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邪(校对)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1119

  六两不是乌鸦,懒得和对方去争口舌,哈哈一笑:好,依你们,正斗。
  所谓正斗,换成人间青皮的说法就是:约架。
  订好地方订好时间,各邀帮手打上一场,生死天来定胜负靠拳头,谁也别站谁便宜,谁也别搞那些诡怪花样,光明正大的打。
  隐世的看不起入世的,不知哪里来的妖族,为夺六两产业,定下“正斗”。
  消息传出,妖精道立刻就炸了,天真大圣无鞋传人麾下大妖奴跟人约架,这还了得。就算不提苏景,这些年里大东家照看八方,倒有三成家财都散到了妖精门中,六两自己打架不成,但他要打架,有的是人来帮忙。
  黑风山点选精锐,与霍老大夫妇和诸多大祸斗兵出天斗山;南荒深处蜈蚣大妖阴老率地摄天追,会同三手蛮、烈烈儿、阿嫣小母这群剥皮妖怪浩浩荡荡赶赴中土,洪灵灵也戴着他的尖顶帽子加入其中;南环非至剥皮一国,齐凤与苏景的渊源深厚,仙帝尘霄生身边老臣点将,尽选精锐,由六目蝎子沙包大将带队前来助拳;
  妖精非只南荒一脉,西海还有一群和尚尼姑老僧沙弥,鳌家大德牵头,数不清的螃蟹章鱼上岸,海鲜怪物一路行云,下着雨就来了。
  离山光明顶一群火鸦后裔终于找到正事做了,助拳之前先担当联络妖官,一时之间乌鸦满天乱飞,呱呱大叫随处可闻。不知哪位鸦仙不辞劳苦,远赴北疆苦寒之地……连小相柳都被喊来了,少见的,小相柳兴高采烈,约架啊!
  裘大都督闭关,媳妇小金蟾说要去喊南荒边缘那位老蛤祖宗,她真去喊了,人家不来。
  这等大事自也少不了三位矮神尊,闻讯第二天他们就赶到了齐喜山,把自己的粗大铁链挥舞得忽忽风响。六两委婉相劝:妖门正斗,一般不约别族助拳。三尸不以为意:没事,我们看热闹的。一边说着手里的铁链子挥舞更急了,杀气腾腾。
  其实六两没想把事情闹得这么夸张,本来他只喊了靠己的那群朋友,再算上他逍逍遥遥阁中的护卫,为防不测他又请了天斗山霍老大夫妇和裘婆婆压阵,这样的阵势足够了,不承想妖精性情浮躁嘴巴滑溜,转眼风起云涌,天下妖精都来帮忙了,六两根本控制不住局面,齐喜山满山遍野处处精怪,大吃大喝大吵大闹……
  正斗当日,对方只有三百多人;齐喜山中升起的妖精云驾把整座江南都盖阴了天。
  那伙妖怪的本事不错,不过其中十几个骨干的本领比起烈烈儿还逊色一筹,首领大妖算是了得,堪比去驭界前的小相柳。而六两阵中,比着现在的相柳还要强些的大妖就有好几个。
  这一仗他们哪有胜算。
  听到这里苏景好笑同时,不自禁地摇头:“果然古怪得很。”
  反常即为妖,愣头青苏景见过的多了,他自己就是,可是能把头愣到这么青的还是头回听说。
  正斗不限人数,本来也存了比人脉的意思。不过裘婆婆实在可怜对方,她做主,齐喜山这边也派三百人下场,即便如此这一战也全无悬念。出世是为清静专心,入世却又何尝不是打磨历练,修行方法本无高下之分,只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出世妖族被入世精怪打了个落花流水,带队入战的小相柳念着他们能提出“正斗”未下狠手,不想伤它们的性命。
  不承想,这支妖族倔强且凶戾,眼见不敌个个发动“断妖身”,分明搏命,这一来就激起了相柳等人的凶气。精怪出身艰苦,心中杀气远胜凡人,相柳下了重手,杀光了事。
  隐世、蠢妖、不惜生死、抢夺隐者绝看不上的俗世产业……果然古怪得很。
  隐世妖族不做功课,大东家又怎么不查,查到了可是没用:这伙隐世妖族来自东方滨海一座小岛,世代不离岛屿,不知为何入世来,待到裘婆婆带人去做探查时,小岛早已妖去巢空。
  这件事发生在十年前,如今早已尘埃落定,齐喜山逍逍遥遥阁愈发兴旺,再没人来捣乱过。不过六两加了提防,动用重宝为自家妖阁请来三位供奉,据说这三头大妖的本领比起裘婆婆也毫不逊色。
  大东家求个踏实,真金请真佛。
  天元封山、妖门正斗两件怪事之下,中土世界就没什么新鲜事情了。
