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622


因此在以上诸多原因的加持下。
1843年冥王星冲日前后,有部分照片便拍下了堪称这个时代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将这些这些照片用放大镜放大,你勉强可以看到一个小凸起,也就是冥王星的卫星......
冥卫一。
当然了。
令徐云手抖的原因并非是高斯发现了‘柯南星’卫星这么个简单的事实,而是因为......
“奇怪了。”
只见高斯有些烦躁的挠了挠头发,费解的说道:
“柯南星的角直径是0.065″-0.115″,扁率又小于1%,也就是说它的转轴倾角会非常非常的大。”
“这种情况下它能存在一颗伴星,那么这颗伴星首先会潮汐锁定,其次它的直径绝不可能小到哪里去——它与柯南星的比值,至少要比地月两星来的大。”
“可这样一来,柯南星的质心就必然会在星体之外,那么我们之前计算出来的偏差参量就有问题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高斯的眉头紧紧拧成一团,手指有规律的在桌面上笃笃作响,神色凝重而又疑惑。
按照他此前的计算。
柯南星周围大概率会存在卫星,数量说不定还不少,毕竟这是宇宙中很常见的事儿。
哪怕是地球这么个倒霉蛋,也都有颗月亮陪着呢。
但存在伴星就很令人惊讶了....
伴星的概念相对常见于恒星系统,比如双星系统、三星系统等等——赫赫有名的三体就是三星系统,原型是南门二。
太阳的伴星目前还没有发现,以前科学界对于太阳伴星的猜测是在太阳的另一面,不过眼下这个猜测已经被否定了。
目前相对有市场的叫做Nesis假说,也叫作黑暗伴星假说——记不下来的可以把它分成Ne+sis,咳咳.....
这个假说提出来已经有好些年了,它认为太阳有一个类似红矮星的伴星存在于奥尔特星云附近。
近日点一光年,远日点三光年。
这个假说倒是可以解释地球的周期性大灭绝原因,不过最近有很多陨石方面的证据表示陨石撞击地球并没有周期性,所以这个假说接受度依旧不高。
当然了。
相比于恒星,行星存在伴星的情况也不少见。
比如HD158259恒星系内,就有一颗行星拥有五颗伴星。
可问题是柯南星的距离在那边呢:
如果伴星很小,那么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被黑白相机拍摄到。
只有体积达到一定规模——比如直径是主星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它才可能会被记录下来。
可一旦伴星达到了这种量级。
那么它的升交点经度最少都在200以上,轨道倾角也不可能低于0.050。
这样一来。
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
有这么一颗巨大星体的存在,为什么他们此前计算出的数值会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
你的面前有一片沙地,已知某个50斤的铁球从天空中落下。
你通过推导确定了它的落地速度,又计算了沙子阻力的影响,最后确定铁球会停止在地下一米的地方。
接着你拿铲子挖到了地下一米。
果不其然,你顺利的找到了这枚铁球。
一切看似没问题,可以开香槟了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