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6/1622


目前国内所有的重力梯度仪都是自产自研出来的,其中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比如黄大年教授,一位立下过惊天功劳的国之栋梁。
1992年的时候,黄大年教授获得了全国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
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下,他被送往了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4年后。
他以第一名的好成绩从英国利兹大学毕业,获得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他加入了英国国籍——根据后来某退休部委领导的采访可以确定,黄教授的‘退国籍’是经过组织批准允许的,因为当时的水下隐伏目标不允许华夏人进组。
2009年底,黄教授回国。
后来他担任了华夏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九分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首席科学家,成功研究出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地壳1号万米超声钻探装备等多个尖端技术装备。
09年的时候。
华夏的重力梯度仪精度处在第四梯队,泰国掌握的技术都比咱们先进。
而2017年华夏的重力梯度仪,已经赶到了第一梯队的中游。
现如今咱们航母上头的重力梯度仪,几乎全都是黄教授当时领队立下的项目。
奈何可惜的是......
天妒英才。
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教授晕倒在出差途中。
回到长春,单位强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燕京出差。
等他再次从燕京回到长春,便接到了一张住院通知:
胆管癌。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救治无效去世。
享年58岁。
在那之后。
华夏的重力梯度仪便几乎停滞不前,没多少成果产出,在最近五年又被拉了一个身位。
当然了。
既然提到了黄大年教授,这里就顺便辟个谣。
网上经常有一些涉及黄教授的文章会提到这么一回事:
2010年,正是因为黄教授的出手,海对面组织的‘金色眼镜蛇’演习才会后退100海里。
而实际上呢。
黄教授在2009年才回到的华夏,那时候还处于很多人的质疑中呢,压根就没参与这么回事......
有些人的贡献已经足够了,没必要为了博眼球而再去进行夸大,这是对人物本身的不尊重。
话题再回归原处。
眼下华夏的重力梯度仪正处于停滞状态,而自己得到了这么一台重力梯度仪.......
想到这里。
徐云在感慨的同时,眼中不禁露出了一道思色。
这个奖励毫无疑问是个好东西。
10^-16/s2的感知精度,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但问题是.......
这么个军用设备,要怎么才能合乎逻辑的拿出去呢?
要知道。
这玩意和华盾生科目前的画风截然不同,找不到哪怕一丝一毫的重合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6/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