  另外,苏景在莫耶百年长驻,光明顶弟子妖精不成、无双城孙希佳都已如愿过关,进入幽冥历练,除了这些惹祸精,还有个老实孩子也跟着一起去捣乱:沈河亲传、慧眼鱼苗儿。
  幽冥传来消息,这个少年伙混得还不错,业已占住了一块地盘、有了个小小旗号。最近他们几个正商量着分家……几个孩子回报得明白,此去幽冥不是为了建功立业,只求劲风打磨,分家不是内讧,是为了更好的历练。
  算算年岁,无论妖精不成还是鱼苗希佳,早都不是小孩子了,少年仙少年道,去闯荡好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由得他们。
  差不多在“阳弓九箭”完成时候,扶苏最后一次过来莫耶,十年大旺,百年健硕两道反噬之期已过,运气正常恶疾痊愈,苏景的旧伤也就渐渐好起来,不再需要旁人照看。
  扶苏本有自己的功课和修行,最近百十年为了苏景耽搁不少,现在须得赶快补功课了。
  这次她走时,苏景特意送出了一段路,不是什么生离死别,迟早苏景也要回去中土的,是以沿途说笑、气氛轻松;受人百年关爱,可苏景并未道谢,离山宗下同门之谊,本也不是一个“谢”字能说得完的。
  送走扶苏,返回远处,右手刻刀在握,左手又拿起新的石头,最少须得四座山,他还差两座山。
  人空灵,刀空灵,刹那苍老与重返年轻交替往复,三十三刀落尽,这次苏景手上的一品山种被雕成了一把小小尖刀,解牛刀。
  懂事之后、入道之前,十几年里时时刻刻都在打磨的、因此落得“锵锵”绰号的那柄解牛刀。
  神剑屠晚曾附魂其中,这把刀算得苏景所有机缘的起始之处,心底有这把刀的潜识真念再正常不过了。雕刻小刀比着之前的桃大将军,阳弓九箭都简单多了,只三十三刀就让开出了它的真形。
  但区区三十三刀,耗去了苏景整整八十年光阴。
第九百二十二章
返璞归真,大逍遥问
  但区区三十三刀,耗去了苏景整整八十年光阴。
  苍老只在挥刀瞬间,重返年轻的昏厥稳定在两个月上下,但雕刻“解牛刀”前心入空灵人入净静的冥坐时间,比着以前大大延长。
  桃大将军和阳弓九箭时,净思入空灵用时无定,时快时慢,快的话一两个时辰,慢也不过月余光景,放在漫长雕刻中几可忽略不计,但第三座“刀山种”,每次入定苏景须得两年有余。
  以苏景现在的心基、思识,想要排空杂念进入无物无我之境,只需片刻光景,可以说:我一坐,即入定。不过忘我入定是一回事,真念自起灵犀显现又是另一回事。
  童年、少年中时刻不离身、常常做打磨的解牛刀上,藏了他对修行世界的一切向往,藏了他修不成仙就做个好捕快的今生志向,藏了“我愿为善,事无对错但人有善恶”的心根本愿,这把刀是他的开始,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宿命,由此,他追求此刀的空灵思慧,耗用时间远胜以前。
  不过三十三次空灵之斩过后,“解牛刀”真正成形时候,苏景有大收获。
  本念潜识良多,雕刻山种时人在忘我中,苏景没办法选择“动用”哪道潜识,只能“想起哪个是哪个”,升起哪道本念,他手上就会刻出什么样的山种,埋进土里假以时日将来就会长成什么样的龙脉大山。
  若本念中涌出了爷爷,师叔,苏记老铺,白马私塾也不奇怪,将来莫耶会多出一座爷爷山,一座老祖山,一座熟食铺子山和一座学堂山而已。
  可是正因苏景没办法去选,所以这次识海灵台中跃出“解牛刀”,就算是他的造化了。缘由简单且明了:磨刀为始,今日苏景跨入元神境界、修为深厚成就不凡,三阶十二景里他已攀到高处。
  人到高处,再追根溯源,是对心智神慧的无上打磨。所谓追根溯源,不是随便想一想就可以的,哪又算什么追、算什么溯。非得重返其境、重拾童心才可以,今日坐拥一切皆为云烟,层层消散而去,真就仿佛时光倒流,小师叔、阿骨王又重新做回小镇上那个日日磨刀不辍、眼中总藏倦意的少年郎。
  归于璞,返于真,身临其境,千年两端大小苏景于空灵之中渐渐重合,数那幼童心中志愿,看这大修今日所为,还能对的上么?我是我,可我是我幼年无知、单纯心眼中希望成为的那个我么?
