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邪(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1119

  尤朗峥摇了摇头,浅寻把他往地面一放,再没半字废话,剑光闪烁之中,小师娘扶摇九霄转眼消失不见。尤大判传出判官令鉴,不久之后就有附近阴阳司的判官赶来接应,护送大人返回封天都。
  阳间天地浩劫当头,但这与阴间无涉,幽冥世界仍是老样子,各方鬼王彼此攻伐交战不断,西方黑暗笼罩、暂时还算安稳。
  外间安稳,化境中也一切妥当,据七寸褫之言,十六的修炼和大圣的将养顺利得很,旁人无需担心什么、只安心等待就好。
  先送出两人后七寸褫告辞离开,回去继续闭关疗伤。三个矮子排成一排躺在自己的棺材上,眼睛犹自望着小师娘和尤大判离开方向,拈花不知哪里来的愁怀,忽然叹了口气:“几年前,师父他老人家应该也是这般离开褫衍海的……咱们晚来了一步,未能见到师尊,唉!”
  赤目翻着眼睛,思索入神:“你们说,师父他老人家,算是已死、还是活人?”
  这等深奥问题,只有雷动才能回答,天尊先是深沉一叹,这才缓缓开口:“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赤目、拈花齐声赞叹:“天尊箴言,妙不可言!”这话说得着实有几分意境,就连戚东来、顾小君听了也微一扬眉。而雷动天尊要说的话还没完,稍加思索、又先把前一句重复一遍,以便接上后语:“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说请客吃饭,就一直没请!”说话间翻身跳起来:“苏锵锵,打墨巨灵的时候你说要请客来着!”
第六百一十三章
动阵
  苏景失笑:“请客也得等出去之后吧?”
  “少要装傻,不听从阳间寻夫而来时给你带了无数珍馐美味,都在你挎囊里装着了,莫道本座不晓得!需知天道恢恢疏而不漏、除非人不知否则己莫为!”雷动天尊声音响亮。
  老二老三赶忙从一旁提醒着:“老大,最后一句说错了。”
  雷动天尊一沾到吃喝事情总难免语无伦次,妖雾从旁边学舌:“除非人不知,否则己莫为!端的好话。”永远侍奉夫君左右的风骨娘子半掩袖咯咯轻笑。
  当初不听下幽冥是有备而来,确是给苏景带来不少好吃的,但其中九成九早都被三尸分着吃掉,如今苏景囊中就只剩下两包松糖和几盒精致糕点,耳听得三尸吵闹不休,苏景把最后一点存箱也拿了出来,雷动嘴里嗑上了松糖,才告罢休。
  热闹一阵,褫衍海重归安宁,苏景静心于祭炼、修行。
  不知不觉里又是半年过去,入定中的苏景忽又面露笑容,那神情和他上次“炖肉飘香”时一模一样。不过这一次没有了香气,而是在他身周显出一副海市蜃楼般的幻景:惨白地面、血红天空,黑色的星、月、日同悬于天空,一位面色威严的黑袍老者端坐于苏景对面,不远处,吸吸呼呼的怪响不断,有个腌臜老道在吃面;遥远处,一声声长啸直冲苍穹,那里有个少女在雕刻巨山……
  体内小乾坤初成,会有气机泄露外间,上次的炖肉香气来自白马镇苏记熟食铺子。这次的景色则是青灯境的模样:苏景踏入修行世界的第一步,苏景经历“新鲜世界”时所见的第一景!
  又要突破了?众人兴致昂昂,不约而同望向苏景,个个目不转睛。但是过不多久幻境消散后,境界圆满征兆不见、破境洗炼也没来,苏景仍在入定、修行之中。
  等了半晌,又是一场“空欢喜”。三尸嘟嘟囔囔,就此散去了。
  苏景身边“人丁稀薄”之际,离山界外来了一群陌生人,对守护山门的弟子递上名帖,全是些不知名、也不入流的散修,说是收到沈真人的法音召唤,特意赶来离山相助。守山弟子仔细打量过这些散修,心中很有些纳闷,其他各宗各派、水行修家早在半年前就纷纷赶到了。
  要知道离山创下的大阵,只要修为达到五境或五灵阶的修家、妖孽即刻入阵。但阵法行转、法术配合总得需要一段时间磨合。不是来了之后往阵中一坐就能添力发威的,这些散修既然想出力就应该早些来,在沈真人传音半年后才到,不嫌太晚了么?
