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1622


没错。
求高次方程数值。
而这也恰恰是镜面精度计算中的一道重要环节,并且还有很多衍生数算公式要解。
也就是说。
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专业角度出发,贾宪都是一位要比韩公廉合适的多的人选。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徐云计划之外的人物。
因为贾宪此人的生卒时间,后世同样无人知晓。
不过根据《宋史·艺文志》记载。
贾宪在1050年左右完成了《黄帝九章算经细草》,当时他担任的是左班殿直的职务。
左班殿直是三班之一,正九品官职。
根据后世收集到的宋代官职与年龄的对照表来看,左班殿直一般是由25-35岁的成年男子担任。
同时王洙在《国朝会要》中写过一句话:
“宪今为左班殿直,吉隶太史。宪运算亦妙,有书传于世。”
王洙撰写《国朝会要》的时间是1045年,也就是说1045年的时候,贾宪最少都已经25岁了。
眼下55年过去,贾宪若是活着,保底都有八十岁,甚至可能九十岁。
老苏能活到这个年龄,主要在于他是前任宰相,生活的物质水平可以说万中、甚至百万中无一。
但贾宪只是个普通小官,没多久还辞职了,生活物质水平要远低于老苏。
因此在后世的数学界,大多数人都认为贾宪在宋徽宗即位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连词条百科上,给他的定义都是‘十一世纪上半叶的杰出数学家’。
可眼下看来......
贾宪居然还活着?
而且按照老苏话中所言。
若是能说动贾宪,他甚至可能从应天府赶过来!
应天府就是后世的白下,从白下到汴京足足六百多公里,在古代妥妥算是一段长途了。
由此可以判断,目前贾宪的身体状况可能还挺不错的,否则不可能经的起这样距离的舟车劳顿。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毕竟徐云的目标,可不止是天文望远镜这么简单啊......
有些东西可不像天文望远镜这样,嘴上说自己算不了,但实际上凭着自己的能力可以轻松的算出来。
那些事儿的算力哪怕以徐云的个人能力来说,也完全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必须要有外力相助才行。
因此面对老苏的提议,徐云当场便应允道:
“桐屿先生小人神交已久,若能得此人相助,望远镜一事可成矣!”
随后老苏又与徐云提了几个人名,都是赋闲并且待在汴京或者周围二三十里的数学家。
其中有一两位徐云听过名字,能力上要逊色贾宪和韩公廉不少,算是高级人才的类型。
而更多的则是后世未闻的人名,能力方面未知,但估摸着同样不会很高——毕竟老苏当初在制作新仪的时候需要大量数学计算支持,那会儿基本上把汴京上下的数学家都找了个遍,对于整个汴京数学圈的了解还是很深的。
除非是一些后起之秀,否则能力显然不可能太强。
事情到了这一步,今天的课程自然也差不多到此为止了。
随后老苏想了想,乐呵呵的对小赵和小李道:
“简王殿下,清照,不如在府上用过晚宴再走?”
小李与小赵对视了一眼,出声推辞道:
“有劳少师公蒙爱,不过本王还需尽早回宫寻找匠师,毕竟本王的那位兄长您也知道......所以还是下次吧,下次一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