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1622


“八十啊?”
徐云故作惊讶的张了张嘴:
“可我看老爷昨天的模样,身子骨怎好似六十那般清健?”
小三儿朝他看了一眼,一副你大惊小怪的表情:
“那可不,咱们老爷的身子骨好着呢,每天都爱上街溜达,还能扛着锄头在后院地里种点菜蔬哩!”
徐云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一般来说。
像老苏这种高位的老人,纵使年迈生机衰退,往往也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才会彻底撑不住。
以老苏目前的身体状况,理论上不太可能在一年中就自然生机衰亡。
除非......
在这一年之中,老苏出了什么意外,比如...
摔倒!
赡养过老人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年纪越大的老人,往往就越不经摔。
几个月前精神奕奕、摔一两跤后就卧病不起、最后撒手故去的例子,哪怕在21世纪都多如牛毛。
根据老苏之前的体貌以及小三儿的描述。
徐云不说这老爷子能活到九十岁吧,起码再苟个三年四年多半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样也能解释任务所给的时限问题。
其实在后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老苏的死亡有些过早。
因为根据《东都事略》记载,元符三年——也就是现在的公元1100年,老苏还能从苏省的京口往来汴京数次。
饮酒、舞剑、探寻故旧,年末还吃了一大锅狗肉呢。
所以‘摔跤说’在本土还是比较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准确的文字记载肯定找不到,但逻辑上会相对比较合理。
如果事实真是如徐云猜测的那样,那么想要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倒也不算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不过比起预防摔跤,眼下他有两个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首先便是该如何在老苏面前说上话——或者直白点说,怎么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虽然目前老苏对于自己的安置方案还不错,但这显然不是一种平等的重视,更多的是一种不知从何而生的怜悯。
当初小牛那会儿自己尚可用色散现象勾起兴趣,再用泰勒展开促生化简,从而正式在小牛面前立起了人设。
但这次他在老苏身上可没那么好的机会了——目前老苏可谓是人生功德圆满,该做大事儿都已经做完了,压根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论上来说,徐云能整活的也就一个墓碑和追思会的设计方案罢了。
因此从哪个角度切入,从而成功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这点必须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至于第二件事嘛,则是要以完成第一件为前提,也就是.....
说服老苏不要返回京口,留在汴京。
........
===第一百零五章
奇怪的送水方式===
在之前1665的副本结算过程,徐云明确了一件事:
评分越高,自己得到的奖励就会越好。
因此对于徐云来说。
想要获得尽量高的评分,汴京的优先级显然要高于京口。
毕竟这里是整个大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社会环境要比京口复杂很多,同样也更容易搞事。
况且从医疗水平上看,目前大宋的医疗水平虽然依旧处于古代医学阶段,但汴京的医学储备显然也要优于京口。
一旦老苏真出了跌倒之类的意外,说不定汴京的知名医师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其伤损降到最低,尽量避免这样一尊巨匠的早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