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邪(校对)第9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1/1119

  平时佛祖坐镇西天。即便强如道尊,想要只身去往西天破这重“死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佛祖不在,西天各部灵地都有大篆守护,那是佛家无数年头的经营。想要从外攻破难上加难。
  但现在佛和手下一众精锐高手都在战场不是么。西天空空。无大佛坐镇;那条传山妙路又是佛祖亲自打开的。西天中所有守护阵法都不会针对这条路……道尊杀入西天!
  这便是说,道尊可能早都料道佛祖会唤灵山,开妙路?
  不与佛祖争杀。而是借其漏隙遁入西天直击要害,道尊是个厉害人物啊。所以佛祖是佩服道尊。
  可道尊又怎么可能知道,真佛走后,假佛主持西天漫长岁月,最大的成就莫过抽法于“死穴”:那重“死穴”中存有真正佛祖的本真根慧,借这段真慧,衍出一道“弥勒无涂”法阵,凡敢靠近死穴之人必做诛杀。
  即便今日佛祖本人,若不带阵珠入阵也怕凶多吉少。
  严格来说,死穴仍在,戳破、则假佛必死。但原来本身不设防的“死穴”得假佛引法,自我保护了起来,没有人能够接近它。
  唤灵山,漏出妙路,道尊借机钻进这条路,以为佛祖会想不到么?假佛早都猜到了。所以佛祖佩服道尊、更佩服自己。
  西方极乐各部,未随佛祖出征的众尊者菩萨佛陀,早都领奉了佛祖法谕,避去西天四大部州,免得和道尊直接冲突无谓伤亡。
  弥勒无涂大阵凶猛,就算道尊强再强大、强大到他能够破去此阵,至少也得在阵中被困上几十年……何须几十年,只消盏茶功夫,佛祖就能杀灭邪庙,摧毁冥王天魔等所有人并夺下宝物。到时再回西天去,会同灵山、大阵,当能轻松杀灭道尊。
  道尊走得是一条死路,不止他自己要死,此间一切妖魔小丑都得死。
  ……
  借佛路,道尊提刀一步跨入西天核心,要害之地!
  四下阴森,天地沉黯,空荡荡的并无一人。曾经灵山所在,此刻只有深不见底的巨窟。时间紧迫,道尊不存丝毫犹豫,嘴巴一张吐出一道温养舌下三千年整的风火真篆。
  风为呼吸,火即心识,道之“风火”是为性命交合,这道真篆可替主人探险闯路。真篆凌空化作人形,身体晃晃向着巨窟纵下,道尊也不停留,紧随其后跃入深窟。
  才入窟,遽然惨叫传来,前方“风火真篆道人”身躯散碎,惨死。
  窟中有风,无形无迹无声无息,防无可防,但风起处无坚不摧无命能存,弥勒无涂第一杀,随风散去。
  道尊亲手做篆,温养许久的大好符撰,化形后,寻常仙家结队行阵全力打杀五百年都坏不了他的一片衣角,在这无影风中却连瞬息都活不了。
  风再起,起于道尊面前,风起时便是风杀时,杀于面!
  龙雀在手不动,另只空着的手急急一翻,道尊取出了一部书。
  ……
  灵宝出世之地。
  道尊不在,佛祖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谁还能看不出,今日恶战至此大局落定!邪庙一脉必败必亡。
  北方诸星君喜上眉梢,西北猛鬼目露狂喜。本以为会是一场生死大战,不料道尊根本没动手直接退走了。
  那还能再有什么悬念,这一仗简直不用打了!焉能不欢喜。而欢喜同时,他们再望向冥王等人的目光,从戒备变作了轻蔑,看死人才会用到的眼神。
  鬼主、星君不约而同心中闪念,这时候非得赶快表明一个态度不可:不争宝物,那件灵宝归奉佛祖。
  其实真要论一论本钱,无漏渊、星满天也没那么差劲。毕竟是一方雄主,坐拥大军无数,如果拼命的话,就算西天稳稳能够得胜,至少也得掉几块肉。可长远看,冥王已经开始对他们索命,东方道家死撑阎罗,鬼主星君想要以后继续过好日子就得与西天结盟;再看眼前……佛祖在此,门下诸般大佛陀在此,这时候再争宝贝?得多傻。
  不过还不等鬼主、星君开口。另个凶狠声音就抢先响起。
  “呔!佛身孽心的怪物!”邪庙之前、苏景身边。三尸之首雷动天尊抬手指点佛祖开声怒喝,虽然“双龙出海”之后疲惫不堪,但喝骂时依旧气量十足:“少要再逞凶作怪了,道尊已走……你还不快去追!”
  “咕”地一声。佛祖笑了。佛祖展颜。鬼主、星君都一起跟着欢笑起来。
  可是佛祖面上的慈悲笑容才刚刚散开。眼中陡然显现惊骇,手印一转就此消失不见!祭起归巢密法,佛祖急返西天去!
  一弹指间。佛祖消失不见;
  第二弹指,灵山奉召离去;
  第三弹指,战场中所有西天高人、佛家仙神领受佛祖法谕,祭起归巢心咒,急急返复西天去。
  不到一个呼吸,佛们走了个干净,此刻两位鬼主、四位星君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散去。
  “你别走,你别走,来与你家赤目真人大战三百回合!”
  “拈花神君在此岂容你撒野,小和尚休逃!”
