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274


杨起龙一边介绍情况,一边也在观察着朱和墭的表情变化,瞧见他眉头大皱,还以为他在担心尚可喜的大军,于是就安慰道:“世子爷您也别太担心了,尚可喜的兵马虽多,但是却人心不齐,各怀鬼胎。严自明、苗之秀、张国勋、王国栋、刘进忠等总兵都是一方诸侯。
刘军师自会拿着吴三桂的亲笔信去拜访严、苗、张、王等将,自然会让他们拖一下尚可喜的后腿。
刘进忠那边,臣也会带着吴三桂的亲笔信去拜访,到时候替吴三桂许他一个海阳公,让他永镇海阳、大埔、丰顺三县,他自会按兵不动了。”
杨起龙并没有给出解决施琅这个威胁的法子——也许在他看来,刚刚上任的施琅,暂时还不能构成多大的威胁。
朱和墭则笑了笑,对杨起龙道:“那就有劳刘军师和杨军师了!”
“军师?”杨起龙一愣,抬头看着朱和墭,他可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当了军师。
朱和墭笑着解释道:“起龙兄,我和家父的揭阳朝廷能开出来,你功不可没啊!虽然这揭阳朝廷只是个草台班子,但你的功劳还是不能忘记的。所以我们大学士会议商量好了,想请你当我们的右辅副军师,将来和诸葛军师一起主持大军师府。
起龙兄,你可别嫌我们揭阳朝廷的衙门太小啊!”
......
现在揭阳朝廷的草台班子算是搭好了。
因为施琅和范承谟先后抵达福建,让延平王府那边紧张了起来,所以陈永华没有依照约定前来潮州,但还是让派人带来了郑经的“劝进表”和举荐书。
“劝进表”是劝朱慈炯称帝的,而举荐书则是推举陈永华、邱荣、屈大均、朱之瑜、朱耷、冯锡范等六人为大学士。
不过天王朱并没有称帝——只有半个县的直辖地盘就称帝,那实在是太厚颜无耻了。
所以天王朱现在依旧是以定王朱慈炯的名义监国,不过他也不是大权独揽的监国。
因为现在揭阳朝廷打着“天下为公、人间太平和捍卫华夏道统”的旗号,所以搞了个大学士院作为辅弼监国的机构。
在监国府和大学士院之下,则是朱和墭亲领的中书府。中书府下,则是锦衣亲军、军师府、天王学宫、揭阳县衙这四个直属的衙门。
其中锦衣亲军就是朱家父子军队的主力,指挥使由朱和墭兼任。目前已经有了一千二百名常备兵员,编成了两个镇,由苏勇和林阿虎分别出任南北两镇的镇抚。
军师府也是个紧要的衙门,管作战,管训练,管军令,还管情报探查——锦衣亲军虽然看着仿佛是过去的锦衣卫,但实际上却是一支正经的军队,根本不管特务。揭阳朝廷的特务工作,现在都归军师府管。
而军师府的老大称为左辅正军师,当然就是诸葛三和了!
有左当然就有右了,而右辅副军师一职一直空着没有任命,其实就是为杨起龙留着的。
另外,天王学宫也是个非常要紧的衙门,这是个管教育、管思想的衙门!
现在需要接受原儒思想教育的可不仅仅是少年堂之中的娃娃,还包括所以的揭阳朝廷直属官吏和直属军将!
大家都得知道是为什么要打仗啊?
还得知道跟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孙打仗有什么好处?没好处谁打仗?
而这好处的问题,可不能让上级去和下级说,得让学宫的先生们去说。
而所谓的学宫先生,其实大多就是粗通文墨的潮州好汉或是年纪比较大的少年堂学生。朱和墭也不指他们真的成为科学家、哲学家了......这些人才还得从少年堂中的小学生中出啊!
所以在教会这些大龄好汉和学生背诵、默写、释义《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段后,朱和墭就把他们派去军队里面当了随军先生,专门负责给军将们讲道理,也负责给军将们扫盲。
而为了让下面的一群追随者过一过做大官的瘾,揭阳朝廷又开出了吏、礼、户、兵、刑、工等六部和一个听上去就很大的司礼监。
于老爷子、郭师爷、马秀才、刀疤荣、忠义赵、李老财等六人,一人都得了个尚书!
其中于老爷子当了吏部尚书,刀疤荣当了礼部尚书,那个贩私盐的李老财混上了户部尚书,忠义赵当了兵部尚书,郭师爷当了刑部尚书,马秀才马成龙则当了工部尚书,司礼监秉笔太监当然是庞永忠庞公公。
对了,以上这几位除了挂名的尚书或秉笔太监的官,都还另有实职。
其中于老爷子、郭师爷、马秀才三个都是文化人,所以都在天王学宫和少年堂任职。
李老财现在也不卖私盐了,当了揭阳县城北关商市提举——这是个可以拿提成的职位,虽然不怎么大,但是实惠啊!这老李就是个商人,因缘际会才上了朱和墭的贼船,当不了军事家、政治家,就是想赚俩钱。
忠义赵赵忠义是朱天王的心腹,所以就当了四门提督,管着一个守城营,还负责监国府的守备,这就是御林军大将啊,底下也有三四百儿郎。
有了这么一大堆的衙门和官办的东南西北内厂,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父子俩的朝廷,还真是有模有样的,看着还真的有可能成大事。
所以杨起龙一听说自己可以当右辅副军师,给那个神乎其神的诸葛军师当副手,顿时就大喜过望了。
这将来要是反清复明成功了,还不得封个国公啊!
不过他刚想行礼谢恩,又觉得不妥——自己还要往敌营走动呢,可不能让吴三桂他们知道自己的本职是大明朝的军师啊!
想到这里,杨起龙赶忙推辞道:“世子爷,臣还要在敌营走动,实在不方便出任军师,万一让吴三桂之流知道臣是世子爷的人,怕是要坏事儿。”
朱和墭笑着摆摆手道:“起龙兄勿忧,我早就有了安排......起龙兄可以用化名当军师府的右军师。我看起龙兄样貌儒雅,文质彬彬,不如就化名秀清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