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1622


目前发现的∑超子有三种,Λ超超子只有一种,不过根据不同的质量可以细分出不同的编号。
此前赵政国他们观测到的,便是编号4685的Λ超子。
它的衰期约为2.63x10-10秒,其主要衰变方式为:
∧°→p+π-
∧°→n+π°。
从这个方式不难看出,Λ超子的衰变过程中是不存在cp破坏的。
可根据徐云推导出的公式和模拟结果,那个特殊粒子却并非如此:
它高度疑似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
并且在数学范畴上,极其接近k介子和b介子实验得出的数据。
这就非常非常有意思了.....
因为这涉及到了另一个概念——中微子。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非常小。
它不带电,只参与弱相互作用,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
每秒钟都有亿万个中微子穿透我们的身体,与中微子相关的研究成果多次摘得诺贝尔奖。
具体的内容在《异世界征服手册》中有详细介绍过,此处便不多赘述了。
目前霓虹那边的超级神冈探测器就是专门用于研究这种微粒的,咱们国内在大亚湾那边也有一个实验室,公认是华夏在基础物理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上辈子被后羿射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太阳的中微子失踪之谜,曾是物理学界的一桩悬案。
这个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发现太阳产生的中微子的流量,只有理论模型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悬案持续了好多年,后来科学界才知道,中微子其实一共有三种。
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称作“中微子振荡”。
前两种转换的模式先后得到实验验证,第三种转换...也就是θ13发生的概率很小,因而也最难探测。
θ13的环节便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并且数值和神秘粒子极其接近。
也就是说。
如今从那个神秘粒子的特性来看,这个粒子似乎具备某些中微子的属性?
当然了。
可能有些鲜为人同学看到这儿有些迷糊。
莫急。
且继续看下去便是。
同时赵政国等人还发现。
这个粒子除了高度疑似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之外,它的轨道位置也有些不对。
4685Λ超子的粒子轨道是标准的4f轨道,用七个函数方程能够描述。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
多电子波函数必须是交换反对称的。
但赵政国等人在对总哈密顿量使用绝热近似,以及平均场近似加以简化后却发现......
未知粒子的多体体系电子波函数,并不符合Λ超子的中心场近似。
也就是说......
这个粒子似乎只是一个看似是Λ超子、但实际却有些不同的诡异新粒子!
可如果是新粒子的话,另一个问题就又出现了:
之前提及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