  正暗生怀疑时,忽有红长老密语传入耳,着守护山门的弟子“作势查一查就好,到底要放他们进山”。
  长老怎么说,弟子就怎么办,大概讯问几句便放人进山,而这些散修在踏入离山之后,很快便不见了踪迹……沈真人亲自施法,将他们悄然迎上九鳞星峰。
  星峰上,红长老在笑、樊长老在笑、就连一贯板正严肃的龚长老也在笑,眼中的陌生人,画皮下掩藏的剑意却再熟悉不过了。
  剑如玉,形化天瀑,玉色川汤之剑的主人,姓秦。
  剑如铃,铃动天地,铃铛剑的主人,姓岑。
  剑藏天虎魄,虎啸渚悬峰,天虎剑的主人,姓雷。
  一剑一山河、七剑画乾坤,剑无名但剑法冠绝离山之人,姓虞。
  已经“死掉”的人,今日“回魂”于本宗!除了任夺,其他人都告回归,天下、人间、门宗,无论哪一重理由,都足够他们返回了。
  师兄弟之间还不及说上几句话,突然一个干巴巴的声音传入星峰:“无双城姚九溪求见沈河真人。”
  “任夺入魔,各宗排遣心腹弟子追随相助”之事,姚九溪早就知晓,当初无双城主戚弘丁就是这一伙人救出来的,此刻九鳞峰上的“陌生人”无需对他隐瞒,沈真人将星峰禁制开敞一线,请姚九溪入内。
  修行门宗里,两类人最多,一是性情外放、八面玲珑之辈;另则是深沉内敛、不善言辞、几十年未必说得了三句话之人,姚九溪便是后者,为人木讷也不会说太多客气话,直言道:“我修行法度唤作‘一水亭’,行属以论算得水行弟子,该如何入离山的‘共水’大阵,请沈真人派弟子指点。”
  晚来了半年,因他要行法相助城主戚弘丁疗伤,无双城主一直在湖底闭关,根本不知道外间的情形,姚九溪也未讲与他知,但这一段行功相助告一段落后,姚九溪离开了仙鳅宫。
  天下重还是城主重?朽木般的老汉根本不会升起权衡比较的念头,可他正道天宗无双城门下、玄衣姚九溪,天宗有难时,他自有担当。
  ……
  “大人,西方情形有变。”封天都一品殿中,三品判官花青花肃立于尤朗峥面前,呈禀这千万里阴阳司最最重视的那桩公务:“黑暗突止扩张之象,开始急剧收缩,看上去,颇有结形化相的模样,且其内有魂歌响亮,饱蕴杀伐气意。”
  尤朗峥点了点头:“阳三郎仍没有消息么?”
  “天狼传讯回来,阳三郎还在闭关,不过近日里她闭关之处气象华美,想来就快出关了。”花青花应道。
  尤朗峥又问:“西仙亭的殷殷鼓与和天旗两阵布置如何了?”
  “基本妥当,朱、黄两位大人正做最后布置,至多半月光景大阵便可行运开来。”
  尤朗峥再次头:“先让天狼集结部署、去往西仙亭驻扎,备战吧。你再传一道灵讯候于阳三郎闭关之处前,着她出关即刻来封天都相见。另,传令所有四品之上官员,是时候吞那丹丸了。”说完,尤朗峥又转头望向十花大判:“我仍需疗伤,最近这段时日你多费心,若阳三郎前来、或西方动兵,请大人马上唤我出关。”
  “放心,好好休养。”十花判微微一笑。
  花青花躬身告退,可他退到门口时又站住了身形,尤朗峥见状问道:“还有何事?”
  “有一件事,属下本不该问,”花青花稍作迟疑,还是说出了心中所想:“阳间浩劫将至……”
  不等说完尤朗峥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缓缓摇头:“一来,阳间浩劫为天灾,阴阳司铁律高悬,这等事情我们不得插手;二来……青花,你以为,凭我们现在,还有多余力气去管阳间么?”
  星月判言罢,十花判沉声开口,对花青花道:“若幽冥安稳,就算阳间这一圆断灭,将来还会再有新圆行起;若幽冥崩塌,这世界就真正灰飞烟灭了。”
  花青花暗叹了一声,不再多言就此告退。
  ……
  褫衍海中,转眼又是四个月过去,褫家弟子那边传来消息,两天之后大家长和族中长老出关,届时会施法送所有人离开,三尸闻讯精神大振,这种清静地方他们早都待得腻烦透了,恨不得马上就能离开。
  三个矮子在化境兴奋快活,却不知就在今日,中土阳间,那座锦绣世界与万万生灵的存亡,只在一线之间!
  离山掌门端坐九鳞星峰,正昂首望天,离山诸位长老与真传弟子尽数肃立于身前,扶乩仙子与光明顶樊翘都在。
  沈河在看太阳,第二颗太阳……大概一个月前,大修动用慧眼观察天际,就能发现一颗不在星谱中的天星显于苍穹。随后一段时间里,这枚天星变得越来越大,不止修家能见、凡人也清晰可辨;这枚天星变得越来越明亮,不止夜晚能见,白天也发现其所在,直至今日,它已变得和太阳一般明亮、夺目。
  天上多出了一枚“太阳”。
  旧一枚繁华世界,新一枚杀灭乾坤!
