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1622


甚至按照《水浒传》中的情节发展。
宋江后来受封楚州安抚使、吴用受封武胜军承宣使,
也是有资格被称作“宋太尉”“吴太尉”的。
不过后世的太尉数量虽多,但真正有能力、目前这个时期又相对身处高位的却相当有限。
如果从全局角度出发,
禁军方面最合适接触的人选无疑是......
老种。
老种,也就是种师道。
《水浒传》中鲁达经常提及的老种经略相公,便是此人。
她来自将门世家,战功赫赫,最后做到了枢密副使。
毫不夸张的说,老种此人便是整个大宋西军的军魂级人物。
虽然老种在生涯中有胜有败,但单论军事能力,他无疑是公认的北宋最后一位顶梁柱。
其实吧。
在整个靖康之变中,他的策略都是正确的:
先是精锐火速出潼关,然后倾向拖住东路军的完颜宗望。
在宗望孤军深入没有补给撤退后再咬住,再不济也要重修河北防线。
河东太原的西路军完颜中翰,则可以等西军大部集结后配合太原王禀部吃掉,因为太原坚城而且多山地,宗翰很难啃。
奈何老种遇到了宋徽宗这个神队友,来了波华夏历史上最有名的蜜汁操作:
先是用了姚平仲的奇袭还弄的满城皆知,宗望自然笑收大礼。
又不准东路军撤退和修防线,在催促赶到河东的种师道弟弟种师中出战。
种师中先胜后败,最终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到了靖康之变前夕,金兵再次围攻汴京。
此时重病缠身的种师道,向宋徽宗的儿子钦宗提出了最后一个建议:
陛下您到长安去暂避锋芒,京城就全权委托给守城将帅吧。
结果继承了宋徽宗优秀血统的钦宗当然继续无视,指责种师道年老怯战,否决了他的建议。
最终,76岁的种师道在遗恨中病逝。
一个月后,靖康元年十一月,汴京陷落。
这你能说啥呢.....
总而言之。
老种无疑是个最合适的选项,只是徐云不太确定的是,这位经略相公目前是不是在汴京。
按照正常的情况。
此时的老种应该在渭州做知州,卫戍边疆不会轻易回京。
但眼下青唐战局刚有了个战略性成果,保不齐老种也会跟着回来述职。
其实徐云先前也有问过王禀此事,奈何王禀是带着王越先回京治病的,大部队的随行人选他还需要再度打听才能确定。
因此徐云先是在老种的摩尔斯码边上画了个问号,以示变数。
接着他先想了想,又写下了一个人名:
王厚。
这也是个先前提及过的人物,某种意义上也是童贯能起来的原因之。
虽然王厚在历史上的名气可能没老种大,但无论是成就还是能力都只比老种低半档左右。
并且比起老种的不确定,王厚的行迹还是很清晰的——他已经随童贯回了汴京。
更关键的是......
王厚和王禀还有一定的亲戚关系,差不多就是有同一个曾爷爷的情况,不过他们的曾奶奶不是同一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