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918


吴楚两军刚刚经过一场大战,申斗克率军连冲三阵,麾下战车坏了十余驾,战车修士伤亡了七个,普通军卒更是损失惨重,营中伤病连连,到处都是哀嚎之声。
这批丹药的到来,顿时解了燃眉之急,静宁丹立刻分发下去,让出战的修士养神调息,乌参丸要留到战时分发,大黄丹则依照病情下拨。而最能令士气振作的,反而是不起眼的冬笋丹。
这种可以立竿见影的金疮药一发下去,半天工夫就能令普通军卒轻伤复原、重伤见效,立刻受到普通军卒的追捧。军中大多数都是普通军卒,他们的精气神振作起来,营中便立刻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申斗克极其欣慰,询问崔明这丹药的来历,崔明老老实实回答:“下臣一直记挂着军中将士,左徒催问灵丹,我等留镇之人也焦虑万分。左徒也知,扬州地界已经买不到更多灵丹了,于是下臣只得寻了个借口,将庸国丹师申五诓到扬州,这批灵丹,便是申五所供,尤其这金疮灵丹,为其独家所创,下臣问其丹名,申五甚至没来得及取名。不如左徒取个名字,申五必然感恩戴德。”
申斗克冷笑:“他怕不是感恩戴德,而是正好借我扬名罢!罢了,念在他也算有功,便赐一名也好,让他赚回些本钱。唔,此丹的确不错,有生肌肉骨之效,不如便称生骨丹。”
崔明恭维:“有左徒提挈,生骨丹必名扬天下,也不枉他一番辛苦。”
又叹道:“的确辛苦,下臣督着他炼制,连督半个多月,不眠不休。不瞒左徒,那申五被下臣逼得没法子,丹成之时,呕血数升,昏迷过去了,下臣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
申斗克闻言,笑得很开心,心情舒畅之下,终于问及扬州近况。
崔明苦着脸道:“渔左郎死了。”
===第三十四章
崔大夫===
听说渔夫死了,申斗克就是一愣。
当下,崔明便将渔夫被刺客所杀,扬州闭城大索的事情说了,重点却在左徒府,他向申斗克禀告:“如今左徒府无人打理差事,对四国事务,已经可说荒废,下一步行止,还请左徒示下。”
申斗克思索良久,忽问:“去岁商议时,我便想荐你,只是你投楚时日尚段,恐不服众,不知左郎之位,有意乎?”
崔明躬身道:“无论何职,无论何事,皆惟左徒马首是瞻,左徒让明去哪里,明就去哪里。”
申斗克很满意,举荐门客出任要职,本也是卿大夫豪门的立身之道,虽说门客的身份变了,但有过去的关系在,会大大增加自己的权势。
当下修书一道交给崔明,叮嘱道:“持书往见景州尹,请州尹做主,该怎么办,想必不须我再多说。”
得了申斗克的荐书,就可以名正言顺求见州尹景会了,这一步迈过去,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崔明毫不耽搁,换了军中两匹好马,迅速返回扬州,连家门都不回,直趋州牧府,登门求见。
崔氏本为齐国豪族,做过执政,如此出身,州尹景会也不会以普通门客看待崔明,得了申斗克的荐书,当下道:“你家本为齐国公族,按理也不当屈为门下士,之前我与左徒谈过,都为你家惋惜。当初王上曾言,恐引临淄不满,以至两国龃龉,也于崔氏不利,故此未以大夫相授……”
崔明恭敬道:“州牧爱护之心,下臣铭感五内,只是左徒思量,四国与百越之事无人料理,恐于国事耽搁,故此举荐下臣。下臣无意于名权之位,只愿为州中分忧,一切皆由州牧做主。”
景会道:“待我思量几日。”
崔明撇过这个话题,道:“昨日返回途中,路遇贼人兜售假丹,说是什么长寿丹,此乃禁丹,下臣当即出手拿之,惜乎贼子早有准备,逃得太快,下臣追之不及。其后查验缴获之丹,才发现不过是一假丹,下臣听说,有东海之民,以鱼目混珠,不过如此。稷下学宫新任行走正巡查地方,此事若为其所知,恐有损扬州令名,下臣既遇此事,不可不报,提请州牧小心。”
景会眉间一挑,接过丹瓶查验片刻,肃然道:“这件事处置得极好,不可传扬出去。”
崔明道:“下臣明白。”
景会沉吟道:“你做事如此上心,又履立殊勋,果然是豪门大家,与普通公族子弟不同,可见家学渊源,不愧崔氏子弟……来楚已过一年了吧?”
崔明回道:“一年半矣。”
景会点头:“也罢,齐国至今未问你之行迹,想来也是无意穷究,待我修书郢都,询问王上之意……渔左郎身故,左徒府无人主持,郢都下诏之前,你先打理起来,莫使人亡政息。”
崔明拜以大礼,辞别出府。
回到宅中,崔明来见吴升,见他风尘仆仆却面带笑容,当下道:“恭贺崔兄晋大夫之位。”
崔明摆手:“还早,没有王上诏令,都在两可之间。”
吴升问:“尚需多久?”
崔明道:“少则月余,久则三、五个月。”
金无幻一直惦记关心着,崔明到时,早早就守候在旁,忧心道:“如此之久,月娘哪里能挨得住?且新任行走返回扬州,怕是就难办了。”
崔明笑道:“无须担心,州牧已然许我,先行署理左徒府,文书下达后,我便约见寺尉。”
金无幻大喜:“全仰仗崔兄了!”
崔明得意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分?”
次日,州牧府的文书就下达各处,由崔明署理左徒府事务,让各处咸知配合。左徒府位列扬州三大官署,就算副贰的左郎,地位也相当高,再加上崔明的出身作为背书,整个扬州官场皆知,一颗新星已冉冉升起。
短短数日之间,崔明就迈过了平常士人一辈子难以逾越的鸿沟,由士而为卿大夫,说到底,渔夫的死、吴升的灵丹都只是助力,根子还在于他本人的出身,可谓“根红苗正”,本就为楚国卿大夫另眼相待,换一个小国的公族之后,不折腾去半条命,是绝计做不到的。
当夜,一驾马车自廷寺大牢驶出,沈月娘以“误信贼言”之名从轻发落,交了罚金三百钱后释放。
又过了两天,崔明亲自上阵,将吴升等人送出城外,吴升道:“崔大夫新人新气象,郢都诏令下达时,我在上庸恭候崔大夫驾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9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