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274


“我,我,我”吴应熊被老婆的话吓一跳,紧张地看着建宁公主,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我真不想!”
建宁公主看着一脸老实模样的丈夫,叹了口气道:“你不想,可皇上觉得你很想要他屁股底下那张椅子啊!”
“六比五,六比五”
台湾,安平城堡面向大海的城墙上,已经换上了一身“孔子服”的延平郡王郑经,正一边踱着步子,一边嘟囔着“六比五”。
这个“六比五”当然不是什么比赛的比分,而是原儒大学士会议中的学士比例。
郑经屁股后边还跟着两个手下,一个是陈永华,另一个是冯锡范。
这两位眉头都紧紧皱着,似乎都在苦苦思索。
忽然,郑经定住了脚步,缓缓转身,瞧着身后的二位,似乎在征求他们的意见。
冯锡范先开口说话:“大王,如果咱们能确保这六个大学士都是咱们的人,这倒也够了,只是其中的四席名义上是由邱辉和陈上川推荐的”
郑经未置可否,又看了眼陈永华,陈永华道:“大王,糖药手榴锤已经试制成功了!
另外,江胜刚刚差人送了急报鞑子皇帝把施琅派到福建当水师提督了,而且还让范承谟到福建来当总督了!”
郑经一听这两人要来,脸色也凝重起来了,看着陈永华,似乎在等着他的建议。
“大王,”陈永华道,“我们能举荐几个大学士根本无关紧要如今真正要紧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漳州、泉州二府之地啊!”
郑经看着陈永华,脸上阴晴不定,“真的有可能?”
陈永华点点头,道:“只要尚可喜在广东兵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臣建议马上集结军队,再把他们偷偷运往厦门岛,以待时机!”
“那大学士的名额呢?”
陈永华摇摇头道:“此事无关紧要,且由他们去吧!”
郑经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好吧。既然如此你就亲往厦门岛主持大局,让刘国轩也率领精兵走海路赴厦门!”郑家富三代郑经说道这里,咬了咬牙,“等时机成熟,孤也要去厦门岛我郑氏兴亡,就在此一役了!”
===第九十四章
尚可喜过年(求收藏再求推荐)===
“高点儿高点儿!妈拉个巴子,你个老兔崽子眼瞎啊,挂歪了!”
康熙十一年大年初一清早,顺治皇帝的好俺答,康熙皇帝的尚叔叔,广东第一“慈儿”尚之信,正袖着手站在平南王府的九间殿外的台阶上面。一边指挥着几个藩下奴才挂灯笼,设围障,给树木缠彩条。一边在指桑骂槐,气他的不孝之爹尚可喜呢!
本来尚之信在广州城内有自己的王府,就是原来那个靖南王耿继茂和尚可喜一块儿在广州混的时候,修建的靖南王府。后来耿继茂滚蛋去了福建,好好的王府就给顺治赐给了自己的好俺答尚之信。
不过当时尚之信人在北京,整天陪着顺治吃喝玩乐,他在广州的世子府当然只能空着。
但是尚可喜多孝顺的爹啊!哪怕尚之信不在广州,他的房子也是年年装修,搞得比尚可喜自己的平南王府都好。
可是这孝顺老爹最近却变坏了,成了不孝之爹!不仅夺了尚之信的兵权,而且还有意废了尚之信的世子,让尚之孝接任,你说这尚之信能不生气吗?
废世子这种事情,在大清入关之后好像就没发生过。尚可喜居然敢想这事儿,这也太不孝了!
而且尚之信是什么人呢?他是俺答公啊!是先帝顺治爷的好兄弟,是康熙皇帝的好叔叔,那是尚可喜能废的?
也就是先帝不在了,先帝的好兄弟没人罩了,要不然尚可喜废了自己也不敢废尚之信啊!
另外,尚之信觉得自己对大清朝还特别的忠为了阻止朝中的奸臣忽悠皇帝削藩搞得天下大乱,那真是鞠躬尽瘁,就差死而后已了。
所以尚可喜想废他,不仅是不孝,而是还是不忠。这不忠不孝之爹,还能要吗?
可惜尚之信手头也没有能为国除害的军队,只能大年三十的来尚可喜家里骂几句解一解气。
尚之信在外面骂爹的时候,他的不孝之爹尚可喜则在九间殿里面和二儿子尚之孝,十三闺女尚淑英,军师金光,还有两广总督金光祖,以及广东巡抚刘秉权,一块儿在商量关系到平南王府存亡的大事儿——如何剿灭朱三太子和避免迁往云南。
这乍看是两件事儿,实际上就是一回事儿!
在尚可喜得知了康熙皇帝准备让他去云南吃苦受穷之后,立即就通过留在北京当人质的儿子尚之典、尚之杰到处通路子,在花了一大笔银子后,终于走通了大学士索额图的门路。
尚之典还从康熙皇帝那里得到了一个准信——只要能灭了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移藩的事情就没有了。
得到了准信之后,尚可喜剿灭朱三太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到不行了。不仅把在前线带兵的儿子尚之孝叫回广州要面授机宜,还把自己二十多岁的闺女,续顺公府的太夫人尚淑英也一块儿叫回广州过年。
尚可喜要趁这个机会向自己的亲闺女了解一下潮州府那边的真实情况。毕竟潮州府是续顺公府和潮镇总兵刘进忠共守的地盘,尚淑英这个克夫娘们掌握的才是一手资料。
而两广总督金光祖和广东巡抚刘秉权也都不希望用尚可喜换吴三桂他们俩都是陈汉军,一个是正白旗的奴才,一个是正红旗的奴才,都是奴二代。在吴三桂还是大明忠臣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大奴才了。这奴辈岂是吴三桂能比的?怎么能给吴三桂这个奴中晚辈打下手?
而且,吴三桂虽然和尚可喜、耿继茂父子一起并称三藩。但他和尚、耿二王,还有那个给李定国敲死的孔有德,还有续顺公沈家其实不是一路的。
吴三桂是关宁军,孔、尚、耿、沈都是东江镇出身。关宁军和东江军在明朝的时候就是死对头。东江军的老大毛文龙不就是给关宁军的督师袁崇焕搞死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