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邪(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1119

  其后漫长年头的太平盛世,修行的修行,享乐的享乐,驭人基业稳如磐石,虽然这世界不怎么样,可驭人的日子过得还不是错的。到得一位年号“隆逾”的驭皇帝临朝时,忽然一天,一头三尺杀猕入京都、入皇城、入金銮殿,就那么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谁敢拦他半步立刻会被他斩杀当堂。
  这还了得,一时间皇廷内高手尽起,结果转眼死了大半,三尸杀猕径自来到皇帝面前,低低说了一句话,又伸手向他亮出一物,皇帝面色骤变,可眉目间犹有不信之色,低低回了三尺杀猕一句。
  三尸杀猕哈哈一笑,拎了隆逾皇帝一飞冲天,去往京郊仙祖祠神庙,待其入内,原本神庙中人被统统扔了出来,随后禁法笼罩,外面的人再也入内不得,只剩三尺杀猕与皇帝。
  神庙演法、验明正身,三尺杀猕显出重重神奇法度,隆逾皇帝终于信了他的身份,急忙拜服在地:“孩儿有眼无珠,不识槊仙祖法驾金身,罪该万死!”
  槊。
  驭人仙祖数百,立位于神庙永享香火供奉,其中以太始祖为尊,太始大祖手中的法器便是一柄鬼牙噬月槊。
  小娃娃似的六耳杀猕即为法槊成精,得法身化人形。他是驭家神仙,也是宝物灵怪。
  三尸杀猕咧嘴笑道:“既先前不知,便恕你无罪,起身吧。”
  隆逾皇帝起身后又小心问道:“敢问槊仙祖何时归返人间的?朝中专设观天司衙,时时测查天地异动,却从不曾得见天穹有变、不知您老回来了啊!”
  三尸杀猕森然一笑:“回来?我可不是回来的,我是过来的……一万驭人入此间,其中就有我一个!”
  论及此事,可就更久远了,杀猕元始祖飞仙天外,将手中法器炼化成人,本意是想法器厉害了自己能够更凶猛,不料这头槊妖精天生反骨,转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背叛主人,免不了一场大战,槊妖深受重伤被主人四下追杀。
  槊妖也有几分心思,干脆选了个“灯下黑”,逃回到中土世界,那时第四圆还正繁茂,未到末日。
  果然,元始祖未曾寻到中土来,但槊妖精流年不利,疗伤之中总是不停的出岔子,不是炼丹到要紧时突遇天灾,就是行功至紧要关头忽逢凶物,一而再再而三的耽搁,一直耽误到圆末,身上伤势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更严重了些。
  末日将近,还留在中土是陪葬,但那个时候槊妖怪根本没力气再飞遁天外,只有等死的份,不料想古怪白光投射,正照中了他,把他送来了十一世界。
  槊妖勉强也算得驭人出身,不过他自恃为神,不理会凡间争斗也不管同族死活,脱离大队独走深山,想办法继续疗伤去了。不得不说,来了这世界后他的运气好转,疗伤事情变得顺利许多,身体渐渐痊愈、修为缓缓恢复。
  也是在他疗伤的时候,遇到了墨巨灵。
  槊妖是曾经遨游天外之人,见识广博,可也从未见过这等黑皮大家伙,而墨巨灵自称“天理”,身具莫大法力却又温文和善,对槊妖慷慨相助,当真是个心底柔善活神仙。
  有墨巨灵天理相助,槊妖伤势尽愈,他早都在凡间待烦了。他本凉薄之人,连主人都会背叛、又哪会去和恩公“天理”辞行,直接拔身欲重返天外去,哪承想,他使出全副手段、用尽全身力气也没办法离开此间半步……十一世界,游离宇宙之外,莫说他一个法器转生的小小妖仙,就是他的主人驭元世祖被困在此也只能望天兴叹。
  槊妖颓然而返,待他落回地面上时候,发现墨巨灵天理正在等他,天理微笑:“这处天地有大古怪,连飞仙劫都是必死之杀、吸血之劫,根本没有通往天外的道路。不过你莫灰心,我来得比你早得多,已经大概看出些门道,想要回去,我自己不成、你自己不成,但你我两人合力,多半还是有办法的。”
