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亮剑生涯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547


一名士兵朝两人惊了个礼,瓮声瓮气的声音从防护服里传了出来:“报告长官,后勤处奉命运送特种弹到来,一共十五吨,请您接收。”
说罢,他掏出了一个文件夹递给了耿长顺。
耿长顺点点头,顺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把手一摆,很快就有数百名同样身穿防护服的炮手上前开始卸车。
人多力量大,在几百人的努力下,四辆卡车上的东西全都被装卸完毕。
而这时,耿长顺和庄满才也穿上了防护服。
这时,一排排摞得整齐的弹药箱静静的摆放在距离火炮不到十米的地方,借助着手电筒的光芒,依稀可以看到箱子上那狰狞的骷髅头图像。
庄满才吞了口唾沫,低声问:“老耿,这就是团座说的威力巨大的毒气弹?”
“是特种弹。”耿长顺纠正道。
“不是……我是说这种叫沙林毒气的玩意威力真有那么大?”
“大不大的待会打过去不就知道了。”
耿长顺心里也没底,不过为了增强信心,他还是选择相信了自家团座的话,“团座说了,今天晚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风,正是用这玩意最好时机,也不用担心误伤到自己人。”
沙林毒气属于G类神经性毒剂,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它是一种神经麻痹性毒剂,按伤害作用分类为神经性毒剂,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毒性最强烈的一种毒气。
对于高洪明来说,使用毒气弹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
在抗战时期,日军在华夏战场上就非常热衷于使用化学武器。
1937年7月27日,天皇的弟弟、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向华夏派遣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了“可在适当时机使用催泪筒”的命令。
而他说的催泪筒其实就是毒气弹的别称,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为了替日军的行为盖上一块遮羞布而已。
仅1938年9月这一个月期间,日军在长江两岸赣北、鄂东、皖西、豫南各重要战场使用毒气达60余次之多,造成华夏军民大量死伤。
不仅如此,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日本战败后,还将来不及运走的毒气弹就地掩埋,给华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003年8月4日,QQHE市发生了市民被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伤害的事件,导致43人受伤,1人死亡。
有鉴于此,高洪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给日本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加之对面就是恶贯满盈,在南京杀戮了无数华夏人的日军第十六师团,就更没有心理负担了。
庄满才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凌晨两点三十七分,距离炮击还有两个多小时。
觉得有些气闷的他摘下了防毒面具,大口呼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当他正想重新戴上防毒面罩时,突然觉得脸上一凉,他心里顿时一紧,抬头一看,天空中似乎有一片片细小的东西正在飘落,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变冷了许多,弄得他打了个喷嚏。
“嗯……居然下雪了。”
他心里顿时就是一紧,赶紧从衣袋中取出一条手帕,捏着手帕一角伸张手臂,一阵微风吹过,将他手里的手帕吹得微微浮动,看着拂动的手帕,这才长舒了口气。
风力二级,这种微风并不影响施放特种弹,但是如果风变大的话……
===第二百零四章
炮击===
夜色似乎更加黑暗了,耿长顺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他今晚第几次看时间了,虽然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跌份,但他依然忍不住要看。
就在昨天晚上高洪明亲自向他布置任务的时候已经说明了,他们两个炮营将会打起反击的第一炮,等到两个炮营将毒气弹全部打光后,他就会率领全团的步兵就会发起全体冲锋。
全体冲锋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知道这可是朝着两个师团发起的冲锋啊,一旦毒气弹的效果没有预想中的有效,等待他们全团的将是灭顶之灾。
手表的指针指到了五点四十五分,距离预定的炮击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还有一个多小时天就要亮了,此时是黎明前的黑暗,漆黑的夜色中,笼罩着冬季特有的迷雾。
开阔的平原上迎来难得的安静,似乎时间都静止了,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朝阳的升起,但温暖的朝阳不代表希望,也可能是新一轮的厮杀。
在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战壕里,刚被军官们叫醒的民团士兵们都蹲在战壕里,猫着腰大口大口吃着高热量野战食品。
这一顿饭吃过之后,谁知道下一顿是什么时候。在开水桶里煮的野战食袋并不算热乎,从后面送到前线再发下来,已经变得温糊糊的,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士兵们狼吞虎咽,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能有一口热饭已经很难得了。
对于莲台民团的士兵来说,能吃上热乎乎的杂粮饭,每人还有一盒午餐肉以及野菜汤,这种伙食已经是顶级享受了,更别提还有饭后的巧克力和饼干、
只可惜不能来支饭后烟,否则这种日子就是给个神仙也不换啊。
“来喝口热咖啡吧!”
在一条坑道里,穿着三色迷彩防寒服的小山东用饭盒给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分着咖啡,戴着防寒手套的双手紧紧握着马口铁制的饭盒,八个人默不作声的喝着咖啡。
尽管咖啡的味道颇为苦涩,但喝下去后整个胃部都暖洋洋的,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先说好了,打完这一仗后,咱哥几个谁要是能活下来,记住一定到其他几个兄弟的家里,替兄弟磕个头尽个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5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