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邪(校对)第7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1119

  山长不休,却静,全无想象中那般岩涌石崩的怪响,只有“沙沙”的细响,较真而言,这“沙沙细响”不能算是声音,因它根本不会响在耳内,即便是神佛修得听天耳,也捕捉不到这丝响动。
  细响来自气意变化,随着山势静静生长,四千里小域悄悄然从大天地中隔绝出来,只有心通于冥意感于虚才能察觉正在发生的变化。
  沙沙声不是用听的,要靠心识去感受。
  感受着这份变化,苏景心思沉静。
  静坐不久,苏景开始入定观想,继续做第十境的修行、带上他自己的小元神,只有他自己的小元神……
  在修家眼中,最最宝贵的东西永远只有一样:时间。
  可是在每个修家都必须要做的炼气、入思、观想明悟中,最最不值钱的东西也正是时间。凡人一梦,几个时辰晃晃而过不留一丝痕迹,修家修炼亦如梦,差别仅在“大小”不同,修炼事情,以月计、年计、甲子计。精深大修一场入定,不知凡人已经几次轮回,时间过得实在太快太快。
  转眼一甲子。
  六十年间,前后十七次“虚念入实”,加起来的话大小苏景已经吃掉了两大把“乌羽”,欢喜儿进境迅速,“小苏景”从婴孩变成了小小少年。
  元神成长之快远超苏景预计,其实这不奇怪,独独之我、悟彻逍遥、纵横剑劫两脉,都对他行功、养意有着极大帮助,对他元神境的修行助力非凡,若这样条件他的元神还炼不快,那才是真正见鬼了。
  再就是修元增长……暴涨,不是苏景自己修行来,三份力量:
  纯粹的阳火真力,莫名而生,自体内自行循转经络一周,最后落入气窍之内;
  凶悍犀利的天劫杀力,自冥冥游入身内,同样循转经络一周,最后注入劫脉,永驻其中;
  还有墨色元力,与苏景之前接触过、斗战过的墨沁极为相似,但内中少了那份惹人烦躁的“引诱”气意,只是单纯的黑色力量,就如水晶与真水之间的区别,前者晶莹剔透但因折射光线、在平添光彩的同时也变得浮躁浅薄,后者却永远安静平凡,平凡到洁净,又因洁净而厚重。沉甸甸的墨色力量,积攒于剑脉。
  三份“额外”力量,来自三个单独修行的小元神。苏景精进,他们添力;反过来也是一样,他们修行顺利,苏景一样增修,齐惠。
  修行之余,与身边不听聊聊说说,这是他在莫耶的唯一消遣,正说笑中,苏景忽然想起一件自己也没想到会想起的事情:我多大了?
  这问题来得莫名其妙,就那么一下子,突然间想起来,然后……就怎么也算不出自己究竟几岁了。
  大概的年岁是知道的,修行入道、至今一千七百年上下,可具体自己多少岁是无论如何也数不出来的。
  这倒不能怪苏景糊涂,幽冥修行、驭界修行、莫耶修行,能去的地方他都跑了个遍,即便各界时间不差分毫,如此颠沛流离也难免忽略细致时间。修行修到忘记自己多大了,这个事情让苏景觉得挺可笑。
  想了好半晌,最后还是放弃了,苏景对身边不听笑道:“回去中土再算吧。”
  忘了不要紧,他记得自己出生时的旧朝纪年,找个汉家史的明白人一算就知道。
  苏景计算年岁之日,东土汉家洪王朝景泰帝十一年。
  甲午年己巳月乙巳日,五月初六。
  大洪王朝一统东土、立国一千六百八十年整,史上少见的长盛之国,不衰皇朝。
  仲夏时节,京师地方早已炎热起来,满城百姓都换上了薄凉衣裳。而京都繁华,民生富足,长街短巷间处处风情,锦簇团团的笑语花盛放和比花儿更可人的柔美女子。