  其后少不得几番商谈,且另又达成了另一桩交易,槊妖去往皇城亮明白身份,当然,他逆叛驭元始祖的事情不会提及半字。
  隆逾皇帝前,驭界就有仙祖祠,不过规模普通数量也不多;而隆逾皇帝之后,世界四方大兴土木广建神祠、驭人僧侣四下传道。
  渐渐,天下皆信驭仙祖,神庙香火鼎盛。槊妖很少露面,他一头钻入“十一世界”的幽冥中去忙他的法术事情,但他点化了驭人的“杀钟”转活过来,为其主理阳间事务。
  算起来,隆逾皇帝是远古君王了,今日狩元皇帝是他千百辈后的子孙。
  每一任驭人皇帝登基,“槊上仙祖”都会露上一面,为他主理阳间事务的金钟妖僧也会变个身份变个模样,皇帝们只知道“上仙祖他老人家”在为驭人大业忙碌,可他具体在做什么无人敢问,即便“老人家”有吩咐,也都是金钟代传。
  也是因为“老人家”的缘故,仙祖祠的地位在驭王朝中越来越重,依着“老人家”的命令,每一代都有皇族弟子进入仙祖祠,按照金钟妖僧的指点修持阴冥法术,再到后来惊人消息传来:老人家掌握了阴司。
  神庙中世代培养的皇族弟子终于派上了用场,入身幽冥去,相助老人家主持阴冥事务。由此驭人真正掌控了这座世界,皇廷统领人间、神庙把持幽冥。也因于此,不少阴间的修持法门流传入阳世,此间修者多有修行。
  绝大多数驭人帝王,穷其一生也只见过“老人家”一面,个别几个运气好的,可能会多见上一两面,唯独到了狩元皇帝这一代,老人家频频露面,吩咐交办的事情也格外多起来……可惜,狩元皇帝只知“老人家”要办的大事到了紧要关头,可事情具体是什么,他了解得实在有限。
  浮玉山巅三尺杀猕童子随后侧头去望身边的墨巨灵天理:“有劳先生,为我家这些愚钝后辈讲解其中缘由。”
  天理笑容和蔼:“此为殊荣,不胜惶恐。好叫狩元皇帝得知,我本浩渺宇宙中一行者,行旅途中得见中土灵秀,心中着实喜欢,就落入凡尘来……那时候,那世界,还是古人的天下。这一住,就住到那圆末日。心中再有不舍也呆不下去了,本拟离世去,不料天空白光洒落,正中于我身,稀里糊涂就被送来此间。”
  “其后的漫长年头啊,坐于此间,看探此间,我随一万古人至,古人之后丁人到,丁人之后刽人来,刽人之后,老友槊和陛下的驭族也来了……看看这世界,探查来之人,算算时间差别,问问初到者来时状况……我渐渐有了个想法:除了土著番子,大家是老乡吧,都来自中土世界、不过一圆又一圆,新旧不相识啊。”
第八百二十七章
树中夺元,凶神养炼
  天理,古人繁盛时便已抵达中土世界的墨巨灵。
  或许他的法力算不得太强大,至少远远比不得瞑目王,但他的见识着实不凡,被困在十一世界中无数年头,他已渐渐看出了“门道”。
  “陛下当已知晓,此间世界不存飞仙劫,那劫数中掺了幻象迷惑视听,劫云真相是为:吸血劫!以修养世。”天理面上显出了一份悲哀,为这世界所有渡劫之人哀伤。
  皇帝点了点头,“老人家”曾将此事告知于先皇,此为神庙、皇廷中第一秘辛,每朝每代知晓此事的阳间人不会超过五个人。不可能有飞仙,但朝堂与神庙还要“反其道而行”,非但不能去阻止凡人修行,还要广散高人授业人间。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修行的人越多,有望活满五千年的人就越多,树上结下的果实越多,落地后对大树的滋养也就越多——这是“老人家”的吩咐,驭人皇帝莫敢不从。
  “其实,陛下只知其一。这怪不得槊先生,是我以为,事情尚未准备妥当,若前面解释得太详细,怕是会让万岁多添烦扰,这才请槊先生隐瞒下几处关键未讲。”天理自称草民,谦和有礼,但狩元皇帝再鲁钝也不会真就去说“你敢欺君”,连连摇头道:“仙长是为我驭人谋福,晚辈心中只有无尽感激。”
  天理转入正题:“这方世界与陛下故乡有秘法接连,有秘法封印存在,想要回去就得破封印。我与槊先生入幽冥、改轮回,都是为了行转一座法阵,广建神庙是为收敛香火,收敛香火是为滋养大阵……”
  说到这里的时候,狩元帝、浮玉王的眼睛已然精光闪烁!
