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918


槐花剑道:“已经发来文告了,这次是由蔡国行走蔡章向学宫提请,毕竟事情发生在他的地盘上,他也一直说要以扬州、寿春之争为鉴。”
吴升问:“谁下来查核?”
槐花剑道:“都是执役外堂的人,宋目领头,带了娄孙白、连铮过来,里面居然有连铮,讨厌死了!要是王囊来就好了。”
吴升道:“没有让景泰和庆书来就不错了,知足吧。转告赵行走,虽说这件事上,咱们占了铁理,但庙小妖风大,也万万不可大意,请她多备一些财物。另,连铮若是识相,一切好说,若是要找她的麻烦,一个蚁鼻钱都不要给他,公关重点放在宋目和娄孙白身上。”
执役外堂的成立,是去年震动天下学舍的大事件,据吴升的消息,其中隐隐以宋目和黄钺为首,对他不利的是,景泰、庆书、连铮、王囊,他在学宫的仇家基本上汇聚一堂了。
好在执役外堂只有查核权,没有处置权,并且名义上属于第一峰,燕伯侨多多少少可以影响到这帮家伙,所以还不至于太糟糕。
到目前为止,这是九江和新郑两处学舍之间的纷争,事发地在城父、城阳,所以又卷入了蔡章和随樾二人,不涉及吴升,所以他只需要看戏就成了,密切关注执役内堂的查核流程及结果的同时,继续在扬州和寿春两地传布他的禹王神道。
目前禹王神道已经传布至寿春左近,加上燕落山那边,总信众已经突破一万五千人,这个数字只是个概数,因为索、张两位道长离开后的野人村,那些高功和骨干并没有闲着,正在发展更多的人信奉禹王神道,所以确切数字无法统算,但毫无疑问,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又过了半个月,城阳事件的处置结果就传到了扬州。
新郑行走郑简子,越境蔡国抓捕人犯,因争功之故而致人犯逃离,其错当纠,念其苦劳,免予重责,调离新郑,行走燕国孤竹,主持孤竹学舍。
孤竹学舍位于燕国东北苦寒之地,人不过千,却是学宫驻守北地的前沿,清剿北寒之地邪道修士的桥头堡,凶险之处,远甚于新郑,郑简子的调任,处罚之意很浓。
至于九江行走赵裳、随城行走随樾、上蔡行走蔡章围捕人犯未果,不予问纠。不予问纠也是惯例,谁也不可能保证每次追捕时都能成功,如果捉拿不到就要处罚,那今后没人愿意去捉拿邪道了。
因此,这件引动楚、蔡大战的事件,真正处理起来时,却只是一个郑简子的调任,正所谓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送信来的槐花剑解释:“追丢了魏浮沉和山行瀑大巫,四位行走便在上庸商量好了,不提楚、蔡之战,只说捉拿人犯。议定的是罪名归于郑简子,便是学宫处罚的那个罪名,与其余人等无干。”
吴升问:“郑简子能同意?”
槐花剑道:“他不同意也不行,随行走和蔡行走会帮助赵行走,大家一口咬定,楚蔡两军之争是他引起来的。如果他胆敢指认赵行走上阵厮杀,赵行走就要将他不怀好意、借此要挟的龌龊行径揭发出来,赵行走固然会吃大亏,他郑简子的罪名会更重,赵行走说了,如果闹到这步田地,将来他或许一生被禁于后山,永世不得出山!”
吴升对此很是激赏:“不错不错,回复赵行走,你们的提前约定是个很不错的思路,我一直在苦思应付执役外堂的办法,你们的做法令我大受启发,我看可以私信郢都薛仲、寿春万涛,将来遇到此类事件,咱们自己商量出个章程来。你可以把我的意思带给赵行走。”
槐花剑点头:“知道了。当初随行走提议的时候,大家都表示赞同,就连郑简子本人也同样如此,我看这个执役外堂,似乎让各位行走们都很讨厌。”
吴升笑道:“谁也不喜欢头上多个指手画脚的婆婆......对了,城阳如何了?”
槐花剑道:“如今被楚军占了,但形势不是很妙,郑、蔡、陈、宋联军已经汇聚上蔡,号称兵车八百乘,准备夺回城阳。据闻蔡人已经告知晋人,请晋人出兵伐楚。依照惯例,晋人为盟主,必定会南下的。所以楚人正在搜刮城阳财物,看情形是准备撤回城父......这是赵行走让我带给孙大哥的。”
说着,槐花剑取出个箱子,里面盛放着八十镒爰金。
“赵行走说,感谢孙大哥为她出头,这是一点心意,务必请孙大哥收下。”
吴升佯怒:“这是不把我当自己人吗?快收回去,收回去!赵行走刚到九江,处处都要用钱,给我做甚?你跟她说,若是不拿回去,今后不要相见了......”
“孙大哥,这都是城阳官府的财物,蔡章带着我们去取来的,原本想多给孙大哥带一些来的,但几个行走商议过了,为了让郑简子闭嘴,足足给了他四成。对了,给了宋目二十金、娄孙白十金,连铮不要,那就不给他了,清高什么!”
“那就......转告赵行走,下不为例!”
“那个......孙大哥,赵行走问,能不能把陈布调到九江,她希望我和小环跟在她身边,九江学舍的事务,让陈布打理。”
吴升眨了眨眼,笑道:“哦?是陈布的意思吧?”
槐花剑哼了一声,没言语。
------题外话------
感谢随风withd、新西塘、an、舒迟不言、弓白、20190310、我非人的打赏,多谢道友们的月票和推荐票。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梦的中年===
昭大夫就是三闾大夫昭元,楚人心中公认的下一代令尹。
崔明说他的靠山是昭元,前面只能加“如果”两个字,如果要论靠山,或许他可以算是三闾大夫昭元的人。
当年昭元带兵南征四国的时候,崔明在军前效力,出了不少好主意,立下汗马功劳,由左郎而晋左徒,就是昭元酬其军功之故。
崔明当然也想借此攀上昭元这棵大树,但想攀上这棵大树的人实在太多,崔明这个远在扬州的中大夫,天然具有劣势,每年送上一笔节礼维系住一点点印象就不容易了,怎么也攀不上去,顶多抱着树根不撒手。
因此,当费氏来人索要燕落山时,崔明根本没有抵抗之力,连抵抗的念头都兴不起来。
但这已经是能够想到的最佳门路了,至于他在郢都的其他门路,基本上也无力对抗费氏,何况还有一个景氏。
吴升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毕竟燕落山不是他的封邑,是崔明的封邑,而他作为一个扬州行走,想要阻止费氏和崔明“交换封邑”,既师出无名,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势,学宫毫无理由支持他,他更不敢让学宫支持。
带齐家当,吴升前往郢都,原本想要拉上庸直或者金无幻当个帮手,后来见他们痴迷于铁门前修炼,也就不好再提此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9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