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0/1274


而另一个就更牛逼,就是牛的连名字当中都带个“牛”字的艾萨克.牛顿。牛顿现在已经不当教授了,因为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晚了那么一拍,所以他对做学问的事儿有点灰心,于是就弃学当官,先当了国会议员,然后又在财政大臣查尔斯.孟塔古子爵(此时英国没有首相,财政大臣差不多就是政府首脑了)的提携下当了皇家铸币厂的监管。皇家铸币厂监管本来是个躺着拿钱的闲差,可是到了牛顿手里却给他干成了中央银行行长。
原来牛顿在接手皇家铸币厂后就遇上了白银短缺的问题——这是由于阿兹特克王国崛起于墨西哥和欧洲在同东方贸易中长期承受巨额逆差,以至于存量的白银又大量流出这两个因素叠加造成的。很牛的牛顿用他的好基友纪大宝赠送的黄金小算盘一扒拉,马上就知道银本位肯定搞不下去......如果硬要搞银本位,那么世界金融的主动权很快就会落入拥有最多白银的大明帝国手中!
西红柿
这对英国将是极为不利的!
而唯一的
出路,就只有搞金本位......铸造金币,同时卖出白银,换回黄金,逐步推高黄金的比价,以方便发行含金量较低的金币。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英国就能用较少的黄金为原料,铸造较多的英镑,以便在白银大量外流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英国国内货币供应的充足。同时又让大明和大蒙古这两个白银输入国承担白银贬值的损失,以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
不得不说,这个牛顿......真的很牛!
今天,英国女王安妮和财政大臣查尔斯.孟塔古子爵请纪大宝、牛顿两人入宫,就是要听取货币改革的报告,同时就法兰克大帝路易的健康问题,向凡尔赛宫的常客兼消息灵通人士纪大宝进行咨询。
在安妮女王和孟塔古子爵治理下的英国,这几年发展的其实也不错......北美十二州的“背离”并没有伤及英国的根本,因为印度殖民地和东方贸易(和蒙古、大明的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以及英国对“明货”的大规模仿造(就是高仿),使得英国的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个国家也和大明一样,站在了工业革命的门口。
但是这个孤悬在欧洲大陆边上的岛国,总是担心自己会被一个统一的欧洲所征服......就如同大明边上的小日本一样,沦为法兰克帝国的保护国,甚至被拆分成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份。
所以英国的大陆政策,其实是离岸平衡......也就是想方设法拆散法兰克帝国,使之变成几个互相之间保持敌对状态的中等国家,好让英国从中取利。
不过安妮女王和孟塔古子爵也知道法兰克大帝路易不是好惹的,而且他们也不想在欧洲大陆上下重注。他们所期望的是由西班牙、瑞典、荷兰、罗刹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后面收割胜利果实。
因此他们就只能一边暗中布局,一边静静等待路易大帝的离世——在搞乱欧洲和耐心等待时机这两方面,英国人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也懂得布局长远,更加知道应该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并没有去联络大明、阿兹特克这样的难以揣摩的域外国家——这样的域外强国一旦深度介入欧洲,那可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他们当然也没有去拉葡萄牙这种已经躺平的小国——这些小国现在给法兰克跪了,没准就会出卖英格兰。
现在能和英格兰一条心的,就是罗刹、瑞典、西班牙、荷兰这几个还有理想有抱负的欧洲中强小强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拿出英国最宝贵的东西——英国王位继承权去拉拢了法兰克帝国下属的汉诺威公国,同时也在法兰克
===第969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英法私生美利坚===
“纪大宝爵士、牛顿爵士到!”
随着宫廷侍从的唱名声响起,纪大宝和牛顿两人就跟着一个头戴假发的年轻侍从,走进了汉普顿宫气派宽敞的觐见厅。安妮女王和王夫乔治坐在两张王座上面,两侧只站了三个大臣和几个侍从。三个大臣分别是安妮女王最倚重的财政大臣查尔斯.孟塔古子爵、国务大臣罗伯特.哈利、外交大臣西德尼.戈多尔芬。
纪大宝、牛顿两个爵士走到了女王和乔治亲王的御座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然后又站直了身子,面带微笑,恭敬地看着英伦三岛的统治者。
安妮女王穿着件金色的长裙,披着紫色的披肩,她长得很胖,五官很大,皮肤很白但非常松弛。这位女王陛下瞪着大眼珠子看着不久前刚封了爵士的艾克萨.牛顿道:“艾克萨,我在孟古塔子爵的建议下阅读了你所提交的关于改胤本位为金本位的建议。写得很好,条理清晰,论据充分。但是有一点我还是不太明白,希望爵士你能替我解惑。”
“陛下请问吧。”
“艾克萨,”女王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寻求贸易上的平衡或是盈余呢?我们难道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中国吗?”
“没有,”牛顿爵士道,“恕我直言,女王陛下,从古罗马开始,我们欧洲人就没有什么可以卖给中国和印度的。二千年来都没有......如果一种现象两千年都没有出现过,那么它即使偶尔出现一两次,也不大可能成为常态。所以我看不出有什么可能长期维持贸易平衡的可能。”
古罗马和地理大发现后的欧洲人是干一个买卖的,那就是零元购!
你都把零元购当主业了,当然不可能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了,除非进行不平等的贸易。比如历史上英国和印度殖民地的贸易就是一种不平等贸易——都把印度殖民了,这贸易还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过就是这样,英国人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着吹黑哨限制印度纺织业和蒸汽机、珍妮式纺机,还有种棉花的黑奴合力才打败了印度的棉纺织业。
英国人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力也可见一斑了。
不过他们真的是很能打,也很会搞风搞雨,而且也很会审时度势。
“也就是说,金银会持续的从英格兰流向中国和印度?”英国女王问。
牛顿说:“理论上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即使实行了金本位,也只能暂时缓解货币短缺的问题?”
牛顿点点头:“是的,女王陛下,如果我们的贸易长期处于较大的逆差,那么货币短缺的问题是不会因为金本位而彻底消除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牛顿吸了口气,“陛下,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史,就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去抢!”
这就是大学问家啊!
历史书一翻,就知道解决欧洲贸易长期逆差的办法了!历史上古罗马就是靠抢的,抢了北非抢中东,抢到了钱,古罗马文明就辉煌了。
后来就不行了,容易抢的都抢光了。剩下的要么太远抢不着,要么又穷又横的抢不动。再后来各种蛮族又跑来反抢罗马......抢着抢着就黑暗的中世纪了,再后来天方教崛起,直接断了欧洲人向东抢劫的路子。打又打不过,抢又抢不着,于是就只能绕道走了,这一绕道就绕出个人傻钱多好抢的新大陆。
所以欧洲文明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0/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