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10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0/1622


这是一个由剑桥大学的莫里斯、丁尼生哈勒姆等人在1820年共同成立的社团。
这里的使徒对应的是《圣经》里的《使徒行传》,也就是耶稣的十二位门徒。
所以一直以来,使徒社的人数上限都是12位。
在社团中。
本科生的成员通常被称作“使徒”,而研究生则被称作“天使”。
最初社团的活动主要以辩论为主,名为剑桥座谈会,大有些茶话会的性质。
剑桥使徒们在每周六晚召开会议,例会上小组成员就某一个话题发表演讲,演讲后成员之间自由讨论。
不过随着早先几批的使徒社成员步入政坛或者商界,有心人逐渐意识到了这个社团的价值。
使徒社的性质,由此便出现了变化。
这就相当于后世一些网络作家搞出的小群体,原先可能只是想着吹水打屁,但逐渐却成为了py聚集地.....
至于加入使徒社的方式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怎么简单:
这个制度叫做Referee推荐制。
也即是说。
你想要加入使徒社,首先得先认识一位使徒成员——尽管你可能并不知道其身份,然后由此人提议初步表决,才会收到邮件邀请参加设立在剑桥大学某个学院的晚宴。
在这个晚(ian)宴(shi)上,历届成员只要能到场的都会出席,投票决定新成员是否有资格加入其中。
新加入的成员则要求宣誓保密,并聆听一份由神学家安东尼·芬顿书写的一份咒语。
随后老汤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过罗峰,你心里要先有个底,这份邀请函并非正式的入社函,想要通过面试并不容易。”
“否则的话,使徒社早就人满为患了。”
徐云了然的点了点头。
使徒社的人数上限是十二,并不代表它每年都必须录取满这个人数。
在后世对使徒社的一些文档解密中可以发现,很多年份使徒社的人数都只有七八个甚至五六个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进入使徒社,哪怕对于徐云来说也并非有十足把握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
如果能加入这个神秘至极的剑桥社团,结算时徐云的评分必然能够得到一个巨大的增持。
甚至如果能通过社团对长远历史产生影响,保不齐还可能出现国运级别的奖励?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看了眼老汤,朝他感谢道:
“汤姆逊先生,这次多谢您了。”
使徒社的模式上头说过,是标准的Referee推荐制,一定要有推荐人才行。
所以在徐云看来。
自己能收到这封邀请函,必然是老汤在后头出了力。
但令徐云没想到的是。
老汤朝他摆了摆手,摇头道:
“不用谢我,我只是比一些人提早了几分钟提议罢了。”
“就算我不开口,你还是会收到这封信函的。”
“一些人?”
听到老汤话里的这个词,徐云便是一呆,下意识的问道:
“汤姆逊先生,难道还有其他使徒提议给我发邀请函吗?”
老汤拿起水润了润喉咙,放下水杯后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0/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