  以前有关“老人家”图谋一件大事,只是些零碎消息,他们只能自己拼凑,隐隐觉得有可能会是“去新世界、新疆域”,尤其一个甲子前“老人家”传令命改年号为狩元,这让皇帝的猜测更清晰了些。可是说到底,也只还是猜测罢了,哪敢确定什么。
  而驭人之志,雄霸四方,这道“志气”是深种于骨血、与生俱来的。如今得前辈亲口确认,得知有一片“新天地”可供征服,那便是无尽诱惑。
  其实不止这方乾坤,另两个“十一世界”的驭人也是如此,无论他们回到中土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他们的实力是强大还是羸弱,至少在他们心中根本就不曾出现过“共存”两字。
  独占、称霸,为其本欲。
  何况,故乡是灵秀世界,是可以修行、飞仙、有望搏长生之地!即便在“老人家”眼中,狩元皇帝的修为也颇有些火候了,但耽搁在此全无希望,跨入中土才是机会所在。
  眼见两个驭人小辈目露异样色,天理笑了笑:“陛下不可轻敌,驭人已然来此多时了,中土的新一圆怕是早就开始行转了,新人的实力怎样?可否征伐顺利?这些事情不能不想的。”
  驭人皇帝闻言,眼中桀骜更甚。天理微笑摇头:“不瞒陛下,我在此间耽搁得太久了,看穿了些真相:真要以体脉和谐、心智灵慧而论,最早来的古人不如后来的丁人,丁人不如其后的刽人,刽人又比不得最后来的驭人。中土世界啊,一圆灵长更胜一圆。”
  三尺杀猕也冷冷插口:“且不论新圆如何,至少这里的驭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倒不怪驭人不勤奋修炼或者锻炼,而是这个世界如一潭死水,就算跳进来的是凶猛大鱼,也会渐渐衰弱下,一代更比一代羸弱。到得今日,十一世界的驭人虽然也是三眼六耳,可是比起他们称霸中土的先祖,至少在体魄上已经差了许多。
  天理不去理会驭人皇帝的自信,继续说道:“那许多年里,我与槊先生终于备好了第一座大阵,试了一下,果然如我与槊先生所愿,大阵行转开来,自乾坤中抽夺来滚滚大力!”
  浮玉王微一愣:“此阵不是为了打通封印而设?”
