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1622


“蹴球?”
听到这个词,
徐云顿时睡意一消,整个人都来了精神:
“在哪儿踢的?还有多久开始?”
“大相国寺外的鞠城,约莫还有一个时辰就开始了。”
徐云见说丢下一句话,
转身便回了屋里:
“你且等我一会儿,我换身衣服就出发。”
所谓蹴球,
便是赫赫有名的蹴鞠。
鲜为人知。
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是约翰牛,
而古代足球的发源地,
当之无愧的便属于华夏。
实际上。
如果要谈起华夏古代的蹴鞠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比如《史记·苏秦列传》便有记载:
“临淄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这也是目前历史上关于蹴鞠的最早记载。
等到了唐代。
蹴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有详细规则的蹴鞠运动,而且工作方面体现出了蹴鞠的普及性。
也就是说蹴鞠在唐朝时,
蹴鞠不仅是一项宫廷娱乐活动,
还普及到了民间。
等到了宋朝,
蹴鞠便抵达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不夸张的说。
蹴鞠,
便是宋代的国球。
宋朝人对蹴鞠的热衷,以及蹴鞠比赛的火爆程度,
都完全不亚于现代社会中的世界杯。
上至皇帝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是疯狂的铁杆蹴鞠迷。
就连黄发垂髫的小儿都十分钟爱蹴鞠,
并且还发展出了早期的足球俱乐部,或者说蹴鞠战队。
当时有很多专业蹴鞠表演者,
专门以表演蹴鞠技艺为生,甚至晋入了上级阶层。
比如《水浒传》里的高俅,
便是靠着蹴鞠和阿谀奉承上位的。
徐云在后世可是一位实打实的老球迷,见证过02年棒子的无耻,
也亲历过04年的伊斯坦布尔奇迹。
但可惜的是。
后世他所在的国家虽然国力强盛,但在足球方面却一直有些萎靡。
02年世界杯的时候他没能到场观战,但2010年6月5日温布利的那抹鲜红,却是出自徐云之手——当时他正在约翰牛做交换生,便特意去现场支持了一次。
那也是他这辈子第一次登上央视的画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秒钟。
奈何自10年之后,国足的成绩越来越差。
在徐云穿越之前,
甚至还耻辱性的输给了交趾。
因此来到宋代之后,于情于理,他都想着能看上一场蹴鞠比赛。
一刻钟后。
穿戴完毕的徐云匆匆走出房门,找一位负责门客伙食的仆役随意要了两个烧饼,
便跟着张三出发了。
大相国寺的位置在朱雀门的东北方,也就是御街的右手边,属于标准的核心地带。
这段路徐云来过几次,可惜没见到某个胖大和尚。
当然了。
作为如今香火最旺盛的一间寺庙,蹴鞠的地点肯定不会正正好就在寺边上:
比赛所在的鞠城距离大相国寺大约有四五百步的距离,似乎是一处专门为大型蹴鞠所设的场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