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邪(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1119

  “不能算作传,是转赠吧,你心中当感念及蝎子前辈。”苏景笑了笑,实话实说:“我的宝物多,不差这一幢宝幡,你就不同了。”
  说完,苏景又把神念一转,左手边呼啦啦的大响传来,宝气冲腾器光缭绕,存放于黑石洞天的宝物尽数取出;右侧则人影幢幢,大圣玦内妖蛮都被唤请出来。
  苏景一指自己的宝山,对妖蛮笑道:“大家再一人挑选一件吧。”
  这些宝贝都得自大圣识海,当初和苏景一起的入擂妖蛮已经拿过一次,但这几十年下来,大家算是同生共死的交谊,苏景手上有好东西,又怎么会亏待了同伴。
  当年一百二十五位妖蛮入溺春大祭,其中五十三人拜入大圣玦,到现在也只剩下三十余人了。
  妖蛮大喜,哪还会假惺惺的客气。苏景亲手从“宝山”中选出两柄剑,施法抹掉内中禁制、但保留好剑本身威力,将其赠与三手托付来的两个孩儿:“今日起,我正式教你们练剑。”
  三手蛮子都没给孩儿起名字,就叫“小三”“小四”,不过两个娃娃可比他们的爹机灵多了,听说要正式开始学剑,立刻跪倒在地喊师父。
  阿嫣小母眉头微皱:“三手说是让小娃拜师,但他也没留下个拜师礼!”说到这里,美目一转,妖精大方得很:“我跟三手也算有交情,就当是孩儿家的长辈,赠山溪乌一份拜师礼吧……我就是,山溪乌,收了吧。”
  她直接把自己当成礼物送,群妖起哄苏景失笑。
  妖精的玩笑话自是不必放在心上,不过由阿嫣小母、老石头、烈烈儿等人操持着,给小三小四补了个拜师之礼,简单却热闹。
  两个小蛮子恭恭敬敬,管苏景叫师父,对三尸则称“大师父、二师父、三师父”,赤目和拈花都乐呵呵的,唯独雷动有些犹豫:“这‘大师父’,听上去好像炒菜的厨子。”
  拈花劝他:“反正你也会炒菜,就大师父吧,挺好。”
  赤目则给两个小蛮子数道:“参莲子是你们的大师兄,天斗山还有一百头小祸斗,是你们二到一百零一师兄,你俩一个百二、一个百三。”
  不料苏景却笑而摇头:“少算了一个。”说话间,他又重新望回樊翘:“三十六年之间,从第五境冲煞直入第八境‘破无量’,应该够资格成为离山真传了。”
  樊翘闻言,免不了又是一惊。
  惊,且喜。
  他能有今日进境,全赖苏景所赐。不过七大天宗也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修破宝瓶境,即可擢升为真传弟子。
  这规矩不难解,破宝瓶就意味着大有机会修成元神,而元神境界的修家,即便强若天宗也会视之为“重器”,会多加重视。
  苏景就从未把自己当成过“离山弃徒”,自然也把座前侍剑童子看作离山门人,如今樊翘完成第七境修行,且这一趟南荒行走,苏景把樊翘的本心本性看得清清楚楚。
  而对樊翘来说,能作真传弟子绝非简单的身份转变,重要的是,从此他便能修习真正的金乌正法。
  果然,苏景继续道:“真传弟子的身份,总还要回到离山,按着九祖定下的规矩走个仪式。暂时你还是侍剑童子,待妖国事了回离山后,请掌门人和诸位长老主持,那时你便是真正的离山真传了。不过今天开始,我先传你金乌正法。”
  一旁的拈花听得直皱眉,低声问雷动:“苏锵锵自己说得热闹,离山之人根本都不认他,回去就得被乱棍打出来……”
  不等问完,雷动就摇头解释:“只要拿下洪吉,便挫败了剥皮妖国侵吞中土的图谋,这是守护中土的大义所在,夺了这道功勋,以前有什么过错也全都抵还了,苏景再回山,照样还是作威作福的小师叔。”
  两人交谈声音不大,但苏景照样听了个一清二楚,转回头、伸手一指自己的“宝山”:“这些宝贝,回到天斗山后咱们自家人分一分,剩下的我打算带回离山赠与晚辈。”
  雷动天尊眨了眨眼睛,改口:“那就不止是作威作福小师叔,而是人人敬仰饱受爱戴小师叔!”