  “哪有那么简单啊,”天理呵呵地笑着,真正慈祥仙长听到弟子问了个可笑问题时的模样:“第一阵只是个基础,此间天地‘以果养树’,我们设下第一阵只为再从‘树中夺元’,这样一来,‘树’的寿命就会缩短许多,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想要打通封印,我们须得一道‘源源不绝之大力’。”
  “完成了第一阵,就要做第二件准备事情了:帮手。破封印的大阵只凭我和槊先生两人远远不够,须得凑齐另外两百三十位高人,与我俩共同施阵。”
  “这两百三十个人,倒不需槊先生那等仙佛修为,可是他们身上也得有些真力气的,且得是‘生死’修持。寻遍此世也找不来一个,唯一办法只有我们亲自来炼化,这是我和槊先生要做的第二件事:养炼凶神。”
  凶神很凶,但不是神,是尸。
  后人的尸体是不堪用的,三尺杀猕煞费苦心,寻得了三百一十具完整古尸——第一代,从中土进入“十一世界”那万名驭人中的、三百一十人的尸体。
  严格以论,这些尸体都还是中土人,且能坚持到“白光照耀”,生前皆有不错的修为在身。三尺杀猕将尸身带入幽冥,按照天理指点行以秘法、辅以魂魄灵光,先让其死而复生,做生炼;再打碎魂魄留完整尸身做死炼,如此往复,这些尸煞历经百死百生百轮生死祭炼,得以成形,凶悍无匹,且身具生气、有灵智,即便精深大修也不易看出他们是尸。
  “老人家”在地府将三百多位老祖宗炼化成“凶神”,这件事情狩元皇帝是了解的,但有两个地方他不知道:虽槊妖、天理都是真仙本领,凭他们自己的力量也炼不成这么多“凶神”,这就用到了第一阵“抽夺天地”而来的浩大力量;即便得了外力相助,可真正能炼化成的“凶神”,只有十七个。
  十七个凶神中,就有不久前被“老人家”派出来的那六个红顶跳尸。
  三百一十具古尸,炼化过程中损毁六十余头,十七个真正成功,余者都成色不足,不过他们皆为“生死修持”,天理考虑良久,觉得也勉强够用了,就开始着手准备最后的破封大阵。
  法术事情天理没有多说,刻画阵图、引第一阵“抽夺乾坤”而来的大力入阵基,天理、槊妖带着挑选出来最出色的两百三十“半凶神”入阵位,就在三千年之前。
  两界同路本为“可去不可回”,是以中土一段封印法术阵眼、即为“出口”的地方永在离山深处,不会移动。
  但驭界这边,即便倚仗法力强行破封,显现的出口也是“游移不定”的,事先根本无法预知出路会在哪里显现。
  不知出口在哪里,也就没办法做专门布防,“老人家”也只是给皇帝传来个消息,说最近“天或异动、着兵马戒备不可松懈”。
  果然,当阵力行运开来,两界封印被攻破。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一是破封大阵中行转的力量太过洪浩,竟然引动“阵僵”。
  所谓阵僵,说穿了就是阵法的负效,法术对阵中人反噬,后果不算眼严重,不过阵中人会有短则十三天、长则六个月的僵硬,一动也不能动了。
  等他们能动了,被破开的“洞子”早都被对面封住了。
  徒劳无功,但也绝非一无所获,至少,天理与槊妖笃定了对面“新一圆”已然开始行转了,且对方手段了得,短短功夫里不但斩杀了冲过去的驭人精兵,还从容补好封印。
  更要紧的是,一次破封又让见识卓绝的天理对“两界勾连”多了一重理解、关键地方!
  皇帝眉头皱起:“破封法阵会有‘阵僵’副效,入口位置又无以断定、不能提前调运重兵守住口子。如此说来,我们这边打通一次,他们那边就能从容封堵一次?这可如何是好。”
  “启禀陛下,且不论那边还会不会继续封堵,至少我们这一边……再动破封阵法,就不会是阵僵那么简单了,下一次阵僵会升转成阵灭,破封法术再不可妄动。不过陛下无需烦恼,若草民未猜错的话,还有另外一个法子能够毁去封印。”
  皇帝眼睛一亮:“什么办法?”
  “毁了这座世界。”天理的笑容永远那么温和,漆黑深邃的眼睛望向驭人皇帝。
  免不了的,皇帝大吃一惊:“毁了此间?”
  “不错,此间毁灭,封印自消。但这其中会有一个时间错差,封印会立刻消除、世界却不会马上崩碎,以我算计,至少会有几天功夫够我们去往那边的。”这便是墨巨灵的本领了,若瞑目王在场,怕也会笑一声:好黑炭,有你的!
  于离山弟子、苏景一行来说,无论如何也要阻断路途,不容六耳杀猕再返人间,承天护道正道弟子义不容辞;可是于天理、槊妖而言,为能回去又何惜一切代价!
  论决心,同样坚定。
  但是论心血,十一世界中的两头巨孽付出要远胜天宗:对这世界、封印的仔细琢磨、殚精竭虑;为法术成败无数次的打磨阵法,甚至几经凶险……准备、图谋、辛苦付出,跨越了何其漫长的时间。
  说到底,修行之事,永远离不开“坚韧”二字。
  也就是因为这两个字,无论正邪、无论仙凡、无论种族,修行之人总有道不尽的可歌可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