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1622


而华夏最年轻的院士叫做卢柯,当选年龄38周岁。
比卢柯年纪稍晚点的是张亚平院士,同样也是38周岁多一些的时候选上的院士职称。
但是……
这两位大佬都是在十多年前评选上的院士职称,这些年实际上在年龄这块国内的线一直都在收紧。
除此以外,他们的研究方向也远远没有量子物理这般非议重重。
(本章未完!)
第三百五十六章
项目组成立
可以这样说。
若不是这几年九章计算机、墨子号卫星以及今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对于量子物理的概念都是模糊的。
更关键的是……
评选过院士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华夏院士的评选其实在规则上非常的严格。
一般来说。
华夏的院士评选两年一次,增选奇数年一次。
凡是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就要停止申报一次1次————这就基本上代表着你的院士之路GG了。
每一次的申报评选,都是在消耗掉自己的复活甲。
因此对于陆朝阳而言。
他必须尽可能的抓住各种出成果的机会。
但如果留在潘院士的团队,陆朝阳即便做出了成果,也很难脱离潘院士的影子。
因此……
这次潘院士便将一部分课题转移到了徐云的项目组,由陆朝阳独立进行完成。
以陆朝阳的能力。
那些课题保底最少能出两篇S级的论文,运气好三篇甚至四篇也不是妄想。
这种成果对于陆朝阳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即便是普通院士也不一定能在短周期内产出这种量级的成果。
这就是发现了一个新物质…或者说新微粒的好处,就和副本开荒一样,所到之处都能找到不少有价值的装备。
至于徐云嘛……
对此自然没有意见。
毕竟就像上面说的,术业有专攻。
如同学霸文作家写不来狗粮文一样。
徐云在极化激元和高斯玻色取样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有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靠着自己的能力解决这几个内容。
如果潘院士不提供人选,徐云也会自己去找人————只是找的不是陆朝阳这种挂壁罢了。
因此陆朝阳和徐云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摘桃子、抢功劳或者NTR的情况。
所以没怎么犹豫,徐云便当场应下了这件事。
………
一周后。
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世界之眸,光源实验舱。
一群头戴口罩、身穿实验服的年轻人聚集到了实验舱的入口外。
徐云看着面前这十多位发际线一个比一个高的校友,与站在身边的陆朝阳对视一眼,主动上前一步,微微躬身∶
“各位师弟师妹,师兄师姐,大家好,我是徐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