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5/1622


而在狭义相对论中。
老爱把牛顿力学中动量p的定义进行了推广。
尽管p和v指向同一方向,但它们不再成正比,它们通过相对论质量联系了起来。
当粒子静止时,它的相对论质量有着最小的值。
这个值就是静质量。
在目前的微粒框架中,几乎所有粒子都可以测出静质量。
比如以正负电子湮灭反应和高能y射线光子的电子对效应,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为大概是9.1095610^-31kg等等。
惟独光子例外,因为光子不会静止。
目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光子静质量为0“或者“光子的质量是10-^55kg“之类的文章,它们实质上讨论的都是四波矢类光。
涉及的是诺特定理中均匀空间中平移不变性的守恒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光子静质量。
目前对光子真正的释义是这样的;
光子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但它拥有能量。
没有静质量定义,这也是超距作用的支撑之一。
当然了。
还是那句话。
现有的微粒模型依旧存在很大的补充空间,随时可能出现一些颠覆性的发现。
比如说希格斯粒子。
比如说引力波————之前写到引力波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说引力波是概念,没人能证明它存在。
说这种话的要么是把引力波看成了引力子,要么就是个15年之前来的穿越者……
又比如15年拿诺奖的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振荡是中微子有质量的一个证明,而根据标准模型中的理论推导来看,中微子其实是没有质量的。
人类的科技、理论,就是在一次次的推倒、修补中得以完善的。
而很明显……
这一次。
人类又发现了一个无法触摸的“幽灵“粒子。
“……“
实验室内。
在从赵政国的口中得知了实验结果后。
徐云足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呼出了一口浊气。
实话实说。
在计算出那条粒子轨道的时候,他真正在意的并非是可以被捕捉的粒子,而是那条轨道方程。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粒子轨道“这个词,表述上其实带着一定经
典力学框架的误导性。
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个轨道是类似四驱车的固定滑道,粒子们运动后就像旋风冲锋一样在固定的轨道上biu来biu去。
但实际上呢。
所谓的轨道,只是类氢原子电子运动的本征波函数。
它并不是说电子被卡在某一条轨道,或者被框在某一个空间区域内。
任何一个波函数都是弥散到整个空间的,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幅不同罢了。
所以徐云当时计算出的轨道方程,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概率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5/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