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1622


花钱看毒点,换谁都不乐意呀。
但徐云明明没做错事,读者大爷情绪激动的根由是自己没看清楚,这就很令人委屈了T.T
实际上呢。
当时徐云安排的那个角色是个老书友提出的要求,追了徐云两本书快三百万字了。
结果就因为名字相近而被喷,太惨了
话题再回归原处。
田浩所这个名字没有问题,那么令徐云惊讶的原因自然就只剩下了一个:
他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众所周知。
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符合留学生定义的人是郑玛诺,广东香山县人,1633年出生。
郑玛诺出生时,葡萄牙人已进入妈港80年,妈港已从小渔村变成了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著名港口。
郑玛诺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第一次西学东渐的大变革。
后来他在陆神父的安排下,进入澳门教会学校学习。
由于成绩优异,深受西教士赏识,由此被接引到欧洲,进入了罗马公学学习。
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郑马诺在罗马公学其实并没有取得学士学位。
他在大二那年就转入教会攻读起了神学,最后的身份也是‘神父’而非留学生。
因此在后世。
被公认为华夏第一位留学生的人并非郑马诺,而是容闳。
容闳是1828年广东香山县生人,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取得学士学位的留学生:
他在道光二十七年也就是1847年1月初前往美国留学。
1850年考入耶鲁学院。
1854年顺利毕业。
赫赫有名的《西学东渐记》,便是出自容闳的手笔。
后来容闳还负责起了清代留美幼童的相关事宜,从1872年8月11日开始,接纳了120位清朝派出的留美幼童。
在这120人中。
最终有1人考入哈佛,22人考入耶鲁大学,8人考入麻省理工学院,10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其余不少也考入康奈尔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华夏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水木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鲁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以及复旦大学创办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
顺便说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欧·亨利大家都知道或者听过这么个人吧?
就是那位经常可以在评论区看到‘经典欧亨利式结尾’的欧·亨利,他曾经就被这些学霸破防过:
他在1877年从姑姑的私立学校毕业后进入高中,正好遇到了第一批留美幼童考上了高中,结果就在学习上遭遇了无情的吊打。
他在与阿索尔·埃斯蒂斯写信的时候曾经破口大骂:
“那些华夏人太会读书了,读读读,读个”
而除了容闳外,华夏近代第一位赴欧洲留学的则是黄宽。
他先是和容闳一起远涉重洋,考到了海对面马萨诸塞州的孟松中学。
接着在1849年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并且顺利取得了医学学位。
所以近代华夏留学生出现的时间还是很早的。
但如果将范围缩小到欧洲顶级大学,那么相关时间线就要大幅度推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