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1622


金属铝。
不过眼下的金属铝只有一小团,距离徐云所需的要求还差远远一大截。
因此在将现场交给齐格飞后。
徐云便告辞离开,来到了制器局的另一个别院。
............
注:
还记得当初我说过的话吗,每个出现的物品在收尾阶段都会用到,这就是为什么主角前面要那么麻烦的答案,妈诶可憋死我了......
等下还有一章,会晚点。
===第一百七十三章
致以辉煌的人们(下)(5.6K)===
一周多前。
在确定了建造飞机后。
小赵很快便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在筹备各类矿石物资的同时,还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庞大的团队。
这支团队总人数七百出头,大约有一半是工匠,一共三百余人。
其中顶尖的济公除了齐格飞之外。
还有三位来自各地的超一流工匠,也就是宋代的‘八级工’。
这个比例其实很正常。
以1959年为例。
当时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7000万人,其中被机械部记录在档的八级工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位。
第一代潜艇,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航天卫星都和八级工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眼下宋朝的人口数量大约一个亿,虽然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数量没有后世那么多,但出三五个八级工水准的大牛还是很正常的。
毕竟八级工的关键在于手工能力,和机械以及科技基础的相关性有肯定是有,但也不算特别紧密。
比如累丝,比如点翠,难度上丝毫不比八级工的要求低。。
按照徐云的计划。
在整个制作过程的后半阶段。
这几位工匠将会负担起重要的铸模任务,直接决定飞机的成品率。
而除了工匠模块之外。
团队那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组成人员,则都是由小赵招募而来的......
数算专家。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
科研,永远都不会是一个人的事。
由于有上辈子的经验,徐云在发动机的参数上可以靠着自己——或者说只能靠自己来进行设计。
因为这個时代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具备发动机的设计能力。
但除了发动机设计以外,很多数据的计算就必须要依靠他人协助了。
这批数算团队招募自全国各地,负责人以老贾为主。
同时韩公廉、刘益等人也在团队中担任了中高层的职位。
虽然他們同样不具备发动机以及流体相关的知识储备,但计算能在这个时代却处于顶尖。
在某些情况下,徐云只要给出条件和方程。
纵使概念有些超纲,一个数十人甚至更多的小组演算之下,
也依旧能够得出成果。
毕竟在向太后逝世到政变的那三四个月时间里,徐云可没少给老贾等人灌输新鲜知识,甚至涉及了部分——注意是部分的微积分知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