  赤目、拈花不知佛门为何退兵,但就算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耽误他们对着佛祖离去的方向跳脚邀战,神气十足。
  ……
  元罗山,东天道宗七十二福地之一。
  三万三千里山连绵起伏,山中青青道家灵气氤氲缥缈,山间座座精巧道阁林立。
  每座道阁中都有道家弟子端坐,阁大小不同,弟子人数或多或少,但无一例外,所有道家弟子都以七星阵位凝身稳坐,背后的长剑早已解下,横置于双膝膝头。
  一座福地,七千七百二十一位弟子,除了一人外,余者皆闭目、一动不动。
  唯一睁着眼睛的道人在山巅长亭,元罗山掌界真人、乙末仙。
  乙末道长与另外六位持界真仙也结七星法位而坐,也将长剑横置膝头,与界内弟子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他们面前放了一只银盆。
  盆中有水,水中有龙。紫金色、比着泥鳅还小的龙。
  小小的龙,张牙舞爪着,在盆中游来游去,偶尔会张口吼叫一声。
  龙小,所以叫声也不大,但它每开口吼喝一声,天空中必有一道血色惊雷呼应。
  乙末真人睁着眼睛,他在看着银盆中的龙。整座元罗山,就只有他和六位师弟知道,盆中的龙还有一道烟霞影,影子不在银盆中、甚至不在东方,它的影子与龙雀刀在一起……
  玉琼彭山岛,洞天道宗三十六洞天之一。
  七十一万里岛屿辽阔,九万三千道家弟子于此修持,于此逍遥,于此淡看风云笑谈乾坤,但此刻无人笑,皆坐位七星,闭目凝神、屏息以待。
  掌界真人为女冠,看上去十四五岁的少女,秀美女冠潦潦仙。
  潦潦与六位师兄共守法位,秀目睁着,她的目光认真并专注,注视着身前的银盆,盆中有水,水中有龙……
  大音阁,东天道本坛五大阁之一。
  阁为化境,幅员只三百里方圆,但、天高三十扎、地厚三十扎。
  大音阁内一百四十八位仙家常驻。端坐七星依旧,膝头横剑依旧,一枚银盆盛水游龙依旧。不过大音阁的掌座真人不在,首列七星阵是阁内七位护剑真人围坐的。
  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本坛五大阁……整座东天道。
  东方安静肃穆,气象庄严且凝重,所有道家弟子都在等。
  这仙天从未太平过,可东方道家已经沉寂太久了,他们是仙庭中的隐者,不惹纷争不做倾轧,千秋万载地安宁、只求守护心中那一道逍遥灵光。
  但逍遥不再时,隐者入世。
  ……
  西天深处,灵山挪去后的深窟中,道家尊主周身禅光缭绕。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道佛两宗虽有共同之处。核心本义却是天壤之别,修道之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自己修成佛。
  道尊不是佛,但他身周禅光却至真至粹至慧,浩瀚且纯正的禅家气意庇佑其身。道尊手上捧着的是一部佛经。除了中土人间外,无边宇宙中仅存的两部佛家真经之一。
  护身禅家气意就从他手中真经而来。
  弥勒无涂大阵来自真佛本慧,真佛真慧识得真经真力,是以这座凶猛大阵中的一切杀劫都告收敛,没有一丝法术去攻击道尊。
  不过只是不攻击而已,弥勒无涂阵存有护界壁垒,壁垒不开、道尊想要深入地窟。还需得“开凿”。跟拆墙撞门差不多。
  弥勒无涂阵可怕之处在其杀不在其守。以元力硬生生砸碎护阵壁垒,对道尊来说不算什么大事,就是得耗一点时间,十息即可。可惜。没有时间。就连十息都不存。佛祖与“弥勒无涂大阵”有识慧相连。远在“幽蓝蔷薇州”前发觉自家大阵竟对道尊不闻不问,他立刻赶回!
  什么宝贝也不如自己的性命重要,佛祖心中惊诧着“怎可能、为何大阵不理妖道”。动咒回西天。
  道尊叹了口气,他能查知身后空间急急颤抖,知晓佛祖返回来了。
  只差十息,却遥不可及。不可及便不去及,道尊不存丝毫犹豫,提纵、转身、挥刀,龙雀劈斩半空!
  道尊选的地方当然不会错,所以佛祖返回西天的时候,眼前只有一把刀。
  简直分不清是长刀斩落,还是佛祖主动撞向刀锋。
  长刀鸣啸,金血泼溅。
  ……
  安悦世界,凡间乾坤。
  名唤安悦,其实此间一点也不安、一点也不悦,这世界没有过一座王朝能坚持三十年统治,烽火绵延诸侯崛起,打打打杀杀杀。
  比起中土天地,安悦世界有三重不同,一是此间人能生育,一胎三五孩儿,要是谁家媳妇一胎就生了一个,简直就是奇闻了;二是此间人贪长却短命,七岁即成年健壮,能活到三十五岁就是人瑞、罕见的老寿星,若非能生、速长,就以安悦天地的频繁打杀征战,这世界的人早都打绝了死光了;第三处与中土不同的,这座天地中的所有人就只有一重信仰:奉佛。
  不止寺庙,不止家中,这里每个人都会随身带着一尊小小佛像,随时拜奉随时敬礼。
  詹勾礼是安悦人,他是寿王的兵。三个月前寿王与燕王开战了,各驱大军摆开阵势,大战在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