  苏景高兴,赤目勃然大怒……
  如此热闹了一阵,众人都返回洞天,苏景另分出了两段心神,一个去大圣玦授剑,一个去黑石洞天传法,他自己则将记载金乌万象的帛绢取到手上。
  有关第五境破煞的修行,三位前辈的注言显现。
  第一人冲煞时,还未曾炼化“剑刹天乌”,是以只破气海,中规中矩的修行过去了,甚至他都不晓得金乌正法在第五境中暗藏了一变;
  第二位前辈,即天乌剑狱的主人,在冲煞之前就开始修炼剑狱,由此气海、识海、心窍全开,留言道:修行一甲子,自忖准备充足,岂料冲煞开三窍,大惊失色,凶险无匹,侥幸侥幸,喜不自胜。
  再看师父留言,则简单无比,只有四个字:吓一跳吧?
  苏景笑了,修行了这么久,根性不会变,但也不可能总如少年时那般跳脱浮躁,伸手上去,在帛绢注言:嗯,吓了一跳。
  这不是给后辈的留言,而是相隔千年,师徒两人的你问、我答。
  小心收好帛绢,元吉天都火翼展开,苏景一飞冲天,自精修三十余载的岩腹深处重返天地!
  全不理会洞府外的“空空法阵”,苏景飞临高空,心识远远散开,动念急急召唤……几个时辰之后,苏景脸上喜色绽放,身形猛动向着前方飞去。
  不久,前方剑鸣清冽,先是北冥、继而丑剑,凌空飞渡重归苏景手中!
  名剑有灵,即便被主人遗落,也不容别人捡去,就算阴老、洪吉这等大妖也碰触不得。两柄神剑,数十年中斜插于被遗落之地,静静等候苏景召唤。
  今日苏景回归,神剑冲天起、赶来相见!
  心中当真升起“老友重逢”般的快乐,苏景的笑容就挂在脸上,一如既往的生动、清透。
  收回两剑后,苏景身形一转,重新返回冲煞之地。
  按照手札记述,蝎子的护山法阵还有十余年才会收敛威力,但那是“以往而言”,如今地煞消失、老蝎残念完全消散,谁也不敢说外面的阵法还能维持原样,运足整整五十年。
  所以苏景不走,至多不就还剩十四年么,他等得起。
  洪吉不肯与苏景罢休,苏景又何尝不盼着和他有个彻底了断!
  这段时间当然不会无聊闲坐,翻看帛绢,寻找适合自己现在修为的新法术来修炼。
  三年之后,天乌剑狱的祭炼终于达到了苏景所想——不是可以结束祭炼,正相反的,真正炼化现在才刚开始,九九剑羽散入黑狱,苏景要将两剑合一、两域并统!
  一晃又是十一年过去,千目蝎子的护山阵法不受洞府状况的影响,不过苏景的诸般修行忙忙碌碌,倒也不觉寂寞。
  这一天,苏景起身,对三尸笑道:“时候差不多了!”言罢,步步登空、出巢!
  ……
  “十年!”
  雷霆般的怒吼,自洪吉口中炸起,震得他自己耳鼓嗡嗡。空空世界、不见一人,再如何响亮的叱喝,也只能喊给自己听。
  这笔账实在太好算了,命外一甲子只剩十年,朕已经在这见鬼的法术中被困了五十年!
  洪吉绝望了,不觉得自己还有命离开。原本努力沉静下来的心思,随着性命一天天的虚度,又复躁动起来。
  无以抑制的躁动:不甘、烦闷,还有深深愤怒、不死不休的狂怒!
