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1622


这架波-2便缓缓的落到了草地上,轮子在草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划痕。
又过了一小会儿。
飞机的侧门打开,前后两个驾驶座上走下了两位戴着铁质头盔的男子。
只见他们先在原地蹦了两下,松了松筋骨,随后摘下头盔,露@出了王禀和王越哥俩的面容。
一个多月前,在通过了层层筛选后,王禀兄弟二人最终成为了首批被培训的驾驶员。
看到这儿或许有人会问:
不对啊。
飞行员的培养不是应该花费很长时间吗?
为啥王禀哥俩这么快就能上手了?
原因很简单。
先前就反复提及过一件事,也是整个环节的核心:
徐云设计的飞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小赵的登基大典,不需要考虑续航和量产。
非但发动机寿命较短,飞行高度的设定也要远低于后世的飞机。
毕竟你如果飞太高,地面上的民众看不清楚,反而会影响到飞天的宣传效果。
徐云预想的飞行高度,也就300-500米左右,顶天不超过800米。
所以在设计飞机的时候,他参照了莱特兄弟的做法:
只在操作台上放置了一块秒表、一个风速计和一个转速表,点火方式无限类似于汽车的启动模式。
设备简单,高度有限。
实操环节自然也就容易很多了。
考过私人飞机驾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国内私人飞机驾照在脱产学习的情况下也就三到六个月,其中真正上手的时间就更少了。
一般是飞行训练40小时+20小时的带飞。
然后再加几个小时的转场、夜航和仪表。
最后就是10小时的单飞。
也许有些地方会多点,有些地方会少点,但总体上差不多就是这数儿。
更别提波2自身机体的性能了.....
当年老大哥的一票女灰行员每晚灰此机去骚扰德军,直接制造了一批战斗出击次数超过1000次的超级女汉纸灰行员......
因此在化简了操作流程后。
跳伞培训反倒是成为了难度最高的环节。
当然了。
简单归简单,王禀王越两人能从候选士兵中杀出,天赋肯定是有的。
要知道在候选人里头,可是包括了张书夜这位林冲原型呢。
下了飞机后。
王禀哥俩快步走到了几人身边,对小赵郑重的一行礼:
“末将王禀(王越),拜见殿下!”
小赵连忙做了个扶起的动作,看得出来他还没完全适应帝王的身份,随后略显好奇的问道:
“王校尉,不知飞...飞机可还稳定?”
王禀此时刚下飞机,脸上还带着一股红晕,闻言连忙点头道:
“回殿下,末将等人先后已进行了六次试飞,尚无发现任何异常!”
一旁的老苏见状,不由插嘴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