  今日有些小小阴天,但是阴却不窒,徐徐清风吹拂,难得的清凉。就在这份夏日清凉中,和尚入京了。
  很好看的和尚。双眉细长,眼角上翘,目光迷离,皮肤白皙。口唇殷红,和尚是男子,他的好看却是妩媚的,不比当年的尘霄生师兄更漂亮,但一定更妩媚。
  妩媚和尚有一点特殊之处,他头顶的香疤是黑色的。
  过城门,行长街,妩媚和尚一路来到皇宫门前。
  大洪朝律法森严,但皇族始终恪守祖皇帝的亲民之训,皇宫门外不设禁区,宫前大道百姓可随意穿行,只要不往皇宫里闯就没事了。妩媚和尚并未闯宫,但他就驻足在正宫门前大路中间,相距宫门三丈。
  站一会无妨,站得时间长了便有守门侍卫上前劝阻,措辞客套,说是宫中不时会有车辇进出,大路正中不宜久留,还请法师移步。
  妩媚和尚笑得眼儿弯弯:“马上就走,再站三息就好,一息……二息……三息……好了。”
  宫外和尚话音落时,宫内景泰皇帝正在批览奏折,一份折子正看到一半,忽然折上墨迹迅速浅淡,眨眼功夫,奏折变成了一张白纸。皇帝愣了愣,再翻看其他奏折,批过的、未览的,无一例外尽成空白。
  景泰帝是个开心帝,本性敦厚善良且上进乐观,乍逢怪事惊却不怕,也的确没什么可怕的,皇城有天宗高人驻守,来此装神弄鬼只有自讨苦吃,由此景泰帝还有心情提起笔,随便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妖”字。
  写字顺利,但写好的字,同样眨眼消失。
  而景泰帝再抬头看,御书房四壁悬挂的字画、古训,全都变成了空空白纸……
  宫门外,听着和尚数数的侍卫很是纳闷,不明白对方搞什么玄虚,不耐烦中正待赶人,忽听得一位路过书生“咦”了一声,书生目光惊诧,愣愣望向宫门。
  循着书生目光望去,侍卫大吃一惊:皇宫正门,高悬金匾上,竟变成了一片空白,匾上字迹消失不见。
  皇城金匾字迹消除,就连祖皇帝的落印也告消失,在其职司其责,那位侍卫只觉脑子里嗡嗡一阵怪响,金匾出事,他们这些看门人难辞其咎,但这种诡怪事,凡人哪能想到缘由。
  妩媚和尚依旧笑着,柔声安慰:“不必担心,不止这一处牌匾的,整座皇城都已无字,是仙法使然,不算你失职。”
  侍卫听了立刻拔刀,但不等他做出叱喝,身后宫内突兀振起一声断喝:“凡人退散,妖僧休走!”
  喝声落,弧光起!
  皇宫大内遭妖法挟持,镇守此处的天宗弟子立时察觉,追究灵元波动,守宫修家已确定和尚作祟。
  今时轮值、镇守凡间皇廷的天宗弟子来自涅罗坞,列位真传弟子次席,早已晋入元神境界,有本领也有年纪,是启巧、蜂侨的师兄,身承道统,道号清罗。
  清罗遁剑而来,人至则剑至,一击如雷。
  妩媚和尚不闪不避,笑颜中把嘴巴一张,做吸吮模样。遁剑急攻的清罗只觉莫名怪力涌来,以他元神大修之力竟全无反抗余地,连人带剑被和尚一口吞下!
  人、剑入口,和尚嘴巴一漱,喉结一滚,叮当碎响中扭曲长剑吐到了地上,人却被他直接吃进肚囊。
  下一刻,和尚肚皮微做震动,嘴巴再张,一副血淋淋地骸骨被他吐了出来。
  皮肉留下、精血吸干,骨头就算了。
  和尚觉得,吃人应该有吃人的规矩,要吐骨头的,否则岂不成了野狗土狼。
  他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和尚。
第九百六十一章
天下废,速归宗
  大惊失色!
