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274


朱和墭被郭谦半开玩笑的话逗得有点发笑,这位大臣才接着报告道:“圣上,波旁王朝这几年可是流年不利,死了不少人路易十四的太子路易,皇太孙路易,皇太曾孙路易都走在了他前面,所以现在即位的是皇次曾孙路易,今年只有六岁。”
虽然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里也引进了几个中医,但是依然没有挽救路易十四的那些短命儿孙波旁王朝也因为这么一大堆人的去世,变得岌岌可危了。
要再死几个,王朝都要断绝了!、
朱和墭想了想,道:“一个六岁的孩子是没有办法领导第二次大南方战争的!”
第二次大南方战争是太阳王晚年发动的一场旨在夺取君士坦丁堡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极大,不仅法兰克帝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罗刹国也在彼得一世的领导下加入了战争,出动了二十万大军对克里米亚和摩达维亚、瓦拉几亚发起了猛攻!
战争是两年前开始的,打到现在,奥斯曼帝国虽然失去了克里米亚半岛、摩达维亚和几乎整个特兰西瓦尼亚,但是却在瓦拉几亚境内顶住了法兰克和罗刹联军的猛攻。
除了战场上渐入僵局,法兰克和罗刹国在外交上也处于不利境地。
英国、瑞典、西班牙、荷兰这几个参加了第一次大南方战争的欧洲强国,却在这次战争中置身事外。大蒙古国在康熙汗死后也变得“爱好和平”了,南帝北汗都宣布了中立,没有从奥斯曼帝国的背后发起进攻。当然也没有发起征服波斯的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太阳王,内部可能陷入争端的法兰克帝国,也只能寻求和奥斯曼帝国停战了。
“谦儿,”朱和墭又道,“给孔太后起草一封信,让她出面调停奥斯曼、法兰克、罗刹国之间的冲突。另外再给我们驻伊斯坦布尔的使臣写信,让他劝说奥斯曼苏丹抓住机会停战议和哪怕失去一些土地,也不能再打下去了!”
郭谦有点不明白,“圣上,为什么不能打下去?奥斯曼帝国好不容易熬死了太阳王,现在正是反攻的时机。如果运气好一些,说不定可以拿回特兰西瓦尼亚。”
朱和墭摇摇头道:“太阳王死而地分法兰克帝国多半会陷入分裂,譬如波兰-立陶宛议会就不大可能选举一个六岁的小孩当国王和大公,德意志诸侯也会蠢蠢欲动,匈牙利的贵族也有可能会选举自己的王。可是这种分裂都是建立在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最小化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奥斯曼帝国现在发起反击,又被辅佐路易十五的法兰克重臣们击败,法兰克帝国的统一就会被加强。
另外我们也不能小看彼得一世,他是一位不亚于太阳王的大帝!所以奥斯曼帝国必须集中精力阻止彼得夺取瓦拉几亚。奥斯曼帝国不能那么快就倒下!”
===第971章
这是正文第尾声——护道人===
大明大公四十五年,七月十五日。
这天快到傍晚的时候,在从南京紫禁城西安门直达南京钟山山顶上的青石宫的一条石道上,正有一队骑士缓缓走来。当先一骑是个四五十岁的男子,长得非常挺拔,肌肤白皙,身材颀长,一脸络腮胡子修剪的非常整齐,正是朱和墭的次子,叶儿羌亲王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朱怡银。跟着朱怡银身后的,则是两位三十来岁的男女。
女的是个明丽的贵妇人,身着骑装,说不出的英姿飒爽,正是太孙妃吕四娘她在襁褓当中就被大公天子一眼看中,许配给了皇太孙朱伯海,之后就被朱和墭带在身边,由娜塔莉抚养长大,还从小聆听朱大皇帝的教诲。
而那男的确不是朱伯海,而是个又矮又白的白胖子,羽扇纶巾,蓄着山羊胡,一看就知道是诸葛家的人物。他是诸葛三和的小儿子,还是个遗腹子,名叫诸葛正青,今年三十出头,有金陵大学机关学和江南大学造船学的双学历,现在是大明海军造船厂的厂公。
一个大明亲王,一个太孙妃,一个船厂厂公,还带着不多的几个护卫,趁着傍晚天气稍凉的时候,骑马上钟山当然是去钟山之上的青石宫拜见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早就不大管事儿的大明复兴之主朱和墭了。
朱和墭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培养儿子朱怡馨接班当皇帝,十年前就把大部分政务都甩给了儿子,五年前干脆就当起了甩手皇帝,啥都不管,自己一门心思在钟山上的青石宫里面著书立说。还收了三个徒弟,说是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这三个徒弟就是朱怡银、吕四娘和诸葛正青了。
所以这三人每隔几日,就要一块儿上策马上钟山,去听已经有点老糊涂的朱和墭传授他的毕生所学。
“小诸葛!”
