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7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2/1622


比如说项目立项书通过了,计划周期是一年,上头批了一千万的经费下来。
理论上这笔钱应该是立刻到账的对吗?
错!
这笔钱到手的时间往往是很久很久之后——快的半年,慢的九个月十个月都有。
而上面的要求则是要你在剩余的几个月内把这笔钱全部花光,没有使用完的课题经费要重新上缴。
这种做法导致了两个情况的出现。
一是很多课题组年底突击花钱,疯狂的过账目。
二则是在客观上导致很多开支必须跨年的课题组(例如你的实验动物必须养到明年的),必须想办法用各种手段把经费留下来。
至于前面那几个月的经费去了哪里嘛.......
徐云不知道,也不敢妄加猜测,但当时的普遍事实就是经费到手必然延期。
而周善的课题又恰好是第二种,这能怎么办呢?
最后思来想去,周善只能选择将经费先行挪出,然后慢慢使用的做法了。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项目的普遍做法,非常的不正规。
所以自从周善被捕后。
2014年gwy发11号文,允许经费转至下年。
16年再发指导意见,表示验收后的课题组,结余经费可以留用两年。
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
项目组的各费用可平衡使用,劳务开支不再设置比例限制。
所以周善的入狱,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案情。
一方面是他没有以个人名义进行奢侈消费,当时所有的证据都是如此显示的。
他在被捕后,还有数十位两院院士联名表示希望从轻处理。
事实上。
2018年,全国声望的法学家高铭暄、陈光中、张明楷、陈瑞华、周光权、储槐植、张远煌也进行了论证,最后的结论是:
“涉案科研经费转移出来后基本上流入了课题配套的产业化平台,用于科技开发、动物养殖等用途,并未被周善等人非法占为己有,其行为不符合贪污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
“本案司法会计鉴定之检材来源不明,且存在鉴定人未签名等诸多缺陷,缺乏应有的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周善对经费具体管理事宜并不知情,无犯罪故意,不符合贪污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
但周善为什么会入狱呢?
这就是涉及到当时华夏科研圈乱象的缘故了。
实话实说。
从90年代气功热出现后。
科研圈内便冒出了一大波牛鬼蛇神。
当时华夏科研圈确实很乱,乱到了一个极端畸形的地步。
远的不说,就说徐云的母校科大吧。
科大之耻的朱x时当时便搞出过各类骚项目,比如先前提及过的把海蜇放到头顶研究超能力的项目,经费200万。
要知道。
那可是03年的200万啊。
还有搞人猿泰山研究的。
也就是在实验室里搭了一个人造雨林,然后让一群跑酷选手在这些人造树枝上像人猿泰山一样不停地跳来跳去、晃来晃去。
这个项目的目的美其名曰是为了测量灵长目动物在树上生活的能量消耗,然后和陆地上的灵长动物进行比较。
这样就能让我们这些食物链顶端的灵长动物,理解为什么其他猴子不从树上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2/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