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敢死营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911


为不影响军民关系,军区司令部颁布了一道特殊训令:命令全区所有部队,将村庄周围15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部队到远离村庄处采摘树叶充饥。
后来军区司令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全边区部队严格执行这个训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训令下发以后,军区司令又专门召集负责给养供应的同志们开会。
会上,军区司令聂帅说:“敌人连续‘扫荡’,部队的给养的确十分困难,西边的粮食运不过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晋察冀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困难。这些天,老乡们三五成群捋树叶、剥树皮,那些被饥饿折磨的孩子,骨瘦如柴的身子顶着一个大脑袋,背井离乡,沿村讨饭。可是,各村庄都闹饥荒,让他们到哪里去讨饭……”说到这,聂帅鼻子一酸,便说不下去了。
好一会,他才继续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在困难时期我们要想方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部队不仅不能采摘树叶,还要利用战斗间隙,帮助人民搞好生产。军区机关要自己动手,节衣缩食。”《树叶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周围,老百姓深受感动,一些群众甚至找到军区和边区政府,见到了军区司令聂帅,恳请他收回训令。
老乡们拉着聂帅的手说:“聂司令,你也太难为战士们了。鬼子打死咱八路军战士,用刺刀挑开肚子,肠子里都是糠糠菜菜,挎包里只有几把枣儿呀……现在闹饥荒,八路军饿着肚子,连把树叶都不能捋,怎么能行呢?”聂帅回答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八路军的纪律。请乡亲们放心,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后来,《树叶训令》不仅没有被收回,还被传达到了晋察冀军区的其他部队贯彻落实。
由此可见。不只是河南遭遇了旱灾,就连河北山西等地也遭遇了旱灾,整个华北地区,在1941年1942年这两年时间,都很难熬。
但是最难熬的,还是河南等地,他们已经遭灾了好几年了,已经饿死了不少人了。
对于这一点陈山河很了解。在历史上,1942年大旱灾,在那个地方饿死了最少三四百万人。
最少。所以今天旅长突然找来说起这个事儿,他大概明白,是几个意思了。
“旅长,你是想让我去把那边的灾民给迁过来?”旅长摇了摇头:“今年咱们大部分根据地,只要没有遭遇小鬼子的破坏性扫荡,都能保证自给自足,甚至粮食还有富余。比如你们这里,听说每个月都有两次肉食,地主老财都没有你们奢侈!正是因为粮食还有富余,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咱们既然还有富余的粮食,那看着老百姓受灾受苦受难,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所以对于迁移难民的工作,我们已经很早就有人做了,从年头的时候就有人开始着手。”这回陈山河算是真正明白了:“不顺利?”绝对是不顺利,如果顺利执行的话,旅长不会找到自己,还亲自到他的团部来交代这个任务,连电话都不打,连电报都不发。
旅长点头。
“日军和汤恩伯的部队对峙在那,我们的工作很不好开展,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汤恩伯,都不允许百姓,大量的迁移。因为,他们还需要这些百姓来耕种,他们还需要这些百姓来进行盘剥。现在在那里,老百姓都在传唱,河南有四害,水旱黄汤,汤就是汤恩伯的汤。甚至,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汇报说,当地的百姓甚至给日军带路,甚至还会伏击落单的中央军部队士兵。可见已经恨到了极点!但就算如此,汤恩伯也不允许那些地方的灾民流窜到别处去。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对灾民进行迁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在路边,而且饿死的很多。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甚至看到他们互相割死者的肉去炖煮。根据所有的情报汇总来看,在那片地区,今年可能会饿死的人在300~500万之间。很惨啊!”旅长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山河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旅长,想要我做什么?”旅长有点犹豫,其实就算总部都有点犹豫,这件事风险太大。
