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1622


除非老苏能吟诗苟到一百三十岁,否则压根不可能。
因此徐云的想法便是将引力在经典力学的范畴里论述,
一切按照经典力学为基础框架进行知识的传授。
视线再回归现实。
或许是对引力没有直观概念的缘故。
老苏在听完徐云的解释后,并没有再去深入探究这股‘力’的由来。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全新的疑惑。
只见他将手掌张开,放到边上小赵的身边挥了挥,随后看向徐云:
“小王,按你所说,物体之间都会存在一股引力。
那么我和小赵、小李靠的这般近,
为何一点吸引力都没察觉到?”
徐云抬头看了眼有些懵圈的小李和小赵,笑着解释道:
“老爷,万有引力乃是世间最最微弱的一类力,甚至要比夏日蚊虫叮咬的触感还低,
因此您感觉不到才是正常的。”
听到徐云这番话,老苏还没反应,一直没怎么出声的小赵倒是忍不住开口了:
“王...王公子,既然这所谓的‘引力’小到无法察觉,那么你又是如何知晓它切实存在的呢?”
徐云立时对这位捧哏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眼神,随后他指着身边一个组合好的简易道具说道:
“当然是靠着这个。”
这套道具大约四五十厘米高,也是通过谢老都管找到的工具制成的。
先前老苏在尝试粉笔的时候,徐云便是在鼓捣着这个玩意儿。
而能在短时间内被组装完毕,这个道具的材料自然也不会复杂到哪儿去:
道具的主体是一个与后世不太一样、但功能相近的扭秤——没错,扭秤:
现代扭秤的原型是在16世纪由英国皇家学会的米歇尔神父制作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各个古代文明都有一些比较原始的扭秤存在。
比如宋朝老苏发明的扭秤。
当初老在监制水运仪象台的时候,为了计算力矩,便设计了一台可以精校的古典扭秤。
工具图还被老苏画在了《绍圣仪象法要》里。
而此时此刻。
这台扭秤则被通过一根韧性很好的钢丝系在了支架上,扭秤的两端则放着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
钢丝上有个精度不高、但可以正常进行反射的小镜子。
没错。
看到这儿。
物理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想必已经猜到了。
徐云这次要进行的实验,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关于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儿》===
说道历史上贡献不符合名气的科学家,很多人的脑海中可能同时冒出一个名字:
特斯拉。
但实际上。
特斯拉虽然能力很强,但远远没有传闻中接近神明那么离谱。
比如“爱因斯坦代表了人类的上限,而特斯拉则是神明下限”这种话,完全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yy。
如今的特斯拉,其实是被高度黏贴、神话甚至妖魔化过的。
通俗点说就是被造成了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