄色的旗帜上刺了四个大字:大总统吴!
“吴三桂......”明珠喃喃道,“吴三桂这老贼也亲自上阵来了!”
他的话音刚落,建阳水对岸忽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第306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十一
(求月票求订阅)===
随着吴世琮勾动扳机,用火绳击发了手里的斑鸠脚火枪,一场排队枪毙外加上集体投雷的激战马上就开始了。
清军这边人数多火枪多,被卓布泰派上战场的绿营兵和包衣兵足足一万好几千,其中三成以上配备了鸟枪,而且都走在各自所在战阵的前列,现在正好吴军接火的绿营鸟枪兵数量就超过了两千五百。
因为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和大家伙儿的士气又太高,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所以走出了一个肩并肩密集的队形。而且这些清军火枪手的训练得还不错,虽然挤成一团,但还能分出前、中、后三排打“三段击”。只是因为阵形太密,时不时就有还没有对准前方的火枪因为火门中飘入火星而被提前击发,从而大大降低了射击的效率。
不过铅弹还是一波又一波的射向吴世琮手下的长枪兵、盾牌兵,打得他们死伤惨重。几轮射击之后,吴军掷锤兵方阵的南线阵地上,就横七竖八的都是尸体了。
而吴军掷锤兵射击火力有点弱,所以在对射中吃了大亏。吴三桂他们为掷锤兵设计战术的时候,将反骑兵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上。
所以一个掷锤兵小队都有四根长枪和两名装备了长柄朴刀的正副队长,火枪手、弓箭手加一起才四人,火力当然比不了普通的清兵步队。
不过这些吴军掷锤兵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现在又处在“绝境”当中,不拼一下统统得死。所以也发了狠,一队一队的以掷锤小队为单位,利用烟雾的遮护,向清军的火枪阵发起了“掷锤突击”——就是冲上去投手榴锤!
因为清军的阵型太密,不仅火枪手挤在一起,后面的弓箭手、长枪手、刀牌手也都拥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不是太方的密集方阵。所以手榴锤一炸开,就得倒下一片。
被炸了几次之后,清军也知道厉害了。看见吴军投出烟雾弹,就知道他们的掷锤兵要冲击,于是就拼命地朝着烟雾开枪射箭!
而吴军这边,这个时候也是军法如山、重赏似海。所以这些掷锤兵小队也都前赴后继,一波波的发起冲锋!
没一会儿,两军交火最激烈的地方,就已经是尸横遍野了。
但是双方都红了眼,谁也不肯后退半步。甚至有些已经中了枪弹的吴军掷锤兵,还咬着牙向前爬,爬到清军火枪兵的阵地前奋力掷出要命的手榴锤,把清军炸翻了一片。
居然可以爬着发起进攻!
正在交战的双方马上就有人发现了这种闻所未闻的新战法!
于是马上就有“好学”的吴军掷锤兵在烟雾弥漫的战场上“猛爬”了。
这下清军可就惨了,这时战场上全是硝烟,地上到处都是死尸......谁能看清楚这死尸真死了,还是在慢慢地爬啊?而且排队挨枪毙时没法找掩护,但是在地上爬行时就不一样了,地上又不平,坑坑洼洼的,还有老高的荒草,还有死人可以拿来挡一挡。所以不容易被击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吴军掷锤兵开始用“爬攻法”发起进攻,清军就有点顶不住了。
但是顶不住也得顶!
因为绿营兵背后是包衣奴才兵的刀子,而包衣奴才兵身后是八旗天兵的刀子,八旗天兵身后则是大清领侍卫内大臣、包衣奴才军管事大臣、一等男瓜尔佳.巴海的刀子!
这个巴海可是牛人,别看他在宁古塔一呆就是十几年,成天和一帮关外粗人厮混,可人家不仅是四肢发达的猛男,同时还是善于学习的满洲学霸,顺治九年的科举探花朗,当时人称“小巴探花”。
在顺治十七年的时候他还率兵在黑龙江上大战罗刹哥萨克,斩首六十余,还抢到了罗刹人的舟船火器,虽然自己的损失也不小,但还是挺能打的。
可就这么一个挺能打的“小巴探花”,现在看着被抬下来的炸得浑身是血的伤员也有点绷不住了。
伤亡太惨了!
这样下去,被当成炮灰的绿营兵就得消耗干净了。而绿营兵一旦被消耗干净了,就要轮到包衣奴才兵和八旗兵上一线了。巴海心里很清楚,无论是包衣奴才兵还是八旗兵,实际上的战斗力都不如绿营兵。
八旗兵不过是北京城的市井百姓,而包衣奴才兵原先都是旗人田庄里的农奴,他们怎么能和各地抽调出来的绿营精锐相比?
这时他的一个手下,官拜天津总兵的赵良栋这个时候也让几个绿营兵给抬下来了。巴海赶紧上前去看,就发现赵良栋身上全是血迹,脑袋上缠着纱布,布上也都是血,看着马上就要“忠烈”了。
不过这个五十来岁“高龄”的赵大总兵却还在逞强,抬到巴海跟前的时候还在嚷嚷:“老子没事儿,只是破了点皮......快抬老子回去,老子要再砍那个不要命的反贼几刀!”
巴海脸色枯黑,问赵良栋的戈什哈,“怎么回事?赵总戎怎么也伤成这样?你们怎么当差的?”
那几个戈什哈中的一个当时就哭了,“巴大人,咱们也没想到,那伙反贼太凶了......被火枪打倒了还要爬着来和咱们同归于尽!”
“爬着同归于尽?”巴海愣了愣,“这什么打法?”
赵良栋这时身子一抖,挣扎着抬头,看着巴海,已经是老眼泪汪汪了,“巴大人......有些反贼受伤后带着炸雷趁乱爬到我军阵前,点了炸雷和咱们同归于尽!有个最不要命的,居然还爬到到了末将身边,要不是兄弟们死命护着,末将已经给炸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