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8


吴升凝目辨认这个申斗克,怎么看怎么陌生,再一想,扬州离郢都千里之遥,这位又是扬州尹的助手,再加上破相,想必是认不出自己了。
申斗克向几位国君见礼之后,便退到旁边监看,太宰伯归继续主持比试。
今年四国矛贡之物总值千金,需贡爰金百镒、法器三百件、丹药两千枚、灵材八十斤、绢麻六百匹、灵酒二百坛、稻米百车、兽皮五百张。
爰金没什么可说的,庸、鱼、夔、麇四国按4:3:2:1之例分摊,灵材基本来自蛮荒之地,庸国有最大的坊市,故此由庸国提供,其余则要比试一番。
楚国定出的价格是按照扬州坊市来的,其中大有进退余地,所以四国都在尽力相争,若是什么都争不到,就要实打实的交爰金出来,一进一出,至少亏三成。
之所以如此,也是楚人没憋好屁,但这一点就算四国皆知,却也没什么办法,该争的还是要争,否则每年亏个几十金,十年就是几百金,对他们这种小国来说,可就是笔巨款了。
首先比试的是稻米,看哪家产的稻米更优。各国都将刚刚收获的新稻取了出来——自然是优中选优的,放在石台上摆开,稻穗的多寡、米粒是否饱满,一望便知。当然也可以去诸国乃至百越购买最好的稻种来作假,但矛贡时却要按照今日呈交的样品解送楚国,如果弄虚作假,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家。
很快,稻米的矛贡之国就定下来了,依旧是庸国,其余三国需按米价拨付爰金给庸国,此项可为庸国每年节省矛贡十多金。
稻米的样品被申斗克收了,矛贡解送扬州时,将以此样品为准。
之后比的是兽皮。四国都能从百越和蛮荒之地收到兽皮,但将灵兽皮毛炼制成可以使用的兽皮也是要技术的,麇国制皮之术算是特色,故此也当场定下来,由麇国提供兽皮。
刀白凤悄声道:“若论制皮,属我大庸最佳,不过是让与麇国罢了,否则他们什么都捞不到。”
===第一百三十一章
红绫明志(为微茫0930盟主加更)===
接着是灵酒和绢麻,楚国来的使者申斗克挨个品尝了各国酿造的灵酒,查验了绢麻,拍板定了选用的贡品。
吴升嘀咕道:“为何法器与灵丹不能这么比试?”
刀白凤道:“我家司马曾经言道,法器和丹药是贡物中的大头,别样也就罢了,此二物须得当场比试出来,才能令各方心服口服……我家司马还说,这是楚人的要求。”
果然印证了心中的猜想,这就是楚人生怕四国之间关系太过和睦啊,只是苦了我们这些门下士啊。
咦?我好像还没晋为士的阶层?
正说话间,鱼国太宰伯归宣布:“下一场,比试炼丹,请各国丹师入场!”
吴升深吸一口气,迈步下场,来到石台南侧的一片空地上,此处已经定好了四个蒲团,各自相隔丈许,一字排开,面对石台。
夔、麇两国丹师很有自觉性,直接去了左右两侧,将中央两个位置让了出来。
两位丹师入座之后,将怀抱中的丹炉小心翼翼置于身前,各自取出一条红绫托于双掌,向诸国国君和重臣,以及监约的楚国使者申斗克拜倒。
“夔国左尹门下士、丹师墨游,请予试丹!”
“麇国司徒门下士、丹师岳中,请予试丹!”
听本国国君回复“可”后,两位丹师郑而重之,将红绫系于额前,扎束发髻,整理仪容,慷慨赴死之心显露无遗,看得吴升忍不住心里又是一颤。
虽说打定了主意,就算败了也要苟且偷生,但身临其境,还是忍不住大受影响,心里有点方。
鱼国下场的丹师面带微笑,将两尺高的丹炉放下,举止与夔、麇两国丹师相同:“鱼国客卿、丹师云济,请予试丹。”
果然是被鱼国辟为客卿的云济,客卿位在清要,已属大夫之列,鱼君双掌交叠额前,回礼道:“有劳云卿!”
云济颔首,将红绫扎上,含笑望向吴升。他占了中间席位的右侧,这是首位,又笑望吴升,明显有挑衅之意,但这番举动却没挠到吴升的基点——吴升对位次毫不在意,连一点想法都没有,就坐了他左侧的席位。
“庸国丹师申五,请予试丹!”
公子庆予心中暗叹,三国丹师要么为士,要么为大夫,唯独庸国丹师,什么都不是,怎么跟人家比?申丹师即将为国效死,却只得个国人白丁之身,当真是愧对高士了!
庸国不是他说了算,吴升尚未立下足以不次拔擢的大功,只能徒呼奈何,但他在礼遇上却很是郑重,双手交叠于额前,以不次大夫之礼回敬吴升:“有劳申丹师。”
吴升取出自己所用的丹炉,就是当初缴获自龙泉宗的那一座。他原本也想使用普通丹炉,但刚才看形势似乎有点严峻,所以还是转身去后面换了出来,还惹得刀白凤一阵诧异:“申丹师这座丹炉何时带来的?”
将丹炉放好,吴升装模作样跟怀里掏了片刻,然后摊开手,好似想要找什么东西却没有找到一般,冲身边三位丹师饱含歉意的笑了笑……
所有人都等着他的下文,唯独边上的刀白凤知道没有下文了,脸上一阵发烫。
没有下文的吴升眼望伯归,等着宣布比试开始。
几位丹师面面相觑,云济忽然笑了,满含嘲讽:“既无决死之心,汝安敢下场?”
夔国丹师墨游和麇国丹师岳中都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绫带。
吴升道:“炼丹之道,重在凝心静气、心无旁骛,心不静则气不沉,气不沉则火不纯,火不纯则阴阳不调,阴阳不调则精元不凝,精元不凝则丹胎不成,一心只记挂输赢、想着生死,又如何炼出好丹?”
云济没想到吴升在如此庄重的场合下,不仅不以此为耻,反以为荣,且说得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当即皱眉:“比试的规矩,你莫非不知?”
吴升问:“比试的规矩?哪一条规矩?见诸哪一篇文字?可有申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