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5/1622


见此情形。
徐云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
解。
......
注:
这章我第一次试着语音码了一部分,大家能看得出来是哪部分吗?
开头到埃斯利说完话、徐云和小麦的聊天、聊天结束到最后这一部分,大家可以猜一猜,用123来表示吧。
如果不明显的话我以后会试着部分语音,要是明显有违和感大家都能看出来是哪部分的话那就算了,阅读体验最重要。
===第二百八十二章
应该不用吃斧......卧勒个槽(8.2K)===
“什么?”
小棚子里。
威廉·惠威尔正来回翻动着面前的观测记录,一脸好奇的对徐云等人问道:
“高斯教授,罗峰同学,这就是你们要找的那颗‘柯南星’?”
只见此时此刻。
他手中的几张观测记录上,都有某个小点被画上了圆。
这些小点用肉眼去看只能看到些许痕迹,属于认真看肯定能发现,但平时大概率被忽略的情况。
徐云笑着点了点头,刚刚他已经把图像简单的检查了一遍,可以确定高斯找到的正是冥王星:
“没错。”
威廉·惠威尔看上去似乎还有些疑惑,只见他把两张黑白照片上下比对了一番,嘀咕道:
“可这两张照片里的圈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怎么能看出是同一颗星呢?”
徐云见说朝高斯撇了撇嘴,二人的脸上同时露出一丝无奈。
没办法。
很多时候,前端的科研项目就这样。
科学家们拼了命搞出来的成果,在一些人的眼中反倒有些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偏偏那些人还不一定就是恶意的否定或者无脑杠,而是真的存在认知壁垒。
在看到一些超过常理的数据时,下意识就会冒出“现代科技能做到这种精度吗?”的疑问。
比如后世的ligo。
世人皆知它探测到了引力波,但鲜少有人知道这玩意的精度到底有多离谱。
它的臂长就有4k,内部更是让光路反射了400次,激光光路长度达到1600k。
这还不算完呢。
它所探测到的引力波,本质上是来自十几亿光年外、振幅为千分之一质子半径的波动。
这就好比太平洋上台风肆虐,你在魔都的岸边扔了一粒石子,他在加州海滩上测出了石子溅出的涟漪。
试问有几个普通人能不懵圈儿的?
所以徐云认识的一些从业者,一开始还会在朋友圈或者微博和别人解释一些东西,但后来干脆就啥都不管了。
摆烂.jpg。
2022年尚且如此,就更别说近代科学体系刚刚建立不久的1850年了。
对于威廉·惠威尔这么个哲学家而言,通过计算找到一颗系内行星,逻辑上确实有些离谱。
当然了。
好在现场除了威廉·惠威尔之外,还是有不少明白人的。
比如法拉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5/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