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622


“比如由此推导出的经典波动方程,这个方程被法拉第教授发布在了上一期的皇家学会报刊上,它的形式其实就是某种经典物理的表示。”
“而我们这次要做的,则是.......”
“在现有的大厦根基处,挖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说到这里。
徐云忽然沉默了几秒钟,接着话锋一转,扯到了一个无关的话题上:
“各位同学,谁能告诉我,光的本质是什么?”
很快,下方有人便举起了手。
此人也是徐云的老熟人,乔治·艾里的儿子休伯特·艾里:
“根据1816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定义,光是一种疑似具备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特殊物质。”
“它在以太中进行传播,具体性质会根据所处情景产生固定的变化。”
啪啪啪——
徐云拍了拍手,对休伯特·艾里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目光:
“说的很好,格兰芬多加十....咳咳,总之非常完美。”
然而下一秒。
徐云的目光骤然变得深邃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微妙:
“不过艾里同学,你是否想过一种可能呢?”
休伯特·艾里微微一愣:
“什么可能?”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竖起一根手指,说道:
“你所说的后半句话其实是错误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能在某些情景下变化无常,同时.......”
“以太,这个物质根本不存在。”
哗啦——
徐云话音刚落。
面前便齐刷刷的站起了一堆格物社社员,随之响起的还有一阵整齐的驳斥声:
“不可能!”
“绝不可能!”
“罗峰同学,你在说什么啊?”
“罗峰同学,你是否清醒?”
现场唯独艾维琳一脸平静,其余众人....甚至连同一旁的小麦和老汤都有些诧异。
若不是考虑到徐云是熟人,他们恐怕也会忍不住出声质疑。
现场的这些社员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并非是他们心态不行,而是因为徐云丢出的这个炸弹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首先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这个时间线受徐云那封信的影响,科学界对于波粒二象性的认知要比原本历史更早、同时也更清晰一些。
虽然如今光学依旧在发展,但有一个认知几乎已经成为了公理:
那就是固定的情形下,光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固定的。
例如泊松亮斑,它证明的就是光的波动性。
又例如徐云此前搞出的光电效应,验证的则是粒子性。
两种情形中光的属性不会变化,也就是不可能出现泊松亮斑验证出粒子性的情况——虽然估摸着泊松本人很想见到这一幕。
因此光是徐云说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能在某些情景下变化无常”,便足以令人心神惊讶了。
熟料这句话还只是个开胃菜,徐云在后头蹦出了另一个相当炸裂的观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