  是或者不是本身无所谓的,关键在于那重明悟:本真何在,本心何往。
  因解牛刀而来的一场空灵观想,三十三刀,每一次挥落苏景脑中都炸响一道惊雷,仿如当头喝棒,锥其心震其神!不曾刻意去想,不曾刻意去要领悟什么,而思悟之事玄妙重重,灵犀穿跨了时间与空间轻柔牵引,思慧随之而动,一切都来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待到最后一刀落下、手中第三块一品山根开得真形时,苏景只觉得识海之中玄光迸放,诸般色彩自魂入身再浸透骨髓,惬意感觉如潮水疯长,顷刻将自己淹没。
  刀落人苍老,开一重领悟也不妨碍瞬间苍老带来的疲惫,和以前一样苏景昏厥过去;可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就在自己失去意识前那电光火石里,“答案”自脑中一闪,这场意外而起、幸运而来的思悟有了结果。
  再醒来时苏景真就觉得神清气爽,这是来自心慧的快乐,远非想通一个道理那么简单,所以他把夫人抛起来了,高高地。无以言喻的快活,一定要不听一起来庆祝的。
  抛起来,接住了;再抛起来,又接住了,如此三五次,喜不自胜的苏景,其实他也不明白自己怎么这么开心……怎么、就、那么高兴啊!
  请夫人入竹棚,元神境界大修唠唠叨叨,把自己雕刻解牛刀的经历、一次次雷霆喝棒、最后明智开悟,前因后果都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此时苏景的旧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以他现在的修为,没有那些运道、恶疾困扰,无需刻意动法风火双元就自然行运,为他化解伤淤修复身体。不再需要阳三郎为驾,苏景带上不听自行去种山。
  四山种其三,离别中土快二百年,以他自己的算计,想要达成所愿,后面总还得几百年时间,趁着心中欢快,不妨回中土去看一看。与西海、幽冥、驭界不同的,自己不是被困,莫耶来去自由,本也打算隔断时间就回去做个探望的。
  阳三郎留在莫耶继续修炼,苏景带上仍在沉睡的不听,入古时阵重返中土。
  古阵在西方沙漠深处,让苏景颇为意外的是离山居然在此设下一栈,有弟子轮流值守。莽莽沙漠,守望什么?还不是等小师叔回来。再就是一重安全考虑:万一谁跑来把阵法毁了,小师叔就只能在莫耶飞仙了。
  这让苏景才一步入中土心里就暖了。师叔祖心窝暖了,驻栈守阵的弟子自有大好处……
  纵云驾,穿西域入汉境,苏景直接回到离山。沈河仍在关内参悟剑歌,红长老也不离开红鹤峰,连门务都扔给了剑尖儿剑穗儿,她铁了心要修成剑弦。
  阳火道场喧闹非常,比翼双鸦常驻的地方能安静了就太奇怪了。妖精不成,鱼苗希佳都还在幽冥闯荡,“分家”之后实力大损,成就不值一提了,常可见其中一两个被别家鬼王打得四处乱逃,另外几个急急忙忙去救;救出来没多久,不知又是谁被追打,余者再去救。
  今天我救你明天你救我,已经变成他们的套路了,不过追追打打中他们的修行精进不俗,这群野孩子乐在其中。
  再就是樊翘,早在苏景闯荡幽冥时候他就破无量跨入元神境界,如今已经修得如意胎,晋入第十境欢喜儿了。他的修行总比苏景快上一截。
  樊翘修金乌阳火,却未能在冲煞前炼成剑刹天乌,注定成就有限……不过这个“有限”是跟苏景来比的,就算按部就班、中规中矩,金乌阳火也是巅顶正法,樊翘的“大修”之名绝非侥幸。
  无论灵元大潮是不是真如鱼苗所说的“回光返照”,至少劫数未降前天下修家皆得其惠,尤其离山这种聚气引灵的风水宝地,得到的好处远胜普通门宗。由此……好生兴旺的离山!
