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3/1622


折射率越大,拖着的以太就越多。
具体的拖曳系数是11n2n是介质的折射率。
比如空气的折射率大约是1,那么空气的拖曳系数就是1110。
也就是说空气并不会拖曳以太。
水的折射率大约是1.33,那么水的拖曳系数大约是111.3320.43。
也就是说。
如果水以速度v相对以太运动,就会拖着以太以0.43v的速度运动。
这个说法不难理解,但它在后世衍生出了不知道多少的妖魔鬼怪。强烈建议这里插个眼,
因为在菲涅尔提出这个理论之后,斐索....也就是测算光速的那位天才,又想出了个流水实验。
斐索流水实验的核心很简单:
就是让一束光顺水运动,另一束光逆水运动,二者方向相反。
然后通过干涉图案,来测量它们因为速度不同导致的时间差。
不过菲涅尔并没有使用两束光,而是利用一个弯曲的水管就达到了目的。
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呢?
上面说过。
根据菲涅尔的部分曳引假说,水流在运动的时候,会就会拖着以太以0.43v的速度运动。
而如果以太在运动,那么光的速度当然也会跟着变化。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c,在水中的速度就是。
不难想象。
如果光线逆着水流运动,那么地面上观测的速度就是光在水中的速度减去以太被拖曳的速度ku。
也就是ku。
同理。
顺水运动光线的速度就应该是光在水中的速度,加上以太被拖曳的速度ku。
也就是ku。
在这种情况下。
两束光波再次相遇时,便会形成一定的干涉条纹。
如果让流水反向。
也就是让出水口变进水口,进水口变出水口,那两束光运动的时间就会发生改变。
于是呢。
它们形成的干涉条纹也会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就是条纹会移动一点点。
而令斐索惊喜的是,最终的结果也是如此。
也就是菲涅尔的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斐索流水实验,彼此互相印证。
重头戏来了。
所以后世的某些民科经常以此来“暴打”相对论和老爱。
任何一个声称自己推翻了相对论、以太是存在的、证明了光速是可变的、超光速可以叠加的章...或者姑且叫论吧,他们必提一句话:
“斐索流水实验证明了相对论的错误,所以阿巴阿巴阿巴......”
几乎所有所有的民科除了那种画个太极图说搞出永动机的奇葩之外,其余最少90的所谓理论都是源自斐索的流水实验。
就和提及李世民必提玄武门之变一样,斐索的流水实验都快成民科验证码了......
结果最搞笑的是。
某些民科为了黑老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