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1274


康熙点点头,又问:“耿精忠揭发谁?”
“不是耿精忠揭发谁,而是耿精忠自己要反!”
“什么?”康熙皇帝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耿精忠造反?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呀?耿精忠为什么要造反?
“耿精忠现在到哪儿了?”没等王辅臣回答,康熙又问,“福州在谁手里?”
他的问题不是问王辅臣的,而是问明珠的。
在康熙御驾亲征后,大清朝廷就分成了行朝和留守两部分。其中行朝的大臣们以大学士、兵部尚书、御前大臣、包衣奴才军管事大臣纳兰明珠为首。
“回皇上的话,”明珠道,“耿精忠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武夷山中,福建的首府福州已经沦陷。”
“那他还造什么反?”康熙感到莫名其妙,“福州都没了,他还反什么?”
“皇上,奴才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反。”王辅臣这个时候递上两本折子,“这是图海图中堂的密折,还有揭发耿精忠谋反的刘进忠、孙延龄二人的密折。”
“什么?”康熙皇帝吓了一跳,“还有孙延龄的联名?”
孙延龄现在还在赣州府当定南将军,虽然没有什么实力,但还能起到监视刘进忠的作用。
如果仅仅只有刘进忠一人的揭发,康熙皇帝都不一定会相信。
但是现在加上了孙延龄的联名,这可就非同小可了。
王辅臣道:“皇上,图海还派了他的师爷的周培公来和皇上解释这事儿。”
“周培公?”康熙听了这名儿有点耳熟,不过他也来不及细想,赶紧招呼道,“周培公,快快上前说话!”
“嗻!”
跪在地上的周培公赶紧起身,几步就到了康熙跟前,然后又跪下等着天语垂询。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皇上,”周培公急忙道,“孙延龄日前携带他和刘进忠揭发耿精忠的密折,还有耿精忠写给刘进忠的亲笔信突然抵达武昌......图中堂和微臣都看过孙延龄带来的耿精忠的亲笔信了,的确是其亲笔,而且其中的内容令人咋舌,简直丧心病狂啊!以至于刘进忠和孙延龄都认为耿精忠不仅反了,而且已经疯了!”
“那,那孙延龄到了哪里?”康熙连忙追问。
“已经被图中堂带来了襄阳!”
===第289章
皇上吴三桂来打脸了(第二更)===
襄阳城,大清皇帝行在。
“铁打”的襄阳城,现在成了御驾亲征的大清康熙皇帝的老营所在了。
所谓的御驾亲征,也就是“征”到襄阳为止了。御驾再往南去那是不可能的,亲临前线去和吴三桂、朱和墭当面锣对面鼓地干一场,那就更别想了。
不过康熙驾临襄阳的消息,还是可以极大地鼓舞湖广、江西战场上的清军。再加上之前的奴门大开,可以肯定,湖广、江西前线的近二十万清军的士气已经相当高涨了。在即将开始的决战中,一定可以重创吴三桂的军队。
可是让汇集于襄阳府的湖北、江西等处的大清官员和清军高级将领们感到有点意外的是,不远千里从北京溜达到襄阳来御驾亲征的小皇帝,在抵达襄阳之后,居然一没有于行在赐宴众臣众将;二没有在襄阳城外大校场检阅三军;三没有召开御前军议听取众将的建议。而是入城之后直奔行宫,而且除了勒尔锦、图海、董鄂、鄂札、杰书和孙延龄之外,不接见任何一个湖广、江西前线的高层。
这让一群想要在康熙皇帝跟前表现得又忠又勇的大清忠奴们很有一点失望和怀疑啊!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不会是龙体欠安吧?
吴三桂那么大年纪了,都没有“欠安”,康熙小皇帝才二十出头,怎么就“欠安”了?该不会......
“不会,不会,这不可能是吴三桂或朱和墭的诡计。这信肯定是耿精忠的亲笔,绝对假不了。奴才家里有不少耿精忠学来的书信,所以之前奴才让师爷们仔仔细细对比过了,肯定是真的。
而且刘进忠也没在奴才跟前装大清的忠臣,据奴才所知,他和他手底下的人,也没谁上折子请为奴才或包衣奴才。刘进忠和奴才说得很清楚,凭着手头的实力和赣州府的地盘,要吴来降吴,朱来降朱,朝廷再回去他就降朝廷。他还说如果耿精忠在福州称帝,他也可以上表称臣。但是要他离开赣州府地盘去和耿精忠一起袭湖口、下江南,他是万万不肯的。
另外,奴才在赣州府盯了刘进忠那么久,从没发现他投了敌。不是他不愿意投,而是吴三桂、朱和墭压根不当他回事儿,从没派人来劝降,也没派兵来逼降。
奴才估计,吴三桂、朱和墭都把刘进忠当个缓冲,不愿意拿下他。”
正在行在中帮刘进忠说话的正是孙延龄,他说完这些,就把自己和刘进忠联名的密折拿出来,高举过头,“皇上,这是奴才和刘进忠联名的奏折,虽是奴才亲笔,却是照着刘进忠的意思写成的。您看过这折子,就明白刘进忠的心思了。”
一个跟着康熙的太监将孙延龄高举过头的奏折取了,转交给了康熙,康熙皇帝接过奏折,展开看了起来。
奏折上的内容主要就是两个,一是刘进忠叫苦;二是刘进忠想潜伏......刘进忠的意思也很清楚,他手底下的兵太少,而且还有大量的随军家眷,现在在赣州府住得很满意,不想再挪地方了。
所以刘进忠现在就想在赣州府当一颗忠诚的墙头草,清来降清、明来降明、吴来降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