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918


“我们做丹师的,干一行爱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炼丹的问题,撞门跌倒什么的,乃属平常。”
“原来如此……申丹师请入座。”
吴升规规矩矩趺坐于宾位,道:“公子相招,小民来迟,还望恕罪。”
公子庆予笑了笑,道:“申丹师不必拘谨,元司马之前曾向吾言,上庸城新来了一名丹师,丹法高妙,灵丹卓异,此为庸国之福。吾一直想见丹师,却因国事繁重,未得其便。近日以来,庸仁堂的灵丹,在上庸愈发有名,正好鱼国来了国书,故此请丹师前来一叙。”
鱼国的国书和自己有关系?吴升有点没搞明白,席间躬身:“请公子明言。”
庆予道:“如今将要入冬,时该濮台盟会,鱼国送来国书,召集各国君侯往盟。父侯身上有疾,今年依旧无法前往,让吾代行。”
见吴升依旧不解,于是道:“每三年的濮台盟会,皆议矛贡,庸、鱼、夔、麇四国按例当贡爰金、法器、丹药、灵材、绢麻、灵酒、稻米、兽皮等物……”
吴升听他说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
当年的庸国曾经十分强盛,会鱼、夔、麇诸国为盟,共伐楚国,楚国差一点就败了。直到约定秦、巴两国合攻庸国,这才转危为安,将庸国灭亡。
灭庸之后,楚国将最大的四国迁至南方,作为与百越和蛮荒之地的屏障,并且约定了矛贡之数。这份贡品由四国共同分摊,总货值则由楚人说了算,至于各自分摊多少,人家楚国不管。
就为了哪家分摊多少,闹得四国之间差点兵戈相向,如果不是上百年的姻亲和盟约,几乎就打起来了。
最终,四国国君在濮台会盟,商定了一个办法,即矛贡总花费由四国按照4:3:2:1分担,庸国最多、鱼国次之、再次为夔、最后为麇,这也是按照国力来分担的。
矛贡之前,楚国给出各项贡品的总额,各国按照盟约筹备贡品。为了符合楚国对贡品的要求,盟约同时商定,这些贡品由最擅长的国家来筹备,既可以发挥国中优势,又可以减轻他国负担。
比如楚国规定,今年需贡兽皮五百张,总值不低于五十金,麇国擅制兽皮,就把矛贡单子里的五百张兽皮都交给麇国来制备,其余三国按照约定的比例把钱拨付给麇国。
至于哪一国擅长什么,那就只能比试了。
讲到这里,庆予道:“每年承担贡品的四成,于庸国而言可谓沉重,近些年,大庸炼器、炼丹不如鱼,绢麻和酿酒不如夔,制皮交给麇,仅承担灵材和稻米的筹措,大量爰金流失他国。”
吴升有点明白了,追问:“定价在楚人之手?他们如何判定贡品值多少钱?”
庆予道:“楚人南郡为扬州,扬州有坊市,楚人以其地坊市之价为据。”
楚人以扬州坊市的价格作为衡量贡品优次的标准,其实是虚增了价格,其中有不小的盈利。庸国负担矛贡的四成开支,却只能从灵材和稻米上收回一些,亏大发了。
最合适的应该是鱼国,法器和丹药都被鱼国收入囊中,这个便宜就太大了,吴升自己就是炼丹的,当然知道里面的操作空间有多大,他估计,鱼国表面上负担矛贡的三成,恐怕到最后是要打个很大折扣的,实际负担两成就不错了。
果然,庆予道:“楚国已经发来诏书,今年四国矛贡之物总值千金,爰金百镒、法器、丹药、灵材、绢麻、灵酒、稻米、兽皮若干。今夏会盟,又将约定各国筹备之物,一定就是三年。”
吴升问:“公子的意思是,丹药?”
庆予点头:“法器二百五十金、丹药三百金、灵材一百五十金,这是楚人定的货值。上庸坊市四国最大,灵材由大庸筹备应当无疑,稻米且不说,若能将丹药的炼制从鱼国手中夺回,如此,今年的矛贡,大庸能折出百金,压力就轻省多了。”
吴升问:“法器怎么比试?丹药又是怎么比试?”
庆予道:“法器比三阵,灵丹开三炉,于濮台之上现场比斗。”
吴升明白了:“所以,公子的意思,是让小民去比试炼丹?听说鱼国丹师云济得拜名师,实力不俗……”
庆予道:“申丹师炼制的丹药,听说丹效不输于他。”
吴升谦逊的笑了笑,犹豫道:“却不知赢了如何?”
庆予道:“申丹师若能将灵丹的炼制夺回来,今年灵丹的矛贡,全部交由申丹师炼制。庸国给付二百三十金!”
两千枚灵丹,总价二百三十金,以他的成本,至少能赚个对半开,吴升心里飞快盘算,如果成功的话,这笔钱够他转化几万灵沙!
吴升缺的就是灵沙,大量灵沙,盘算下来不禁心动,想了想,道:“小民有一个条件。”
庆予道:“请说。”
吴升道:“若小民侥幸得了这笔生意,采购炼丹材料时,坊市不能刻意抬价。”
庆予怔了怔,忽然笑了:“你倒是很有信心?放心就是!”
吴升低头:“不敢说什么信心,小民愿意去试一试。”
===第一百二十八章
悬棺(为梓人高盟主加更)===
当年楚国灭庸后,与秦国瓜分庸地,将四国宗室迁于虎夷山之南,夔、庸、鱼、麇由西向东一字排开,各自封地百多里,以为楚国南方屏障。
濮台就在虎夷山下,是座四四方方的小山丘,背靠虎夷,左倚九连,南面濮池,属形胜之地,是诸侯会盟的首选。
会盟有两种形式,一为申约之盟,二为歃血之盟,四国会盟无主次之分,只为申约,故为申约之盟。
按理,会盟尽可能由诸侯本人参予,此乃春秋之仪,但庸侯有足疾,难以出城,这十年都是遣公子前往,也被其余三国认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9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