  连先祖都敢夺舍的毒蛇,又岂会拜天信命?可十年前,洪吉真的向天祷告,只要能让他亲手杀掉强仇,宁愿以命还愿……老天爷不理他。
  如今性命也只剩下最后十年,洪吉改了自己的愿言:只求一个诛杀强敌的机会,只求一个机会!
  只要有这个机会,虽死无憾……又过不久,正狂躁的洪吉忽觉得身周一清,眼前“空空”于毫无征兆中猛然散去,头上有天、脚下有山、身边有手下有同伴,还有、眼前有仇敌,做梦都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的大仇!
  棕褐色土地上,苏景悬浮,双脚离地三尺,笑得清透、目光明亮,正望着他们。
  三尸各自站于小棺材,跟在本尊身后,不过他们未拔剑,而是每人都在手中攥了块石头……雷动目光空洞、赤目垂暮默然、拈花笑容淡漠,攥着石头的三尸依旧一副宗师气度。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真敢砸
  “小妖……好!”见到大仇,洪吉竟不知该如何喝骂,除了那一声“好”,再没别的什么字能宣泄心中憋闷。
  大喝声中,洪吉便欲动法,又哪还有什么废话可讲!
  “我扔了啊!”就在洪吉喊喝的同时,三尸齐齐举起手中的石头,宗师气度崩散无形,摆出的是泼皮无赖要飞砖头的架势。
  不过三尸举石之势力不冲着强敌,而是对准脚下的棕褐土地。
  “不可!”阴老急声怪叫,制止蛇妖皇帝。其实又哪用阴老提醒,被“空空如也”困了五十年,有什么事情也都想明白了,皇帝再清楚不过,那片棕褐土地万万动不得!
  一动,就是五十年的“空空如也”。要是再被困上一次,比起其他人、洪吉能赚上四十年。
  “真砸了啊!我可真砸!”拈花平时就是话最多的那个,刚刚才喊一声大不过瘾,现在还继续喊。
  洪吉急忙收住法术,同时还把几近疯癫、全不管其它只向着苏景嘶嗥冲上的三寸丁伏图抓在了手中。
  苦熬五十年,终于得见大仇。明明近在眼前、可偏又不能动手,洪吉真就觉得自己心肺欲炸!
  苏景竟还笑着来劝:“等一会,莫着急。”
  “别动啊,我真敢砸!”拈花威胁,脸上还维持着宗师的神气、嘴里干脆是泼皮的调调。
  妖孽们怕的才不是三尸手中石头,以洪吉、阴老的本领,就算三尸同时砸下一百块石头,他们也能尽数挡住、阻其落地。他们怕的是苏景亮出的态度……拦得住石头,却拦不住苏景伸手向地面一击。
  苏景不理洪吉,目光一转望向了小小伏图,笑了:“你疯了?”
  伏图尖声怒骂:“妖孽,敢与苍天为敌,死无葬身之地!那把剑哪里来的,那到底是把什么剑!”
  “真疯了。”苏景应酬了他三个字,又望向阴老:“黄金屋在你手上?”他记得清楚,黄金屋是为了狙击这老妖时扔出去的。
  虽也是出自江山剑域,但和丑剑、北冥不同,黄金屋是“炼丹之剑”,天无常丹成形时它的灵性尽归仙丹,之后谁都能将它拿去归为己用。
  果然,阴老点头大方承认,随后冷笑道:“被打得抱头鼠窜、为保命丢出的宝贝,现在还想再要回去么?”
  苏景才不怒,应道:“在你那里我就放心了,没丢就成。”
  阴老冷哼一声,换过话题:“小妖,上次我等猝不及防,被你逃入地洞,这次你再也休想……于此间争斗,大不了大家一起被困五十年,如此往复。说破天也不过是比一比谁的性命更长!你当本座真的忌惮你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