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1622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表格,上面清晰的记录着不少数据:
“徐博士,咱们成立的公司肯定是生物医药类型的,这点你没意见吧?”
徐云嗯了一声:
“没意见。”
吡虫啉属于生物农药的一种,因此公司的性质只可能是生物医药类,起码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随后郑祖继续道:
“至于占股嘛....
学校方面的意见呢,是由我们新创基金拿出八百万现金流以及其他附加项进行领投。
其中包括并且不仅限于集团办公地点、场地设备以及高管猎头名单,占股份额为43%。
生命科学学院跟投200万现金流以及部分附加项,占股14%。
员工期权池暂留20%,徐博士分占剩余部分。”
“43+14+20是77.....100-77就是23%...”
徐云飞快的心算了一遍,很快摇头道:
“郑秘书长,这个比例太低了,我不能接受。”
郑祖显然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很耐心的解释道:
“徐博士,你恐怕不知道,这个比例真不算低了,甚至要比普遍行情还要高点。
一项专利不是说它的前景有多大,融投的就能占多少股,专利拥有者的收益主要在于后续的分红。
比如立普妥,辉瑞一共为它申请了五项专利,其中4681893的单项价值就高达百亿美刀,但它研发团队在辉瑞的占股甚至连0.1%都不到。
又比如拉里佩奇的pagerank专利,他还是咕鸽创始人呢,专利的实际价值逼近50亿美刀,但整个技术在入股时不过占了百分之一点几罢了。”
说着说着,郑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
“徐博士,如果你单独要出售这个技术,那么没啥好说的,别说一两千万,四五千万我们也出得起。
但如果你想以它技术入股,那么就得用股权的角度来讨论了。
这事儿换到其他机构也是一样,甚至比例可能会压缩到个位数。
这和压价或者黑心没关系,模式不同罢了。”
徐云依旧抿着嘴,表情严肃。
郑祖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徐云在过去几天也曾经找人了解过投资的一些情况。
一般情况下,技术入股的比例都在20%-30%,而且大多都不是知识产权,很容易被一脚踢开。
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普遍要更低一些,10%-15%左右。
因此郑祖所说的比市价要高,倒也确实没有在骗徐云。
除非你能像雷总那样,在大米成立的时候身家就有几十亿,做过金山的ceo、投资过凡客和猎豹,这样才能占比40%。
但能理解是一回事,徐云能不能接受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至少眼下的23%这个数字,要远远低于他的底线。
过了一会儿,徐云抬起头,说道:
“郑秘书长,我能接受的比例最少是40%,而且要采用双重股权制。
我手上要占据超过50%的投票权,也就是管理权归我,这点如果不能退同意,我们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双重股权,也就俗话说的是ab股,ab股的核心,就是同股不同权。
简单讲,就是把投票权和分红权分离。
比如a类1股有1票投票权,b类1股有10票投票权。
其中a普通股通常由投资人与公众股东持有,b普通股常有创业团队持有。
这样一来,纵使创业团队占股的比例不高,也能依旧具有企业的决策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