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宋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91


郑南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怎么能问李存考题难不难呢,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李存他水平不行嘛。
谁想,李存哈哈一笑:“此乃我虎贲军首届科举,只求广招人才,诸位尽管放心去考便是。”
李存这就差直说:“你们去考吧,不管你们考成什么样,我都肯定会用你们的。”
李存这肯定是放宽了录取政策。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人能在这个时候来虎贲军参加科举,本身就过了一道很重要的难关,就该得到鼓励。
再者,但凡是敢来参加科举的,最差也得识字吧,这就已经够当虎贲军的人才了。
所以李存才会当众许诺。
——其实,李存也未尝没有,希望这些人能再去叫点人来参加自己举办的科举的意思。
四人一听,全都大喜过望,赶紧向李存拜谢。
李存派人将周赞、吴方、郑南和胡图送去驿馆安顿好,然后就带着陈箍桶回家商量北上的事宜去了……
……
===第五十九章
陈箍桶的大胆建议(求追读)===

回到家中。
李存将自己准备北上攻取长江沿线的作战计划向陈箍桶和盘托出,甚至将自己准备派一支大军锁住秀州城和自己已经在苏州和湖州找到了合适的内应的事一并告诉给了陈箍桶。
虽说李存非常清楚,君不密则失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
可纵观历史,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分析出来,陈箍桶最多也就是方腊方面派过来的奸细,绝对不可能会是赵宋方面派过来的奸细。
而李存已经派人去告诉方腊了,赵宋王朝在北京大名府囤了十五万西军,让方腊尽快西去占领襄阳,封锁宋军从中路南下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李存肯定不会怕将自己的计划说给陈箍桶听,让陈箍桶帮自己拾遗补阙。
而且,这样也可以让李存进一步收陈箍桶这个颇有谋略的谋士的心。
果然!
见李存如此信任他,一上来就跟他研究最机密的事宜,陈箍桶极为感动!
为了报答李存的知遇之恩,陈箍桶在将李存的计划全部听完了之后,思索了一会,然后建议道:“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说到这里,陈箍桶一一指出长江沿线上需要防守的众多地点,然后说道:“若守大江,非数十万大军不可。”
陈箍桶又一指襄阳:“若襄阳不存。”,然后手指顺长江一划:“此线皆难守也。”
说到这里,陈箍桶突然将他短粗的两根食指伸出。
接着,一只食指沿长江逆流而上,到了襄阳,然后向上直取赵宋的北京大名府;而另一只食指则直接从镇江出去顺着京杭大运河直接北上,目标直指赵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城。
最后,陈箍桶双手一握,承合围中原之势。
见陈箍桶提出,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守长江沿线,不如率大军渡江直捣黄龙,将战火直接引到江北、引到中原去,李存都不禁对陈箍桶的胆大感到佩服,甚至觉得喜欢剑走偏锋的他,战略眼光可能还在吕将之上。
关键,要是李存真能把战火引到中原去,哪怕无法打下东京汴梁城,甚至都无法打下北京大名府,那也肯定会让赵宋君臣方寸大乱,进而会尽全力去扑灭中原的战火。
那时,李存和方腊只需趁机将防线推到淮河—秦岭一线,再布以少量的守军,赵宋肯定在短时间之内南下不了。
如此,就能给李存争取到宝贵的发展时间,李存可以一举统一江南地区,甚至可以灭掉方腊统一整个南方也不一定。
不得不说,陈箍桶的这个计划是那么的诱人,甚至都不禁让李存食指大动。
可最后李存还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见李存不同意他的计划,陈箍桶不禁有些失望,甚至忍不住想:“难道我看错了,将军非那成大事之人?”
李存并没有去看陈箍桶的神色变化,而是直接将自己的手指戳到北京大名府:“我有可靠消息,此地现有十五万西军整装待发,若其出动,前军十五日便可抵达镇江,十日便可抵达襄阳。”
“甚么?”
陈箍桶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
陈箍桶之前的所有谋划都是建立在赵宋还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就像方腊起义时说的那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