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274


这算天下为公?
陈永华心想:“这不就是延平王府和定王府的共和吗?只是挂了个天下为公的大义名分。不过对延平王府而言,好像也不吃亏。毕竟延平王府这边有六个大学士,定王府这边只有五个。”
想到这里,陈永华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刘国轩和陈上川。
刘国轩上回基本没赶上揭阳县之战——在他抵达战场时,刘进忠和凤鸣山都跑了。所以力气没处使,于是就跟陈永华一起翻过大南山去打了惠来县城。因为朱和墭培训的“小老虎”邱虎带着几个已经学会“熬甜品火药”的学徒随行,所以惠来之战算是让刘国轩扬眉吐气了。
他的一千几百人围攻守备惠来的广东抚标的一千人,不仅一举破城,而且还接连击败了碣石镇总兵苗之秀和广东提督严自明派出的援兵近三千人。
是役,刘国轩所部不仅攻占了惠来县城,还击毙、俘虏了清军上千,真可谓声威大振,所以现在正是得意的时候。
在他看来,如果延平王府要推举两个原儒大学士,那肯定有他一份。即便不占延平王府的名额,邱辉也会推荐他当大学士的。
所以,他对延平王府拿下六个大学士已经够了。于是便点点头道:“陈军师,我看可以啊!”他又回头对陈上川道,“胜才,你觉得怎么样?”
陈上川名为高、廉、雷三州总兵,也有权推举两个原儒大学士。但他实际控制的地盘就只有钦州湾内的龙门岛——他的军队也有水战强而陆战弱的毛病,在过去几年虽然很努力的攻打钦州、琼州、高州,可惜屡战屡败,全都送了人头。
所以在听说潮州府出了个很能打的三太孙,三百精兵就大破刘进忠的数千清兵,还一举夺取了揭阳县城!因此在得到陈永华“来潮面谈”的命令后,就欣然领命,乘着一艘老闸船到了达濠,然后又和陈永华、邱辉他们一起来了揭阳。
在揭阳这边,又大开眼界,见到了一条让他也眼前一亮的反清路线!
而且他在达濠的时候,还在邱辉的一所宅院当中眼见了甜火药的巨大威力。
所以这会儿陈上川对于反清事业的信心那是无比高涨,对于朱和墭提出的建议,自然是高举双手赞成的。
“陈军师,”陈上川对陈永华道,“我看可以啊三太孙提出的法子不错。不过反清复明的牌子咱们也别丢了,可以两块牌子一起举。”
“这是当然的!”陈永华点了点头,“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自然要恢复大明的江山!”
天王朱也重重点头,捋着五绺长髯道:“孤家乃是先皇之子,当然要恢复祖宗的基业不过恢复之后,也得吸取教训,不能再和以前一样,搞得民不聊生。得天下大同,大家都有饭吃才行啊!”
陈上川点点头,接着又问:“那这个天下大同到底要怎么搞?”
这家伙还真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啊!
===第八十章
这天下大同要怎么搞(求收藏、求推荐)===
十一月十五日,在后来的历史书上被大书特书的揭阳会议,还在进行之中!
实行天下为公,成立大学士会议,搞定王——延平王共治这几件大事,已经在前两日的会议中敲定了。就等台湾的延平王郑经点头同意,那么这个“股份制山寨朝廷”就可以正式挂牌成立了。
当然了,是不是正式挂牌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朝廷的直辖地盘就是半个县,军队就是两三千,钱粮就是那么一点点虽然手里有威力惊人的手榴锤和甜火药,但是因为兵力太少,好像也只能躺平等着尚可喜打过来。
不过朱和墭他们也不是完全没事儿可干,他们还可以商量一下这个天下大同到底要怎么搞?
今天的会议就是要商量这事儿的!
“唉,那些年真是苦了百姓,苦了俺大明的子民了真的是民不聊生啊!中州本是富饶之地,原先百姓的温饱总还是有的。可是从神庙老爷那一朝开始,渐渐的就不行了。土地都被士绅、权贵、宗室们占光了。占了土地又不肯交税,都把地进寄到了这个王府那个王府的名下。这税啊,就都压在了小老百姓身上了!
后来福王封过来时,整个河南连二百万亩的官田都拨不出来,甚至要去邻省拿田补给福王府了。到了先皇当政的那些年,河南又一年更比一年荒,陕西的流寇又打过来,小老百姓不仅被流寇祸害,还得背上各种苛捐杂税和租子利钱。哪怕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他们的负担却不能减轻分毫。这天下不乱才怪了”
正在哀叹明末局势败坏,河南民生之苦的,是监国定王朱慈炯也不知道这位生长在北京紫禁城中,明亡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朱三太子,怎么就对河南的情况怎么清楚?
看见邱辉、邱荣、陈上川他们几个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朱和墭赶紧开口转移话题:“父王,那您觉得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平均!均田、均税、均兵役!”朱天王道,“只有这三均,才能保证天下的好处不会尽归了权贵,赋税不会都在小民身上而当兵打仗的事儿,也得大家伙一起分担!”
听了朱天王的话,朱和墭就是一愣,心说:“你个山贼王该不会真的在大南山里面思考过这些问题吧?”
其实朱天王本就是唐藩的一个奉国中尉,属于宗室底层。自己的生活也很拮据,平日接触到的人物也都属于中等偏下层的。
所以他比崇祯皇帝,比真的朱三太子更知道民间疾苦,甚至比朱和墭都清楚大明朝是怎么没有的。
大明朝的问题在他看来,就是三个字——不平均!土地不平均,税收负担也不平均,兵役负担同样也不平均。
大量占有土地富得流油的那帮人不纳税也不当兵,而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破产或者即将破产的小农。至于兵役,则都压在军户,特别是九边十三镇和西南的一部分军户、土司身上。内地那些吃得满嘴流油的仕绅权贵根本不仅不必负担兵役,甚至还渐渐的失去了军事能力。最后他们唐王一系的人是真想为大明一战,可是却不会打仗
“可是现在天下各处都地广人稀啊!”邱辉皱着眉头道,“潮州界外和台湾就不说了,即便在鞑子朝廷治下,也是人少地多老百姓对均田的事儿,怕是没多少兴趣吧?”
朱和墭点点头,心说:“看来大佬辉也研究过这事儿!”
他随后又望着朱天王,想听他怎么说。
朱天王摇摇头道:“其实人少地多才好平均啊!真要地窄人多,想要均田也均不动啊!”
他的话好像也有点道理!
朱和墭摸着自己的胡子琢磨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大家都对土地充满渴望。这个时候搞均田是可以动员起一大批无地、少地农民跟着干的。但这是政治账、军事账,但不是经济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