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第1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1756


就听着简渠说着:“张岱在太祖时就取了进士,庆武十一年,太祖就曾派张岱连同着官员六人,作专使巡行各州郡,宣讲威德,推荐人才,弹劾奸佞。”
“张岱年纪最轻,乃刚刚二十出头,新科二甲进士,官品在六人中也是最低。结果却搞出了一件大事。”
这事其实也记录在了档里,但都简单带过。
文寻鹏认真听着简渠说,再低头对照档里的记录,神情不动。
就听简渠继续说:“……这张岱竟是将五人全部弹劾了一遍,说他们途中收了地方贿赂。”
“随员之官,竟然弹劾同僚和上级,实在是特立独行,诸臣闻之,多疾恶之。”
“五人谢罪上折,只是罚俸,而张岱半年后被人弹劾办错了事,被罢了官。”
简渠补充:“这是他第一次被罢官。”
野道人点点头,跟着说:“张岱有两次罢官,还入狱了一次,但脾气似乎至今未改。”
简渠叹了口气,似是佩服,又有些无奈:“确是如此,第二次罢官,是在又一年后太祖起复,不过不到一年,又一次赈灾中与同行官员发生了争执,未奉旨意,竟然开仓放粮……”
嘶!
在场几人都微微吸气,粮仓关系国家命脉,未奉旨意,竟然开仓放粮,这张岱胆子也未免太大了。
===第九百五十四章
张岱乃是国贼===
文寻鹏过去只听闻张岱有过罢官入狱,是铁骨铮铮的人,但具体是因什么罢官、因什么入狱,因张岱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其实也只是听闻过一耳朵,并不是很清楚。
此刻听了简渠的解释,都觉得此人在整个官员里,都算是特殊了。
这样的性情,若与一起去调查七大仓的事,恐怕要出大问题。
一瞬间,文寻鹏已经有所明悟,看向了苏子籍,见其神色淡淡,心中一凛:“主公怕已洞察此中关键。”
就听着简渠愁的也是此事,继续说:“因他未奉旨意开仓,直接就被押送回京,打入天牢,在天牢足足关了半年才被放了出来。”
“奇怪的是,虽连降三级,可没有重罚,太祖还说他为民请命,是个好官。”
甭管当年太祖到底是为了成就一段君臣佳话,还是为了别的原因,张岱入狱虽被关了半年,出来就有了不小名声。
但在入狱出来不久,太祖驾崩,张岱就又调去做地方官,结果又与同僚起了争执,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又被罢了官。
算起来,此人也的确经历挺丰富,两次罢官,一次入狱。
“这次罢官就很久,七年后才起复。”
“以后既无人相扶,也无人特别打压,就这样熬些资历,现在又是正五品御史官。”
不过,哪怕对此人可能成副使有些犯愁,简渠也要为其说一句公道话:“张岱虽在臣子中不算才干很高,人缘更差,毕竟这几次的事,在别人看来,都是因他多事。”
“可此人却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是真的一腔赤诚,半年天牢的日子,除了家人,别人都避之不及,听说日子也极难熬,可始终守住了正气。”
“罢官后一直没有被起复,七年中,也不曾主动攀附过任何权贵。”
“齐王、蜀王都曾私下招揽过,但都不曾动摇过,也正因此,虽有才干,却无人为其说情,直到皇帝想起才起复。”
“主公,此人可谓清正,或可收之以壮声威。”
这话一说,就听文寻鹏冷笑了一声,简渠不由诧异:“文先生,你何故发笑,难道我有说错?”
“简先生,我们一一辩驳。”
“首先是,你说此人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我就稍有异意,我看私档,发觉此人当了父母官,打起官司,却只有一个主张,就是,士与官讼,此人就偏士。”
“民与士讼,此人就偏民。”
“女与男讼,此人就偏女。”
“一句话,不问是非道理,谁弱就支持谁,如此偏颇,县中刁徒遂群起诬告讦,继乃扛抬,白占田庐,公行抢夺,纪纲伦理荡然无存。”
“张岱亦因之损誉,同僚和上官不得不告戒,一切当以法以理判之,此人不但不改,更是自许清正,凌蔑郡县,郡县忍不可忍,才上诉朝廷,将此人罢免!”
“此人,以清廉为名,故乖张暴戾,既不近人情,也不宏国法,实是一国贼也!”
“你说张岱乖张,我承认,暴戾国贼,实在过分。”简渠本若有所思,听了这评价实在刺心,不由涨红了脸。
“张岱之清,看似近诈,然而几次抄家,诚无余财,新官到任,旧友高升,年节来往,总来往些礼品礼金。”
“这些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朝廷也不会追究,然而张岱却把礼品一一退还,连亲友也不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1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