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5/1622


黎曼很快将这道式子交给了巴贝奇,由阿达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的程序猿输入起了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
时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的乔治·比德尔·艾里也带着手下来到徐云身边,将一箱箱的观测记录逐一打开。
这些观测记录都是在冥王星之夜结束后,由高斯和法拉第亲笔写信、嘱托各国天文台拍下的星空观测记录。
作为回报....或者说代价。
高斯等人则将施密特望远镜的构造图纸‘支付’给了各大天文台。
徐云对此自无意见。
毕竟施密特望远镜不同于他拿出的其他设备,这玩意儿对科技水平的推动其实没多少特别重大的作用——顶多就是让人类提前观测到一些星体罢了。
这年头也不是老苏当初的公元1100年。
老苏那会儿最普通的望远镜都没出现呢,能够观测星空自然意义重大。
在1851这个时间点,施密特望远镜顶多就是特定情境下会比较有用。
比如妲神星、阋神星被提前发现个几十年,说白了意义也就那样,顶多让冥王星更早的被移除出九大行星罢了。
反正冥王星也没意见不是?
等太空射电望远镜一问世,施密特望远镜的地位还将迅速降低。
除非天文界能靠这玩意儿发现外星人,否则它将是徐云拿出的所有技术中,对科技史推助力最小的一件东西。
“罗峰同学。”
来到徐云身边后,乔治·比德尔·艾里指着箱子,对他介绍道:
“过去一年里,除了欧洲各大天文台之外,我们还说服了美洲的五家天文台进行协作,参与机构一共达到了22家。”
“每家天文台每日最少会拍摄三张照片,加上我们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全力观测,箱子里的图像记录足足多达两万五千多张。”
“好家伙,这么多呀?”
徐云闻言微微一愣,回过神后连忙对乔治·比德尔·艾里道谢道:
“那可真是多谢您了,艾里先生。”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相片...或者说胶卷的成本很高。
即便是天文台这种官方机构,一张相片的成本也在0.1英镑上下。
按照此前的汇率计算,相当于后世的90到100块钱之间。
因此在徐云此前的预估中。
一家天文台能做到每天拍摄一张记录就非常难得了。
结果没想到这些天文台居然如此给力,一年下来拍摄了这么多的观测记录。
这些观测记录加上分析机、高斯的公式以及最新的工具人团队。
基本上可以说‘人事’方面已经尽到了极致。
剩下的便是.......
知天命了。
.......
这一箱箱的观测记录很快被分发到了桌上,由工具人团队们开始进行起了坐标换算。
换算后的坐标被输入分析机,进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在冥王星之夜高斯使用的量级是8次方,也就是:
L=(L0+L1*τ+L2*τ^2
+L3*τ^3+L4*τ^4...
L8*τ^8....)/10^8。
而这次有了分析机协助,高斯直接上了......
十七次方!
当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5/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