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1622


老苏和小赵的眼前顿时一亮。
尤其是老苏,那颗有些老迈的心脏,不由加速跳动了起来:
“小王,此言为真?”
徐云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肯定道:
“当然千真万确,在风灵月影宗内,有个有手就行的基础技艺,叫做......”
“飞机。”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关于我在大宋政变后手搓飞机的那些事》(6.8K)===
纵观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先民们几乎从未停止过对苍穹的仰望。
为什么人类会向往苍穹呢?
徐云在穿越到宋朝之前,曾经听过一种从物质微粒出发的解释:
众所周知。
宇宙中所有的元素,都来自超新星爆发。
它产生了你能看见的物质世界的一切,包括你自己。
组成你左手的原子与组成你右手的原子,可能来自不同的星星。
你仰望星空时。
眼睛注视的可能正是组成你眼睛的那个星系物质。
你思绪飞扬,脑细胞传递着神经脉冲。
每一次神经的传递,可能都是跨越星系的物质间第一次握手。
你仰望苍穹。
因为你本就来自苍穹。
徐云不知道这种在理科上站得住脚的说法能不能适用于唯心领域,
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在华夏漫长的文明史中。
确实有无数先民或通过文字,或通过实践,表达过自己对苍穹的向往。。
例如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还有李白的《元丹丘歌》: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在这些诗词中。
作者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表现出了渴望飞上苍穹的想法,更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高高俯瞰世间,快意人生。
而有些人则与李白和王羲之他们不同,他们可能没有文采,却有一颗探索的心。
比如眼下徐云身处的时间是公元1100年,一个新世纪的第一年。
按照历史轨迹。
27年后,
金人灭北宋,二帝被掳走。
一百三十年后,
元朝灭南宋,
山河沉沦于外族。
但元朝不过持续了百年不到,
日月便会重开大宋天。
届时还会出现一位万户,名叫陶成道。
陶成道精通火药,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本人却一直对天空充满了好奇。
最终在公元1390年,陶成道做出了一个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