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敢死营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911


但是,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去学临床医学,千万不要本科就跑出来工作,你会很难的!
就算你进了乡镇卫生院,在医院还是很难快速上升。
所以好歹你考个研究生然后考个博士。
毕业后要做住院医师,在病房里翻滚爬五年,就能做主治医师。
如果你肯努力,愿意学习,你再当五年副主任医师,就算比较快的了。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独立工作了。
那时候,你大概35岁。
这个是70多年后学医所要经历的时间和和学习。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现在是1940年,这里是晋中地区,八路军根据地,一穷二白的地方,四面环绕在敌人的地方。
由于年代限制,现在所能学习到的现代医术并不多,多数是人体的知识,和认知,以及用药和各种外伤手术方法方式。
特别是陈山河建立这个医护学校,所教授的只是战场上的紧急救护以及救治。
如果全部都教,时间上来不及,只能挑重点的教。
特别是这几个月,这群医学生,最早在这里学习,背理论,等陈山河或者宫若梅有空的时候来上课。
宫若梅,如果不是有战事或者任务,几乎每天晚上都来给这批学生上课。
白天有时候也来,但少。
倒是陈山河,晚上来的比较少,一般都是白天来。
但一般需要他讲的都是关键性的知识,有些宫若梅自己都没有学到,也需要坐到学生当中去学习。
其实,这个医护学校最大的优点,最主要是教材好。
陈山河的教材,特意在2005年,找了十几个退休的临床老医生,花了2000多万特意编写的符合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以及药物条件的教材。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机器,很多医学器械都没有,有些野战医院连动手术都没有无影灯,甚至连电灯都没有。
药物,在这个时代,消炎的也许只有磺胺粉和即将在12年出现的青霉素。
当时,给那些退休老教授编写这本书的理由,就是杞人忧天担心第3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爆发,提前编写一本适合在末日生存的医学巨著。
要不然,05,06年的2000多万可以说是巨款了,为的就是编写这么一本莫名其妙的书,在现代用不着的书。
也正因为莫名其妙,为找到了很多知名的退休临床医生,以及知名的医学教授,态度不一。
那些教授有的愿意帮忙,有的觉得这是胡闹,有的非常乐意自己能够参与进这项工作里来。
特别是有好几个老中医,编写这本书的时候,如龙入海。
当所有可以辅助现代医学的医生去判断病症的机器全部消失,全部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人最后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经验和手段。
这一点,过于依赖机器的现代医学,比起老中医的经验而言,还是稍微会差一些。
所以在这本教材里,中医药的方面,特别是那种常见的中医药方面,记录了的比较多了一些。
条件所限的情况下,或者实在贫穷的情况下,还是多侧重一点中医药。
至于战场救护和战场紧急手术以及战场判断伤势和病情之类的,篇幅其实并不多。
因为总共也就是那么些情况,多也多不到哪,去多了人就死了,连救都不用救的。
不过虽然篇幅不多,但是几个陆军医院退休的教授,却把战场救护和紧急救治,写的非常详细。
特别是在资料与其器械异常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简陋的条件进行手术和消炎以及判断病情之类的,写的非常非常详细。
杨白浅告诉去把书搬过来的陈山河,她感觉那几位教授的热情,有点像当年被领袖下令编写赤脚医生手册的那几位医师一样。
甚至,这几位教授还根据老书赤脚医生手册上面记录的病症,提出了更符合科学以及更符合环境条件的诊断治疗方案。
十几名教授每人负责一部分,编教材花了一个半月,但是印刷仅仅用了一天半就印好了,仅仅印了2万册。
不过,让那十几位教授比较奇怪的是,这些书为什么全部都是用繁体字版本印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9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