当一行人才走到半山的时候,吕四娘突然叫起了诸葛正青的绰号这个绰号本来属于诸葛正阳,在诸葛正阳去世后传给了诸葛正青。
诸葛正青赶忙摇着羽扇问道:“太孙妃,您叫我?”
“我问你个事儿,”吕四娘道,“你们造船厂的火车头试验成功了吗?”
诸葛正青摇着羽扇道:“托您的福,总算是成了这部火车头使用的蒸汽机从我大学毕业进造船厂上班时就开搞,都搞了快十年了,前前后后试制了上百台,每一台的方案都不一样,直到前天总算是可以拉着一板车大米跑出二十里一个时辰的速度了!”
这可是个大事儿!海军造船厂搞出来的这个蒸汽机差不多已经有了瓦特式蒸汽机的效率了。这意味着燃煤烧水带动机器来拉大车的成本,已经到了低于养马拉大车的地步。第一次工业革命,马上就要开始了!
吕四娘笑了笑:“我听阿爷说这事儿有二十多年了,没想到真的成了,这可太好了!”
骑马走在最前头的朱怡银听见吕四娘的话,笑了一声道:“是啊,第一次工业革命啊!四娘,我听我老逗说什么蒸汽机、火车头、大轮船的事儿都有三十年了没想到真的成了!”
诸葛正青突然道:“这些个不都在《诸葛武王问答》里面写着吗?还有什么发电机、内燃机”
他话刚到嘴边,朱怡银和吕四娘就双双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吓得他赶紧住口了。
这本《诸葛武王问答》可不是一般的书,而是朱和墭传下的“衣钵”,全世界只有三本。一本传给了朱怡银,一本给了吕四娘,一本给了诸葛正青。
照着朱和墭的说法,他们仨以后就是大明王朝的“护道人”!也就是在暗中护着大明的道儿,别让大明走岔了路。之所以传下三本《诸葛武王问答》,则是为了防止护道人的传承断绝每一位护道人,都要负责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以便一代一代护着大明的“道”。
而这三支护道人,都必须暗中存在,《诸葛武王问答》更是绝密的存在,只能一代一代的往下传,不能扩散出去。
在这三位第一代护道人中,朱怡银是入门最早的,吕四娘次之,诸葛正青则是个“小师弟”,一年前才入了门。所以诸葛正青对护道人的规矩还不是很习惯,对于《诸葛武王问答》上面的内容也不大相信。
诸葛武王不就是他爹诸葛三和吗?他爹的本事他大哥诸葛正阳都说了,就是个混迹江湖的算命先生,根本就没有《诸葛遗篇》,也没能掐会算的本事,连甜火药都不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天知道朱皇帝是从哪儿把这个甜火药的秘方找来的?
但是朱怡银和吕四娘对这部“奇书”上的内容却是非常相信的。因为他们俩看到这本“奇书”比较早,上面的某些预言已经实现了比如路易十四会活得比他儿子、孙子更久,最后传位给曾孙子。再比如英国的安妮女王会没有子嗣即位,英国王位会转入德意志的汉诺威家族,彼得一世会杀死他的皇太子阿列克谢!
以上这些事情,朱怡银和吕四娘都在发生之前就从《诸葛武王问答》的“虚言”篇中得知了!这简直不可思议,特别是路易十四的儿孙早死和彼得一世杀子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预测出来!
另外,这本书也预测了蒸汽机、蒸汽船、蒸汽火车的出现。不过书里面的“虚言”篇中说这个些东西都会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大明。而且英国也会因为这些发明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称霸世界,而且还把阿芙蓉膏卖给大清朝那帮孙子。
当然了,这个“虚言”里面的内容也不是都准。因为它预测的本来就是一个没有朱和墭,也没有大明复兴的世界的未来在这个世界中,泱泱中华好像混得挺惨的,居然被隔壁的小日本欺负了好几十年,前前后后给小日本搞死三千多万人口!看着就跟神话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