  境界修行的时间比着原来大大缩短,元基所得比着以往更深厚扎实,而环境中的“浓郁”对修家开悟也有着强大助力,就因灵元大潮的推动,离山宗内不少停滞于领悟境、不得不止步的弟子又告突破。
  修行路上,离山弟子高更猛进,欣欣向荣的八百里山。
  今日离山愈发兴旺,苏景心中就越是想念一个人:师兄贺余。
  若非贺余,莫说现在的离山,就是人间怕也当然无存。
  星天劫数是天下修家合力救下的,但泱泱修者之中救得最关键、最惨烈、最震撼人心的,非贺余莫属!巧得很,苏景刚刚想到师兄,冥冥中就传来了鬼差的鸣锣喝道之声,随即一蓬煞气阴风钻出地面。
  阴风散去,贺余显身,笑着对苏景点头:“长老传讯幽冥,我听说师弟从莫耶回来了,刚好手上没什么公事,就上来看看你。”
  如兄亦如师,贺余可是苏景十足真金的亲人,相见欢喜,单独寻了清静地方叙话,稍作迟疑后苏景把不听的伤势如实讲出,这才是他去往莫耶的真正原因。
  贺余是何等老练之人,不听昏睡可能醒不过来这等大事,师弟为何现在才提?稍作琢磨他就明白了苏景“不愿人提、不想人问”的心思,是以贺余只点点头,认真道:“笑语仙子的机遇远非你我现在能够想象,你放心,她会醒。依我看,将来她的成绩还会压你一头。”
  苏景笑了笑,转开话题说起自己在莫耶雕刻一品山之事,尤其第三座山,空灵之中返璞归真,“老少苏景”重合一境拷问本根的经历更是非说不可。做师弟的边说边笑,眉飞色舞,这场领悟的味道实在太过香甜了,一定要和师兄念叨个过瘾。
  贺余却听着听着神情就变了,原先的微笑变作了惊讶错愕,待苏景说的差不多了,贺余追问道:“那你最后可曾得了答案?”
  “得了答案!”苏景喜色盈盈:“不过……这答案有些晦涩。”
  “反正是闲聊,说来听听。”
  “本真何在,本心何往……我所悟,本真为先,永不变;本心在后,随境而迁。修行成长,成长修行……本真长存永驻却于我无助;本心幻变却时刻在。不妨这样想:本真求个无怨,本心求个无悔。修行路上,处处有怨处处无悔。苏景有怨不悔。”苏景稍作沉吟、措辞:“无悔却有怨,但有怨也不悔。便是如此了。”
  这番道理说得似是而非,想明白一个道理是一回事,想把它说清楚又是另一回事。说到底:领悟道理不是讲道理。
  小真一,真我唯一。随便哪个修家都知道第四境要领悟“真我唯一”。明摆着的道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领悟不了;贺余师兄破无量的天道是“气运”,天道就是气运,仍是摆在明面上的道理,又有几个人真能参悟?
  离山戒训中早有“无怨、无悔”的取舍之说,小师娘飞仙前留话也提到了“逍遥非圆满,逍遥亦有遗憾”类似说法。道理早就有了,关键是……谁能悟、怎么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