但最后还是说了出来:“其实这个事儿,这个任务,总部研究了好久,甚至陕北那边也研究了好久,要不要让你去做。因为你的安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独立二团根据地上面的这些工厂,只有你在的时候才会发挥最大的潜力。最大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想整个八路军估计论工业发展的方向,没有人比你在行。所以你的安全,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可是此事又非你不可!总部考虑的是,用你去换这几百万人,用几百万灾民的生死来换你,值不值得!如果你不去,那么将有可能会饿死三五百万人,如果你去了,就能救回这三五百万人!陕北那边研究过,觉得你应该去,总部这边也研究过,觉得老百姓的生命,应该放在首位。但是,老总们叫我过来时,还是有点犹豫,到最后告诉我。我来到这以后,把任务告诉你,去不去,看你的意愿!”这话说的,陈山河感觉自己肩膀上的担子突然重了起来,像压了一座山。
“旅长,你得先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任务吧?”旅长这才恍然:“我没说吗?”赵刚在一旁回答:“旅长,这你可真没说!你得先说了任务,让团长看看,到底能不能办成,再决定去不去!三五百万人,生命很宝贵,但总得有完成的可能性,哪怕最起码有三成左右的成功可能性,再说去还是不去吧!”旅长这才说到:“看来心有点乱了,是这样,那个区域,是汤恩伯的地盘,所以他命令部队,限制老百姓的迁徙!总部给你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潜入汤恩伯的军部做客,也就是控制住汤恩伯。让他的部队放开口子,让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可以组织灾民迁徙到我们的根据地上来。甚至我们可以运送粮食过去,先把灾民给救济了,在进行迁徙!”赵刚愣住了:“旅长,这有搞摩擦之嫌吧?这蒋校长要是问责,二战区长官部要是给我们施加压力,这咱们能不能扛得住啊?”他没有第一时间关心陈山河的安危,而是找到理由,想替陈山河拒绝这个任务。
潜入汤恩伯的军部做客,这个任务太有风险了。他不愿意看见陈山河冒这样的风险。
旅长笑了笑:“光是独立二团都能分出去七八个团,而且是战斗力强劲的团。还有咱们也是鸟枪换炮了,二战区长官部施加的压力,咱们还是能扛一扛的。但是,国共双方起冲突起摩擦,到最后得益的一定是小鬼子。这才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冲突!所以这次行动,是陈山河的自己的私人行动,不是以八路军独立二团团长陈山河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江湖人士的身份,一个刺客,一个看不惯老百姓遭灾的侠义之士,控制住汤恩伯,要求并不过分,只需要他开个口子就行,只需要他允许我们入场去救济百姓就行。”
===第264章
镇定的汤恩伯===
水旱黄汤。
汤恩伯的名头,大多数都是坏的,坏名声。
但是,由此说汤恩伯的军事素养差,那可能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的履历,还是可以说一说的。
首先是他的教育经历,还是相当不错的,192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也算是名校了。
1928年任新迁到南京的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学生大队长,次年改任教导第一旅旅长。
陆军军官学校,就是黄埔军校,也就是说他是黄埔6期,楚云飞这个黄埔5期跟汤恩伯这个黄埔6期相比,可是差远了呀!
当然这只是玩笑,汤恩伯入黄埔6期,也只是去走个过场,镀个金。
他的真正学习经历大多数还是看前面2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至于说作战经历。
1930年中原大战中在豫东归德作战,因保护蒋校长的安全而深受赏识。
所以在1931年升任师长。
1933
年奉命往福建讨伐李济深、蔡廷锴等。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指挥部队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重创敌军,担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团长。
1938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1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
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
而且在两年后,如果历史没有被太平洋上的蝴蝶给煽动翅膀改了的话,在1944年4月,参加豫湘桂战役中,所部溃败,受撤职留任处分。
所以现在。
汤恩伯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苏鲁皖豫边区总司令,动他,其实就跟动蒋校长差不了太多。
如果陈山河行动失败,那可能就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行动成功,但是走漏了风声,暴露了自己的身份,那估计蒋校长就会震怒,然后国共双方就会起冲突搞摩擦,到时候得利的一定是日本人。
但是一动不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9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