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7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9/1622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被列为了物理史上最有名的“失败的实验”之一。
因此在那个时代,其被称为一朵乌云自然也无可厚非。
至于“第二朵乌云”嘛......
指的则是黑体辐射实验和理论的不一致,这也是开尔文最被误解的一点。
所谓黑体,字如其意。
它指的就是最黑的东西,那时候由于没有抽卡游戏的缘故,各位非酋们尚且不为人知...好吧抱歉,说偏了。
总之真正的黑体呢,是指一个完美的吸收体。
即它可以吸收入射到它上面的任何波长的辐射,既不反射也不透射。
我们知道。
除了吸收和反射电磁波外,任何一个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电磁波。
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称为热辐射。
而黑体却是个例外:
它辐射的强度却只与温度有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学者们面对黑体辐射问题,运用了经典物理学的瑞利—金斯定律,来计算黑体辐射强度与能量间之关系。
按照当时的经典物理学电动力学理论,辐射是连续的。
这便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计算之黑体辐射时,强度会随辐射频率上升,而趋向于放出无穷大之能量,物质将因“无限制”辐射而彻底衰变。
这显然是不合现实逻辑与经典力学理论的状况。
这就是第二朵乌云。
别名紫外灾变,也叫瑞利-金斯灾变。
至于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第一朵乌云,最终引导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
第二朵乌云,最终引导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
等到了2022年。
物理学的顶部已经是乌云密布了.......(这里再玩个小游戏,目前比较公认的乌云有25-30朵,能说出10朵就加更一章,所有评论可以累加,也就是所有人答案加起来有十朵就加更一章。)
而在那次大会上呢,开尔文其实特别指出了有关第二朵乌云的一件事。
那就是理论计算的双原子或多原子的定压热容量和定容热容量之比的值,与实验观察值之间有着巨大的偏差:
“......观察的明显偏离绝对足以否证玻耳兹曼一麦克斯韦学说。”
“......事实上,玻耳兹曼一麦克斯韦学说的偏差,其实比上面列举的还要大。”
这份演讲稿被保留在了剑桥大学的图书馆二馆,'Physics’中‘19th
tury’的分类。
因此在整个演讲过程中。
开尔文的态度其实是非常非常谨慎的,丝毫没有小看两朵乌云的意思。
可惜在后世各种的传播之下。
开尔文的话变成了“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的段子——这句话压根就不是他说的。
这句话的出处不是开尔文,而是阿尔伯特·迈克耳逊。
.
也就是第一朵乌云‘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的那位迈克尔逊。
他在1894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
“……似乎可以说,物理学宏大的基本原则已经牢固确立,坚不可摧……未来物理科学的真理应当从六位小数中寻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9/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