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3/1622


审判。
十五分钟后。
徐云看了眼怀表,卡哒一声将盖子合上,按下了静止键。
接着不等他说话。
乔吉亚·特里便一个箭步勐地跑向了晶体板。
其余几位以太学说的狂热党对视一眼,也纷纷跟了上去。
一百米的距离,乔吉亚·特里花了十秒钟多一点儿便跑完了。
搁在后世甚至有机会拿到奥运会百米决赛的入场券。
接着很快。
晶体板附近便传来了一道巨大的哀嚎声:
“NO!




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单词,此时已然说明了一切:
即便是再次进行实验,得到的依旧是.......
干涉条纹。
相同的步骤,只是换了成像板——或者说关闭了接收器,出现的居然是两种结果?
当然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会有一个疑问:
不对啊钓鱼娘。(娘个锤子)
这个实验虽然关闭了接收器,可人的肉眼不是同样可能看到晶体板吗?
既然被观测了,那么信息就会外泄。
为什么波函数不会坍塌叻?
怎么说呢......
这其实算是一个被那些双缝干涉夸张说法误导而产生、但又有一定质量的问题。
误导的地方在于夸张了肉眼观测的效果,高质量则在于它提到了信息路径这个概念。
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
有些解释会把这个问题往神秘侧上去带。
比如光子可以和你的心灵发生感应、微粒皆有灵性云云。
这种说法与其说是唯心,不如说是灵能.......
偏偏这年头有些人就吃这一套,某音上就可以看到一堆喜欢科学歪曲成玄学的评论。
那么真相到底是啥咧?
先说说波函数的由来吧。
一个多世纪前。
当光的波动属性和粒子属性同时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物理学家们便开始寻找合适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个当时颇为陌生的特性。
尤其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所有物质都有波粒二象性之后,这个任务变得更加迫切。
1925年。
海森堡、玻恩等人在研究氦原子能谱时,他们将能级跃迁过程与矩阵联系起来,发明了矩阵力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