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1622


而在触碰到黄金的过程中,他还很自然的碰到了其他一些物件。
其中有个物件质感很硬,如今想来,那不正是自己带来的手电筒吗?
按照光环的屏蔽规则。
凡是晚于副本年代出现的东西,都会被留在现实里,无法带到副本里。
换而言之。
自己当时就应该意识到,这个时代是有手电筒的
总而言之。
如今听威尔这么一解释,一切便都真相大白了。
为什么手电筒会存在,为什么自己会有一股违和感,那是因为......
这个世界的时间线,并非1665副本后推演出的时间线。
而是在1665副本的基础上,还受到了自己此前回给小牛那封信影响的世界!
想想看吧。
按照正常历史发展。
要到1808年。
马吕斯才会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接着在1818年,泊松亮斑才会正式被发现。
泊松亮斑基本上可以算是经典物理在光学上的认知极限——顶多后头在加个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数学定义,然後就是80年後的光電效应了。
如今小牛呢,足足将泊松亮斑的发现时间提前了整整140年。
虽然中间间隔了托马斯·杨的干涉实验。
但以小牛的智慧来说,多半有什么其他思路可以弥补这一块的认知空缺。
而对光要有研究,自然需要光源。
因此在长时间的研究里,小牛发现金属受热会发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必然结果。
诚然。
小牛的研究重心并不在这一块,只能算是某个旁门。
但他留下的一些理论或者思路,却可以让後人很轻松的发明出手电筒——无外乎谁是哪个幸运儿而已。
换而言之。
这是一个被拨乱过两次世界发展速率的世界,一个科学史发生了巨大变动的副本。
例如电灯的发明人既不是爱迪生也不是戴维,而是迪伦.威尔逊。
手电筒的发明人也不再是康拉德·休伯特,而是变成了格林伍德.麦克托米奈。
光一个电器就是如此。
那么理论界呢?
世界格局呢?
别看小牛只是个物理学家,以小牛的智慧加上徐云给出的提示,他的影响绝不可能仅限于物理学界。
毕竟在微观物理出现之前,宏观物理和现实生活几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如今被扭转了两次未来的小牛,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徐云真无法判断。
与此同时。
他忽然想到了另一件事:
如果副本的背景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动,那亚当·霍普金斯还会存在吗?
毕竟这位可是纯理论的专家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