  见到来自天宗的真传高人,居然连片刻相斗过程都不存就被妖僧直接吞吃夺命,往来百姓、门前侍卫谁能不惊。
  大惊过后即为大乱,顷刻宫前乱成一团。
  混乱之中和尚的笑声传来:“不要慌,今天我只吃姓白的。”
  白翼为大洪祖皇帝,皇族血脉皆为白姓人。和尚觉得吃吃喝喝这种事情是很讲究的,龙子龙孙才能勉强配得上自己的舌头,普通凡人他不屑去尝。
  笑言一句,和尚抬起头,望天、重复:“我只吃姓白的。”这一次言出而法随,一声声惊骇长呼自皇宫内院和京城各处传来。不止皇宫,而是整座京城之内,所有白姓之人都被一道黑光裹缠,向着和尚飞来。
  被擒者众,也不全是皇族子嗣,京城之内许多与皇家无关但也姓白之人皆遭连累。
  大口张,妖僧笑,但他才吃到第一个“白姓人”就猛一皱眉头,噗的一声将入口之人又吐了出去:“怎么一股铜臭味道,恁地难吃……想起来了,大洪朝有个修银子的祖皇帝,就是你吧。”
  白翼也在皇宫之内,自封五听行功入定,直到涅罗坞清罗出剑前他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待清罗叱咤后白翼惊醒,可还未等起身出来查看发生何事便遭怪力捆缚,第一个飞入妖僧口中。
  不知是不是“入口”以至缚身怪力散去,白翼被吐出时周身一松,得脱自由,当即长袖猛甩,弹指间玄功疯转。七宝七剑十一斗战重术,二十五道杀劫并起,暴风骤雨般向着妖僧打去。
  妩媚和尚屈指轻弹。
  凡人饭后出门,走到街上发现袖子上沾了一粒饭粒,轻轻一弹……全无两样的动作,全无两样的轻松,诸般杀劫尽破、白翼也中妖僧一指轻弹,身体直飞九霄。
  一指打发了白翼,妖僧再笑再张口,并未因白翼身上的铜臭味道影响胃口。
  一口吞去千百人,再一口吐出万根骨!
  打个饱嗝,抹去唇角残留的一点血迹,和尚舒口气:“无字宫,无主宫,还留着做什么。”
  轻挥袖,疾风起,诺大皇宫刹那夷为平地。
  不是飓风掀顶强风破壁,而是风过,重重大殿陡然齑粉,如烟散去再无一点痕迹。
  夺字、吃人、毁宫后,和尚笑弯了眼睛,转身离开。
  不止京都一城,六百里外晋阳城,东土北地太候城,西方铜川郡,南方洪洞郡……还有真页山城,凡洪朝皇族王爷封疆所在州府,皆有和尚入城来,夺字、杀白、灭府邸!
  短短盏茶功夫,大洪皇家白姓之人百人丧九九,皇廷血脉绝灭,一千六百八十年长盛皇朝被连根拔起。
  甲午年己巳月乙巳日,五月初六,大洪亡,天下废。
  京城中的吃人和尚消失笑着离开时,东土南方、伏川真人正带着刚收入门墙三个月的幼徒路过巫峡。
  巫峡山岭内有一门道宗,规模仅次于诸大天宗,是真正的修行大派。巫峡道宗在天元、弥天台封山不久后也告闭宗。
  修宗封山,不得入内也不得直接从头顶飞跨,伏川掌门带着弟子小小地绕了个圈子,从山侧飞过。
  巫峡道传承久远,内蕴深厚,算得道家盛地之一,伏川一边缓缓飞行,一边伸手指点,给身边幼徒解说山中风光。
  伏川真人是洞府散修,不存什么门宗背景,但此人修持非凡且交游广阔,与东土的道统门宗都有交情,更被天元山地剑真人引为知己。人以群分,看朋友是何等人物,也不难猜测伏川真人有怎样的本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