  掌门人身边摆放着一只小小沙漏,如今上瓶几乎见底。又望了片刻,沈真人收回目光,对身前同门道:“时辰到了。”
  陨星尚未撞入世界,但等它撞进来再打就已晚了,即便能将其打碎,法术与陨星相撞轰起的巨力照也会重创乾坤。可是狙击天星的法术,须得直直打到天上、天外去,如果相距太远,阵法打出的威力会被大大削减。
  这便需要一个“平衡”了,既要保证对冲距离不会对乾坤有太大影响,又要尽量发挥阵法威力,天宗高人曾做仔细计算,此刻,就是动阵的最好时机了。
  天地生死,就在今日一搏,将要迎抗灭世天劫之际,沈河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站起身来,开口:“能与诸君并肩联手于此战,离山、沈河何其有幸;能与天地同生共死与今朝,离山、沈河何其有幸。感激于心,不敢言谢,明日此时、沈河愿与诸君把酒离山,沈河愿与诸君掀翻黄泉。”声音并不如何响亮却随风四散,所有来离山赴阵之人皆可闻。
  随即沈河的天音法术一变,别宗人物再听不到,但所有离山弟子,无论真传或记名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能与你同修共长于此山中,沈河何其有幸,不必等那劫数落下,沈河便已无憾。”言罢沈河对身前一众门中精锐、抱掌、躬身、深深一礼。
  跟着不等众人还礼,真人便已一飞冲天,高悬于苍穹,九鳞星峰上一众离山精锐也就此散开,各有去处各有阵法主持,沈河于天,挥手打出一面令旗,舌绽春雷:“共水,动阵!”
第六百一十四章
共水三变,螳螂两只
  集结天下水修精锐,蓄势多时的共水大阵于此刻发动。
  阵分阴阳门,阴藏于西阳振于东,双门下各藏八对天地眼,每一对天地眼之间置六十四枚气运井,一井四周再行布一百二十八枚锁灵穴……两门,十六双眼,五百井八千穴,近万关窍以柔水勾连,终成这一道中土万年内最宏大的水行之阵。
  阵无名,“共”以称之,“共”以驭之!
  九霄天空,随沈河抛出的启阵令旗飘舞落下,直到相距离山最高主峰七百丈时,令旗陡然止住沉落之势,威风卷过灵旗烈烈,旗上七字俊秀飘逸:共水无尽天如是。
  旗止时候,阴阳双门正位强光乍起,那两道青色光芒如电亦如剑,凝聚不散且炽烈夺目,直插云霄。
  “门”动则“眼”开,三十二只天地眼玄光流转、黑白分明的光华,簇拥着青光共赴天穹;“眼”开而“井”通,“井”通则穴震,从天空鸟瞰,一枚阵窍便是一道璀璨光芒,一道接一道的奇光陆续绽放、激射于天,穷尽万年难得一见的瑰丽景色。
  阵窍尽开玄光叠叠,片刻后,一滴水出现。
  就一滴水,可离山界内催运大阵的无数修家,无一例外都感觉一股浩瀚潮意扑面而至,仿佛置身于怒海潮头。一滴水,荡起的却是一片海的味道、一片海的气意!
  至纯水灵元结形,灵水珠。
  一滴之后、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晶莹纯透、浑圆到无可挑剔的水珠儿,凭空自跃出,不垂落、不流转,静静地悬浮着。
  旧阳行转不变,昼起夜伏东升西落。新阳的方向却从未改变过,它凌空、正中天!时值正午,天穹中心两枚骄阳并列,让世界远胜往昔明亮;共水大阵行布于离山,离山八百里,八百里水色弥漫,让这人间第一修宗远胜往昔清澈。但,明浩天空与朗朗山水相映时,弥漫起的反倒是无边阴冷、几致凄厉的阴冷。
  空气中冒出的灵水珠儿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不久之后,珠儿间的缝隙已经变得狭小异常,但阵力升腾不休,新的水灵珠仍不断涌出……珠珠相挤、相合、相融。一两滴、三五滴、九十滴,自指肚大小变成娃娃巴掌形若的水团儿,一团团灵水再拥挤、相融,直到……一盏茶光景,灵水结幕,平铺八百里离山!
  大阵关窍中涌动的玄光,尽数被水幕收拢了去。突然里,就那么毫无征兆的,离山消失不见。
  山不见了,水不见了。八百里地方,变成了蔚蓝色、深远浩渺、有两枚骄阳凌空的天!
  山还在,水还在,但灵水之幕吸敛大阵玄光后彻底平静下来,变作这世上最透亮最清晰也最最广阔的镜,掩没了山形、倒映了天。
  共水大阵行转第一变:共水无尽,天如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